第270章 返回广州(1 / 2)
宣威军是朝廷的军队,当初把他们留在这里就是驻守南洋的,保持海路畅通是他们的责任,如今打通海路只是完成当初交给他们的差事。至于赏赐,应该禀报朝廷之后,由官家下诏,这对他们才算是最大的奖赏。
经过杨丛义和汤鷽几句点拨之后,黄大人逐渐冷静下来,虽说宣威军是回易护卫军,一切费用都由船队自己负责,但它本质上还是朝廷的军队,如果朝廷需要,也可以一道军令把这支军队调往别处,这么随意打赏确实不合适。
况且现在宣威军算是出征在外,打了胜仗私下奖赏太小家子气,不如等回去之后把这些事迹禀报朝廷,宣威军得赏赐,作为宣威军统领,他脸上也有光。
于是最后,黄大人让杨丛义对薛望等人口头嘉奖一番,告诉他们,在南洋好好办差,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
从西洋归来的船队,第二天就获得三佛齐国国王的邀请,黄大人、杨丛义、汤鷽等人被请进王宫作客。
南洋夏季风已经开始,再过一个月左右就会变强,到时候万里石塘,风暴涌现,千里长沙,台风翻海覆天,船队北归会有麻烦。然而,戴大人带领的另外一支船队并没有准时回来,杨丛义等人只好按约定在三佛齐国等待。
三佛齐国国王与三大家族的势力纠缠的越来越厉害,一年来薛望作为大宋使团留在三佛齐国的使者,被双方各种拉拢,若不是杨丛义早有交代,让他保持宣威军独立,不要帮助任何一方,说不得双方早就直接动手了。
如今使团船队回来,双方顿时安静下来,毕竟当初是大宋使团出面调节的,这个面子他们要给,因为大宋离三佛齐国不算远,西洋那么危险的地方,他们都能来去自如,北方这片海域又算得了什么。
故而,船队停留三佛齐国半个月,待遇跟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留在天竺的船队半个月后回来了,他们从东天竺一直绕到西天竺,先后跟七八个国家进行交易,在整个天竺收获也颇丰,带去的所有货物被抢购一空,换回来无数金银珠宝、药材、香料。
两支船队整合,补充好足够的物资,安排好留守宣威军后,带上三佛齐国国王派遣的使者,趁季风不算太强之时,启航北返。
北返的航线略微做了调整,没有直接穿越万里石塘,而是将占城作为中点,船队风帆全开,直接北上,穿越岛礁较少的海域,二十天后直达占城国南部。
船队在此稍作停留,出使南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戴大人带着一艘战船独自赶往真腊国,而船队则北上占城国都毗阇耶,一边补充淡水和物资,一边等待戴大人出使完真腊之后追上来。
在毗阇耶大宋船队受到特殊的礼遇,因为在一年之前,占城国使者就去临安跟大宋朝廷取得了联系,建立了明确的藩属关系,成为中南半岛第一个与大宋正式确立藩属关系的国家,占城从临安得到的好处自然不少。
船队在占城停进了大宋自己的港湾,距离毗阇耶不远的那片临海土地,一年时间被张彪带领的宣威军建成了规模不小的小镇,小镇里除了宣威军,还有近千名从大宋迁来的百姓和生意人,开垦出来的土地,一片片建筑,都展示着大宋小镇的勃勃生机。
张彪这一年成长了很多,原本只是一个捕头的他,现在带领一千宣威军,也能弄的明明白白,部队该有的军纪和训练也没有因为建设小镇,开垦土地而荒废。
看着他们的军阵操练,杨丛义打心眼里高兴,从太湖县出来的人几百人,张彪算是出头了,看他这个劲头,如果有机会,也许以后会走的更远。
船队在占城停留了半月之久,戴大人方才出使完真腊,赶上在占城等他的船队。
大宋使节来到占城,少不得又要拉拉关系,一番精心招待下来,又是几天时间。
二十多天后,船队带着占城国使节、真腊国使节、三佛齐国使节、天竺诸国使节、以及塞尔柱使节等,离开占城,一路顺风北上。
数天后,船队经琼州到达广州。
由于船队满载货物,还要继续沿海北上,而船上物资有限,各国使节贵客长期在海上颠簸,早已疲惫不堪,戴骢也早就厌倦海上的生活。因此各国使节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全部在广州下船登陆,暂时在广州府休息调养,同时快马将各国使节来访的消息递往临安,等待朝廷的安排和指令。
黄大人这一年多来受够了在海上漂泊无依的生活,如今终于返回日思夜想的大宋土地,在跟汤鷽、杨丛义、赵安交代一番之后,立即带着他的人马在广州登陆,稍作调息之后,率先返回临安。
回易船队决定在广州港外休整几天,现在已经是六月,海上风暴肆掠,等下一次风暴过去之后再继续北上,才比较安全,若是为了赶时间船队在家门口出事,那就太冤枉了,既然已经回到大宋,也就不急这几天时间。
杨丛义、汤鷽、赵安几人一商量,就确定了船队行程,沉锚降帆,等待风暴出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