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节(1 / 2)

加入书签

十几年辛勤耕耘下来,现在是……真香!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平心而论,大唐是靠西方的百年教育的积累,用十年时间培养出了大唐的参天大树。

这个过程只要西方一天不终止,大唐花费再大的代价,都不会停下来。

无论是半导体还是计算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算法是什么?算法就是数学。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放在三十年后都好用!

梅长宁道:“你们现在是人才济济啊。连体改委都托我向大唐借人,借调一批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你雪妈妈给你打过电话没有?”

李幸笑着点头,道:“说过,但确实无人可借。我也说明了情况,现在大唐的扩张速度就摆在那,急速的扩张,也就造成了人才黑洞,多少人才往里填都不够。这已经是我们不断的切割低级产能,抛出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衣帽鞋袜、玩具甚至电子工厂之后的困局。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工厂我们都在转移给内地厂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向港资企业借调,也不合适吧。”

借调这个词,在体制内比较寻常。

借出去给上级单位免费干活,工资原单位发。

会来事的,干的出彩的,总的来说都有好处。

但对大唐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对员工自己也不可能干,借出去别说一两年,借出去半年,回来就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梅长宁嘿嘿笑道:“你这只进不出,倒是随你爹了。咱们掰扯掰扯道理,那些大学生都是公费培养的吧?大军都裁减了一百万,大学生的伙食却每年都在提高。大唐挑走的还都是好苗子,全国老百姓节衣缩食培养的,拍拍屁股来你这了。住洋房,开洋车,家乡父老也不管了?这合适吗?”

李幸笑容不变,语气却不落下风,微笑道:“长宁叔,我雪妈妈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她知道,我那个对国家教育大方的一塌糊涂的老爸,八十年代就捐赠了两亿美元的教学基金。两亿美元啊,比当年全国的外汇储备还高。这笔钱最后用到哪了大家心知肚明,大唐也没计较,毕竟国家不容易。但这笔钱供养十万个大学生,都绰绰有余吧?更不用说,七八年那会儿,全国教学所用的先进自然科学教材,都是大唐重金购买翻译后提供的。所以我觉得,真没什么不合适的。”

梅长宁哈哈大笑道:“好好好!你小子这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你雪妈妈开个口,你爸爸肯定是拒绝不了的,总也得借个一二十人。我开个口,你老爸就算一百个给不出来,四五十个总得意思意思吧?

你倒好!真是资本家啊!你说你这么小气干吗?恒指都涨到九千一百点了吧?去年四千六百点你们家就开始不断大力扫货,强压美资基金、英资基金,还有现在的日资基金一头。你说说你们大唐赚了多少钱,股市上打个滚儿就是几百亿啊,还这么小气!”

李幸乐,看着梅长宁道:“长宁叔,您是光看着大唐赚钱,没看大唐花钱。为了在粤东建钢厂,建晶圆厂,大唐不得不再投六百亿,建了一座大型发电厂,不然粤东的电力根本不够用,都无法保证工厂的基础用电,这就是粤东缺少重工业的根本原因。粤东又不产煤,发电用的煤都是大唐用船从澳大利亚拉回来的。您算算,这一来一去,花了多少冤枉钱?就这还有人说风凉话,您以为呢!”

“以为个屁!大唐那几个厂比印钞机还挣钱,电力部还专门给你们开了后门,并网、购电、调度统统开绿灯,原料进出口也开绿灯,税上面就更不用提了。就因为这,你们家的芯片把韩国、日本的芯片挤兑的没有容身之地。又恰逢国内大搞建设,钢铁厂是产多少卖多少,你偷着乐去吧你!”

梅长宁哈哈大笑的笑骂道。

但心里也有感慨,如果说三星集团是凭借韩国的起飞而腾飞,那么眼下大唐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了,背靠大陆的改革开放,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猛扩张着。

改开以来国内上马了多少家电厂,特别是这两年,开发区泛滥,一个县都敢整一个开发区,上马个电视机、洗衣机厂。

大唐确实淘汰了这些产能,但这些厂全都在大唐拿芯片,生生养活出了盛海一座晶圆厂,粤东一座晶圆厂……

钢铁厂就更不用说了,眼下国内对钢铁的需求就像一个饿极了的幼儿,张开嘴嗷嗷待哺一样,生产多少都不够用。

当然,这对国家来说也是好事。

但没有大陆这片广袤的市场,大唐想把从日本、北极熊、湾湾等地,用金融手段收割来的财富转化成为真正的实业,那也是不可能的。

单论金钱是没特别的意义的,能转化成为优质的实业,才叫真正的财富。

有人说两句风凉话,也是难免的,他并没放在心上。

梅长宁又坐了会儿就要告辞了,临别前叮嘱李幸道:“如果能联系到你爸爸,让他尽快回来。最近有绝世猛人在缅甸那边杀的血流成河,烧了无数面粉,国际粉价都因此翻了一倍不止。这当然是好事,但那个地方太敏感了,里面有很多地缘关系,国家在那里有很多布置,现在都没有消息了。这样做,只会让漂亮国更开心。”

李幸挠头了,道:“长宁叔,我真不知道我爸他们去哪了,也联系不上。走的时候就说要带九儿去历练,让她体会‘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您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全家老小,就九儿最受疼爱。”

梅长宁哭笑不得,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你就跟我扯淡吧!”

……

李幸并没有瞎扯。

从四月中旬,到十月末,最后半个月的时间里,李源和小九父女二人,过的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生活。

两人用半年的时间,将金三角三千村寨的各方势力,像犁地一样生生犁了一遍!

有的打,有的扶持,但终归还是血流成河。

所以最后半个月,天气还不错,李源带着女儿在山林间隐居静修,给她讲讲过去,说一说四合院的故事,聊一聊烟火人间的喜怒哀乐。

效果不错,那一身虎豹见之都要远遁的煞气,逐渐飘散于悠然南山下……

十一月,当港岛恒指突破九千八百点高位时,两人才从滇南入境回国。

远去前的一刻,小九又驻足回首看了眼,李源微笑道:“五十年代这里是靠中晴局的人扶持起来的,现在,就由咱们父女俩终结好了。”

小九看向父亲,笑吟吟道:“爸爸,您在这落子布局,算是点燃了一颗星星之火么,也不知何时才能燎原?”

李源呵呵笑道:“闲子闲子。九儿,咱们回家吧。”

“嗯。”

……

“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

让风痴笑我不能拒绝

我和你吻别在狂乱的夜

我的心

等着迎接伤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