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命人 第658节(1 / 2)

加入书签

三人不断使用万象风雷大势局,相互交流实战心得。

李清闲留在天势宗,根本不理会朝廷和镇北军的命令,深造势局。

如果说在来天势宗之前,自己的修炼方向是专精,那现在,则需要适当扩充一下广博程度。

得益于在命湖与天髓书院扎下坚不可摧的牢固根基,无论是哪种大势局,只要到了眼前,李清闲一眼看透九成。

经过阅读学习后,便会掌握九成九。

最后全新的东西不到百分之一,进入天髓书院后,一次便可尽数学透。

晋升三品外加天髓书院第二次变化后,天髓书院的学习时间再度增加。

一次天髓书院学习,几乎相当于外界学习一年。

李清闲每天在天髓书院或学习全新势局城,或巩固旧势局比如四诡地势局,离开天髓书院后,便修习《雷霆玉经》,并持续不断使用魔薪法,炼化死魔地。

魔薪法乃是上界仙法,死魔地的力量又无比充沛,即便大部分力量转化为天魔莲座、魔神躯壳和功德圆环,只一点点的力量进入身体,对于三品修士来说,也撑得要命。

外加蟠桃树、上古祥云和天外山,所以李清闲每天大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消化过多的力量。

第952章 路寒阳谋

偶尔实在消化不了,散逸到飞空阁,便让周恨进来修炼。

坏消息是胖花聚顶怎么也瘦不下来,化虚为实会比较慢,好消息是,胖有胖的好处。

这也是李清闲不去镇北军的原因,自己现在连根基都不牢,怎么能随便乱动?

那是对皇上不负责任,对镇北军不负责任,对自己也不负责任。

镇北军。

监察使府。

解安怀一身四品武将官服,身体强健,双目有神,器宇不凡。

只不过,他的眼睛深处,偶尔闪过一抹无奈。

临行前,伯父解林甫细细交代清楚,如何如何在镇北军立足,如何如何与监军察富里合作,如何如何交好元帅陈鹰扬,如何如何削弱守河军,尤其重点教了如何逼李清闲出手。

解安怀轻叹一声,学了一身屠龙术,可龙呢?

李清闲压根就不来。

管你什么镇北军、兵部、五军都督府、还是内阁次辅亲书命令,一概不理。

兵部亲自找赵首辅下令,赵首辅视若无睹。

解安怀甚至怀疑,李清闲背后是不是有高手出谋划策,这招釜底抽薪玩的太好了。

想了很久,解安怀不得不传讯给号称最懂李清闲的路寒。

“路老弟,老哥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你能不能给出个招?”

解安怀临行前,在京城与路寒连喝三天酒,因为共同目标一致,两人又都想结交对方身后的人,因此很快称兄道弟,关系越发融洽。

“李清闲还躲在天势山?”

“是啊,我天天派人去天势宗传令,可天势宗就是闭门不接,还让我怎么样?你是全天下唯一能与李清闲过招而不败的人,帮我出个主意。”

解安怀还真暗中调查过李清闲与路寒,结果发现,李清闲树敌众多,从夜卫的小官开始,到后来启远城的帮派,甚至到大派魔门,那些敌人没一个好下场,甚至连天命宗都吃过李清闲的亏。

偏偏路寒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品级跟坐飞剑似的往上蹿,比李清闲还提前晋升三品。

哦,不对,路寒全家死光了,但路寒没事。

解安怀越发觉得路寒深不可测,与解林甫商量后,形成一致的观点,路寒此子,有超品之资。

路寒听着解安怀的话,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这些年历经波折,再加父亲路良生亲自指导,路寒已经掌握基本的识人之术,发现解安怀此人确实很敬重自己,与寻常人的半信半疑不同。

所以,路寒也真心对待解安怀,更何况,这位可是未来首辅之侄、一品亲眷。

解林甫的儿女都不成器,偏偏这解安怀各方面都不错,未来很有可能继承解林甫的人脉,对自己有大用。

路寒道:“解老哥,我之前就跟你说过,永远不要小看李清闲。小看李清闲的对手,都死了。”

“我也没想到他这么大胆,一点不把朝廷命令放在眼里。”

“他背后是赵移山,又是三品命术师,而且是天霄派掌门的官弟子,哪一个身份离了朝廷吃不开?你们用对付普通官员的手段对付他,毫无用处。”

“哦?你说说用什么办法。”

“李清闲此人,虽说有种种坏毛病,但有一点实话实说,这人,多多少少有点正气,上品修士,谁还没滥杀点无辜?可他滥杀的都是魔修邪派,对百姓一向很好,和冈锋先生一脉相承。无论在启远城还是在大洞县,他都因保护大齐子民获得文修认可。”

解安怀道:“确实,一开始那帮文修只因为冈锋之子身份支持他,在启远城和屠灭魔修之后,文修简单算了算,李清闲救的百姓,比他爹都多,在启远县也有教化大功,把启明书院捧到与朝廷一样。我伯父手下也有一些腐儒,无论听谁说李清闲不好,必拍案而起,连我伯父都拿他们没办法,毕竟得用他们。”

路寒微笑道:“父亲说过,天下万物,有阳便有阴,有白便有黑。所以,以我之见,逼李清闲回镇北军,根本不需要什么军令,只需要两点。”

“洗耳恭听。”

“第一,让他背负救民的责任,他不是救过启远城吗?他不是救过燕州多个差点被魔门献祭的县城吗?那就找个被妖族经常骚扰的前线城市,散布谣言,说李清闲要来,捧他,往死了捧他,把他捧成人间救世主、地上城隍爷!然后,想办法让他知道,接着,再将陌刀军调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