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二道难关(1 / 2)

加入书签

达成协议后,回去的路上,张来先和秦小枪还在感慨着林总的雄才伟略,感慨着麦总的当机立断,却不见麦文舟的脸却黑了。

张来先和秦小枪正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的正开心。

麦文舟突然插问一句,“你们说一说,我们接下来要去怎么管祝友啊?”他刚刚聊得兴奋,和林超涵达成了口头协议,但一出门,还是觉得自己上当了,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他有点想反悔了。

张来先和秦小枪两人立即闭嘴不言了。

张来先现在年龄大了,真正成为秦威的高层后,对过去的事看得更清楚明白了,秦威当时要不是麦文舟来后,开新篇搬新址树新人,不顾一切地拼命发展,现在根本不可能走出困局,还能发展壮大到现在这个地步。

这个过程,有一些巧合的因素在里面,有一些特殊的情况,能不能再次复制秦威的成功,他不清楚。

秦小枪现在成长了很多,要让他说清楚秦威如何成功的,他能说得头头是道,但要让他去谈谈怎么解决其它厂家的问题,他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看着两人都闭嘴不言,麦文舟自言自语道,“我刚才想了,其实祝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秦威现在人才济济,放出一些,也没有问题。”说着,回头看了看两人,“去祝友负责管理的人员,首批我决定就派两个人。就是你们俩!”

“不要啊,老大!”秦小枪吓了一跳,“我不想离开你!”

“这个,麦总,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张来先尴尬,在秦威他已经是高层,混到了一个舒适圈了,让他这个年龄去祝友,重新再来一遍?他想想都要打个寒颤。

“哼,就你们了,没什么好推辞的,我想过了,让我亲自去管祝友,这件事不靠谱,我有自己的事要做,但是祝友我还必须得管起来,所以,去祝友的人,必须得能严格执行我的要求,能够与我很好地配合工作,还有,他们必须熟悉了解我的管理风格。也就是说,只有我身边,跟我关系很好的人才能胜任。”

“怎么,你们俩觉得自己不符合这些个条件吗?哪个条件不符合,可以提出来嘛,我斟情考虑。”麦文舟说这话的时候皮笑肉不笑,听得开车的周师傅都忍不住心里发毛。

这都是送命题啊,不去,就是跟麦文舟不亲密,去了,那无数的坑要跳,太难了。

两人最后只能含泪答应了。

祝友铸造厂,无论多大的坑在那里等着他们,都得义无反顾地跳,这次他们要是推辞,接下来在秦威的日子就难受了,还不知道麦文舟会怎么整他们呢。

听到他们都同意了,麦文舟满意地点点头,嗯,看起来,自己还是很受各位高层管理人员拥戴的。这不,都没发表什么反对意见,让指东就打东,这就是铁军啊。

“你们俩呢,可以考虑从秦威挑选一批适用的干部去祝友,嗯,那些技校出身的干部,年轻有冲劲,又有技术,还比较服从管理,可以带一批过去,还有老秦威出身的干部,也可以带几个过去,他们能镇得住场面……”

听着麦文舟谈着规划,张来先和秦小枪两人心中纵算万般不情愿,也只能点头称妙,大赞麦总想得周全啊。

当然,麦文舟也离不开这两人,他们在祝友待的时候也不长,也不是每天都待在那里,两年后,当祝友正式上了轨道,重新选拔了一批干部过去管理后,两人就回到了秦威。

这两年在祝友的日子,却是两人人生中大概最精彩的一笔,见识了各种人情复杂世事难料,但终归大权在握,有秦威和西汽两大支柱在背后顶着,他们也还是带着祝友完成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设计,带着祝友走上了正道。

把问题推给麦文舟,也是颜苿无奈的选择。

此时的她,在推动试制中,又面临着第二道难关,这就是主减速器结构的难题。而这里面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轴承单元的问题。

这方面,秦威只能提出自己的需求和看法,在具体设计和制作方面是没有那个技术能力的。

余锦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前吧,我们的设计是主动齿轮的轴承,是一对两个圆锥滚子推力轴承,装配过程中需要调整轴承预紧力,但是调整过程中会影响到啮合位置,所以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反复联合调整,装配工艺比较复杂,对于装配工的水平和经验要求都比较高,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人开发出一种新的轴承单元,把两个推力轴承封装到一个外壳当中,预紧力调整只需要一次,而且不影响啮合印迹,如果采用这种技术,会大大降低装配难度,也能更好的保证产品一致性。同时和轮边轮毂轴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用轴承单元结构会大大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但是这种轴承单元只能进口,价格比我们之前用的高数倍,如果全部采用轴承单元,整桥成本会上涨10%!”

听到这个数字的其他人都有些震惊了。要是光这一个部件就涨那么多价,那还干个什么劲?

魏寒忍不住问道,“这个难道就不能找替代品吗?”

“好难的!”余锦图摇头。要那么容易,还讨论什么,直接解决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