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常山真定村一(1 / 2)
“在下李临,见过大贤良师。”
“临儿啊,你最近可是闯祸不小啊,这通缉令可就快传到钜鹿城来了。”
涿县位于钜鹿以北,约有二百里地,走路需要3-4天,骑马仅一天半的功夫,便可到达。
所以上次李临从临青村前往涿县,走路花了约5天的时间。
“这……大贤良师,在下原本是想去那涿县发展信徒,你也知道,
毕竟我那临青村也就是弹丸之地,人流再多,也和县城没法比啊。”
张角听着半信半疑,李临在他心里还是有点城府,有点懂得隐忍之道的,
怎么会在涿县忍不住杀人了呢?此事必有隐情,但是问肯定问不出来,
李临无论如何都未必说的是实话,也只能先这样了。
“罢了,罢了,罢了,我在涿县的信徒告诉我,他们的调查范围也就最多到钜鹿了。
这段时间,你暂且不要往北方去发展了,东面的渤海、乐陵、济南、青州等地界,
张宝已经去了。南面的濮阳需要过江,这个有点为难你,我吩咐张梁去了,
那你就往西方去看看,那边有常山、申山等地,人烟也不算稀少。”
常山?可是那赵云赵子龙出生的常山!?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智勇双全,姿颜雄伟。
他多么牛皮就不需要吹了,被广大历史迷和粉丝,一致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谨遵大贤良师的安排!在下即刻返程回临青村,准备去西方拉拢信徒。”
“嗯,快些去吧,争取在6月发展至2000-3000余人,不要让太平教失望了。”
拜别了张角,离开钜鹿城之前,李临拿着张飞卖房卖肉铺子剩余的钱,
在钜鹿城内买了两匹马儿,也算不上什么好马,毕竟钱财所剩无几,但远胜于无。
回到临青村后,李临将稍微强壮一点的那匹马留给了张飞,自己则骑着另外一匹瘦弱些的。
“翼德,明日我便要启程前往常山,去看看那里有没有英雄豪杰,可以和我们一起以后共创大业。”
“好呀大哥,俺也要去!最近因为通缉令,可把俺憋坏了!”
“不行,你去不得。村里有1200多个民兵,等着你训练呢,你比我更擅长步战,此事你做最好。”
眼看着出门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张飞像是个玩具被抢走的小孩一般,生起了闷气。
“哎呀,翼德弟弟,莫要生哥哥的气,待我回来的时候,搞点常山的野味、好酒回来,
你肯定一直喝我们这里的临家酿,你也喝腻歪了吧,我去给你搞点新的尝尝!
但是你要听话,好好地在这里把民兵训练好,把村庄保护好,若有闪失,我回来可要怪你。”
张飞一听有酒有肉,又是给自己下了艰巨的守村任务,又兴奋起来,连连点头答应。
由于有了坐骑,这次李临赶路的速度快了不少,两天的功夫,已经到了常山。
常山县和涿县差不多大,但是治安没有涿县好,官兵寥寥无几,也不管事儿。
李临目标明确,优先打听真定村和赵云的下落。
在常山县的酒肆和集市兜兜转转了两三天,终于找到了几个要去真定村的游走商贩,
李临便和他们几个同路前去……
路上,有几个商贩聊天说道:“听闻这真定村,是常山县附近最混乱的一个村庄了,
那里经常有强盗和土匪打家劫舍呀,但是那里的山上有名贵的药草,采下来去别处卖,
可以赚到不少钱,此番我们几个前去,也是脑袋寄在裤腰带上的亡命活啊!”
听到这里,李临心想:这赵云比张飞年幼一岁,此时应该十七岁了,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他,枪法学好了没有,还是已经外出去学习武艺了。
毕竟黄巾之乱的时候,历史上的记载里,并没有过多赵云的戏份。
赵云是在公元191年,跟随公孙瓒后,才开始展露头脚的,距离现在还有8年之久,
所以李临的担心和猜测也有几分道理,指不定这次去真定村未必能找到赵云。
大约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真定村。
时下真定村破烂不堪,四处可见饿死的猫狗尸体,甚至还有人骨残骸。
李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只觉一阵恶心,后背发凉……
当然同行的几个商贩也没有好到那里去,胆小的还呕吐不止。
李临在村子里晃荡了一圈,发现村民仅剩十几户了,而且都是闭门不出,
估计是把他们也当做来闹事的强盗土匪了。
李临心中暗自叹息,这些人饭都吃不上了,都快饿死了,
哪还来什么信仰,还有时间和他们扯太平教道?先填饱了肚皮再说吧!
他挨家挨户从每个难民的门窗前丢了一些大饼、白馒头进去,
难民看到有吃的,疯了一样乱抢,不停往嘴里塞,有甚者还为了一口馒头大打出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