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三世绝恋一(2 / 2)
这是离世镜,可以看得到所有人的前世今生。
第一世,月梅投胎为一头猪,张生投生为夫子家的儿子,一人一畜都在一座小城。
张生自小聪明伶俐,三岁便能认字,七岁作诗,到了十岁便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人们纷纷感叹,这孩子将来必定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虽然才十岁,可是想要定亲的人,却已经踏破了门槛,只要是有女儿的人恨不得能跟张家扯上一点关系,等以后他考取功名,自家女儿也可以做个状元夫人,最不济,做个小妾也是好的。
张生是家中独子,也一直是父亲的骄傲,可谁知道在他十五岁那年,会为了一头猪而发疯。
十五岁的张生已经长成一个翩翩俊秀的美少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容貌也是俊美非凡,更是成为整座城镇的佳话,他走在路上,姑娘看他一眼都会双颊泛红,求亲的人更是多不胜数。可有一次他出游的时候,在画舫之上,看到一个屠户当街要宰杀一头猪,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他的脸色瞬间就变了,飞快的跑过去阻止,然后花重金把猪买下。
从此以后他就变了,不再作诗作画,每天都跟那头猪在一起,给它喂食,带它散步,甚至还跟它一起睡觉,一身整洁的衣衫沾上了猪的体味、恶臭,风度翩翩的才子少年彻底堕落,他整天抱着那头猪喃喃自语,说什么这是他的妻子,他以后还要娶它之类的话,把家里的人吓坏了,找来道士做法,道士说这头猪一定是妖怪,建议马上杀掉。
只要能救自己的儿子,一头猪的命算得了什么呢?于是张生请了全城最好的屠夫把猪给宰了,还把猪肉分给所有在场围观的村民。当张生赶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猪被宰杀的情景,那一瞬间他万念俱灰,人们都走了,他呆呆的跪在那瘫血迹面前,眼神早已空洞。
张夫子心想,猪死了,再也没有妖怪会缠着他儿子了,他的儿子很快就会变成之前的样子,可第二天早上推门一看,张生自悬于房梁之上,早已气绝多时。
他留下了一封信,信中所说的是那头猪是他前世的妻子,可他们却杀了他的妻子,所以他便也没有了活在世上的理由,所以自绝性命。
翩翩俊秀的才子少年和一头猪的爱情成为城里的一段笑话,也是一桩遗憾。
看到这里,苍寂心中有着些许触动,没想到这个张生真的是有情有义,就算轮回转世,他也能认出他前世的妻子月梅,哪怕她已经变成了一头猪。
第二世他们的缘分更为短暂,月梅转世为一头牛,而张生却是一个放牛娃,张生自小父母双亡,父母留给他唯一的遗物便是这头老黄牛,张生便和老黄牛相依为命。
本就不富裕的村落盗贼猖獗,张生的父母就是被盗贼杀害的,张生的母亲把他放在空荡的水缸之中,这才保住一条命,后来张生也是靠着左邻右舍的接济长大。
七八岁的孩子,自然是守不住一个家,他的家已经彻底空荡,什么都被偷没了,当贼人偷到再无可偷的时候,自然就惦记上了他唯一那头老黄牛……
之前张生家里丢失什么东西,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悲伤,可那一晚,他跟歹徒进行了殊死搏斗。七八岁的孩子哪里打得过那些歹徒,最后牛还是被偷走了,他也被歹徒残忍杀害。
不知怎么的,苍寂的心里多了一丝唏嘘。
第三世,月梅转世为马,而张生是一个爱马者,喜好收藏名驹,把马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他是个富家子弟,生性洒脱不羁,年近三十却从未娶妻,他最大的兴趣爱好便是给他收藏的那些马喂食添水梳毛,有时候还跟友人笑称他哪里还要娶什么妻子,马就是他的妻子。
外邦给朝廷贡献一匹汗血宝马,据说能日行千里,烈性难逊,连外邦最强壮的勇士都无法将其驯服,来到朝廷之后,皇帝找了最好的驯马师,努力了整整半个月却也根本无法靠近那马分毫,外邦使者便嘲笑说朝廷也不过如此。
皇帝为了挽回尊严,便下了一道圣旨,说谁能驯服这匹汗血宝马便赏赐黄金千两。
在很多优秀驯马者被宝马踢飞、踢伤、或者踢死的情况之下,他接了榜,不是为了那千两黄金,而是出于对马的喜爱。
在他终于见到那匹汗血宝马的时候,被它的美丽惊呆,他一生阅马无数,却从来没有见过这般强壮美丽的马,此生能亲眼见上一面,真是连死都值得了。
而那马在看到他的时候,竟然没有像对待其他人那般反抗、激烈挣扎,反而还十分驯服,他根本什么都没做,就成功的牵着那匹马走下了台,让所有观众唏嘘不已,都在说这位果然是英雄,什么都不做就能将一匹烈马驯服,真是太厉害了。
张生这般自然是给朝廷长脸,让那些外邦使者再也说不出话来,便把这匹汗血宝马当做礼物贡献给皇上,相求两族交好。
皇帝龙颜大悦,重赏张生,赐黄金千两,然后下令把那匹宝马收入他的皇家马厩之中。
可张生不想要黄金,大殿之上,他跟皇帝请求可否能把马赐给他,因为从他看到马的第一眼起,就再也移不开视线了。
——————
我最近在参与掌阅一个新型阅读产品,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阅读书籍,而且改编得非常棒哦,大家可以到书籍详情页-书友圈-互动化阅读主题帖”查看体验
人物超级精美,还你们一个仙侠梦,以人物场景的形式让你们体验一下不同的阅读感受,感觉很不错噢,大家也可以在书籍详情页底下的书友圈讨论呢,喜欢魔妃的小伙伴们快去试试吧~有意见可以在书友圈说哦~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