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1 / 2)

加入书签

作为母亲的陆湘仪在第一时间发现了儿子的变化,儿子今天有很多小动作, 不住地整理已经齐整的领子, 就好像衣服长了刺一样。

陆湘仪再仔细一看,注意到了儿子头上的发蜡。

陆湘仪放下了牛奶,上前把儿子的衬衣整理了一下。

“好了,等会你再理衬衣领子, 这都要被你弄得打卷了。”顿了顿, 陆湘仪说道:“今天约的人是女同志?”

上一次别人给了票后, 祁平江是想带着妻子去看电影的, 因为陆湘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算是说了外面有人守着, 丈夫也陪着她,她还是不敢去。

所以这两张票给了儿子,让儿子约人一起去看。

平时就没见儿子和哪个女同志走得近一点,没想到陆湘仪顺口猜测儿子有情况,结果儿子还当真点了头。

陈逢春今儿又去开会了,祁平江被人约着钓鱼顺便谈事情,家里就祁老爷子、张嫂在。

祁老爷子正在茶几上拿老花镜,听到了儿媳妇的话,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了过去。

结果老爷子怔住了,因为自家小孙子当真是点了一下头。

报纸对祁老爷子失去了所有的吸引力,老爷子激动起来,立即开口说道:“女同志?对方是什么工作?多大年龄了?认识多久了?有没有照片?家里是什么情况?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陆湘仪注意到了儿子的窘迫和羞涩,反而笑了起来,轻声说道:“是不是刚开始处?”

“还没有处。”祁卫东闷声说道。

和桑云窈一样,这个星期工作的时候祁卫东会刻意不去想今天的约会。

而等到真的到了这一天,从早晨开始就心跳加速,只要想到对方白净的小脸,祁卫东就紧张地跑步都同手同脚。

紧张什么?期待什么?祁卫东没去分析,毕竟光是想到她的那张脸,大脑就一片空白,失去了所有的运转能力,哪儿还剩下什么分析能力?

老爷子激动起来,小孙子的模样,那就是喜欢对方啊,先是一叠声地说“好”,紧接着又说道:“你等会多带点票和钱,记得请认吃点好的,晚上也在外吃吧。周末没事的时候就和人处一处,你脸皮要厚一点,像是当时你爸爸追你妈那样。”

已经结婚了多年,都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听到长辈提到了当时祁平江的追求,陆湘仪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当年陆湘仪是资本主义大小姐的作态,她学跳舞的,周围的女同学身世都是非富即贵,所以陆湘仪经常用一些挑剔的小手段“考验”祁平江。

陆湘仪人过中年,偶尔回想到以前自己的“作态”,恨不得找一块儿豆腐一头撞死,实在是有些刁钻和没头脑,也幸好遇到了性情宽厚的公婆。

不过现在明显儿子对别人上了心,陆湘仪也不想让儿子错过缘分,咳嗽了一声说道:“你大哥追你大嫂,当时就问了你爸爸,晚上你回来之后可以和你爸爸谈一谈。”

祁卫东点头:“好,晚上我问问爸爸。”

张嫂说道:“我给你的鞋子上点鞋油,好好擦一下,保证亮闪闪的。”

其实祁卫东约定的时间是上午十点,现在还有一点时间,但是现在三双眼睛都直溜溜盯着他,弄得他不出门也不合适了,干脆吃过了饭以后早早出门。

陆湘仪看着祁卫东的鞋子,有些欲言又止,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双新鞋子后脚跟部分有点高,这又是一双没有经过磨合的鞋子,要是走路多了,会不会有些磨脚?

但是祁卫东很早就点明要穿那双鞋,陆湘仪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雄性生物在求偶期打理自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举动。

成功把小孙子赶了出去后,祁老爷子很满足,恨不得立即看到小孙子和小孙媳妇牵手成功,生下了可爱伶俐的曾孙。

家里头有核桃,祁老爷子拿着两个核桃在嘎吱嘎吱地转,转了一会儿后,询问正在整理报纸的陆湘仪:“小陆,你知不知道他这个对象是个什么情况?”

陆湘仪摇摇头,“他没和我说,我看他平时下班的时间都很准时,没想过他有情况。”

当年祁平江追自己,那可从来都是晚归的,可能儿子和心仪对象是刚开始约会。

祁老爷子也想到了这件事,心里头一直在想,他好像记得有一次小孙子晚归了,是不是当时那个人就是这一次的约会对象?他心不在焉地让陆湘仪把报纸递给他。

看完了第一版,祁老爷子沉浸到报纸里了。

祁老爷子打开了第二页看到了两张照片,一张照片是冯老太太拉着詹彩玲往前走,其他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还有一张照片是三个小孩儿的,正中间是眉目清秀有短短发茬的桑宝彤。

见到了照片,祁老爷子就想到了那次在派出所见到桑云窈、桑宝彤的事情,当时小团子说了她小姨上了报纸,这次是小孩儿上报纸?

祁老爷子顿时对这个报道好奇了起来,开始阅读。

·

詹彩玲同志回家这件事因为本身可报道性特别强,何记者在采访完了以后文思泉涌,当天晚上就把报道写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主编审过以后觉得这个报道写得很好,立即就传真给了武装部。

新闻讲究的是时效性,越快上报纸越好,在武装部也审核过稿件以后,日报社周日的零点开始印刷。

终于在周日这一天的上午,所有定了《首都日报》的家庭都可以看到这一篇报道。

《四岁幼童助老兵回家》

四岁幼童,老兵回家,按道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偏偏在标题里碰撞到了一起。

祁老爷子在到这篇报道的标题以后,就觉得神奇,想知道内容是什么。

去大熊国边境打仗的女兵重伤失去了记忆,已经在外流落多年,居然被一个四岁多的孩子给认出手中的老茧是枪茧,詹彩玲求助到了武装部那里,街道办、武装部、轧钢厂的领导们在知道了詹彩玲的身份后,心中都有疑问,冯老太太愿意接受这个女儿回家吗?最后答案是肯定的,冯老太太激动地说不出话带着孩子回家。而巧合的是,认出枪茧的四岁半孩童和老太太同住一个四合院。

文章一气呵成,故事跌宕起伏,詹彩玲同志失忆以后的经历让人同情又愤怒,在幼童认出了枪茧以后,明明所有人都提前知道了结局,还是被记者的文笔给勾了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希望,这个命途多舛的女兵一定要回家啊。

武装部里认出了女兵的身份,又有了新问题,到最后冯老太太愿意接受女儿吗?而后真的接受了,还有有了让人皆大欢喜的巧合,帮助女兵的幼童就是和老太太一个家属院,整个报道实在是很精彩。

祁老爷子看完了整个报道,心里头像是在三伏天喝了冰汽水,不由得喊“好”。

陆湘仪在看自己的灵感本,见到了老爷子拍案叫绝,不由得看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