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265节(1 / 2)
【傥以臣言为可采,乞先行于两淮,俟其果有征验,以渐推行于两浙、山东、河间焉,若夫河东之池盐、川滇之井盐、福建之晒盐,或仍其旧,或别为处置,又在随时斟酌云。】
老丘,什么玩意都要哔哔一下!
其实所有的方法和政策都有利有弊,还是得有靠谱的人操盘……
怎么保证操盘的人都靠谱呢……
这个谁都没有办法保证(开始躺平
第222章
朱祐樘这个皇帝也没什么夜生活早早躺到床上辗转反侧良久,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来去上朝。
下朝后他又喊阁老们坐下聊聊天,主要是讨论一个老问题:西北连年大旱,陕西行都司年年缺粮诸爱卿有何良策?
丘濬:“…………”
真个开场白好生耳熟怎么感觉好像在哪儿听过?
西北不止现在大旱以前也经常大旱。天不下雨,他们能怎么办?还不是意思意思地派人去求个雨算是努力过了!
像通政司的元守直就曾经代表朝廷去祈雨。
这勉强也算朝廷努力过了吧!
丘濬看了眼王恕他们王恕他们对这个问题也同样茫然。
这种人力根本无法解决的天灾,他们能有什么法,年年缺粮就年年运粮过去把缺补上。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沉默一阵沉默。
朱祐樘见几位阁臣都没有好提议,心里有些失望。他说道:“难道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西北的困境吗?”
丘濬道:“臣倒是有点想法。”
朱祐樘立刻说道:“爱卿且说说看!”
丘濬洋洋洒洒地发表起自己的意见来:“外夷入贡途经许多郡县百姓不堪其扰,朝廷还给他们诸多加赐,着实劳民伤财。”
“他们嘴上说是慕华向义,实则多有贪中国之货物想要转卖他国以获取厚利。”
“与其让他们以入贡的名义转卖大明货物获利甚至私自买卖违禁货物不若在边关诸镇与沿海诸港多增设榷场与市舶司朝廷按细色、粗色抽分之后听其自由买卖。”
所谓的细色和粗色其实就是货物的等次。
细色是指上等的货物粗色是指一般的货物,按照宋元时期的规定细色往往是二十五分中取一粗色则是三十分中取一。
光是这个抽成也一度让宋朝的市舶司富得流油。
元朝也沿用了这个制度。
明朝却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海上贸易给禁了。
丘濬道:“于边境诸镇及沿海诸港开通互市、加强边贸可谓是不扰中国之民而得外邦之助的良法!这些建议臣都曾在《大学衍义补》中提到过。如今陛下既然问策于臣,臣便厚颜再给陛下讲一遍了。”
朱祐樘:“…………”
朱祐樘面色略有些不自然。
虽然丘濬献上了《大学衍义补》纲要,可他也没有循着纲要把正文一一看过去,可这话不能明讲,明讲多伤君臣情义对不?
朱祐樘听丘濬讲得挺有道理,搞好了边境贸易,不管是沿海还是沿边都能有不小的进项,且不必影响到大明百姓,可谓是代价小而成效大的绝佳举措。
朱祐樘转头看向徐溥几人:“朕以为丘卿的想法是极好了,不知诸位爱卿觉得怎么样?”
徐溥这个首辅是守成之人,鲜少行冒险之举。他沉吟良久才说道:“丘学士的想法虽好,如何落到实处却是得再讨论讨论,像我们为西番设立的茶马司便卓有成效。真要加强边关贸易,像金银与书籍这些要紧之物可不能轻易流入外邦。”
刘健与王恕也认同徐溥的想法。
朱祐樘便让他们回去讨论讨论,看能不能拿出一份可行性比较高的章程来。
边贸要是能繁荣起来,想来对西北也是有好处的。
朱祐樘这个当皇帝的有心要做的事,内阁当然不会不重视。
不过除了丘濬这个知情人以外,其他人都有点疑惑:陛下到底为啥突然关注西北啊?
总不会是因为他也看了王家小神童那份关于河西走廊的讲章,这些天都在琢磨这事儿吧?
这要是传出去可不得了,王家小神童才六岁,竟都能让陛下重视起西北来了!难道王家小神童说的话陛下更能听进去不成?
这个猜测过于儿戏,大家都没有当真。
只不过在李东阳来内阁汇报关于翰林院的事、顺便讲讲庶吉士的教学进度时,刘健便给他布置了一个新课题,让他让庶吉士们探讨一下如何加强边关互市。
李东阳:“………………”
这个议题好生耳熟。
这些天翰林院开始流行一个叫“丝绸之路”的游戏,别名“无人生还”。
背景就是探索汉朝如何通过河西走廊与西域诸国进行贸易、并在西域成功设立西域都护府。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