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2)

加入书签

美食家的春天又回来了,苏轼发现当地有一种鱼极其的鲜美,所以苏轼经常守在湖边等着鱼儿入网,还要赋诗感慨一番:

“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令美食家苏轼如此赞美的便是颍州当地的白鱼,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银刀鱼,淮白鱼。

由于这种鱼离水后很快会死去,所以当地人通常将鱼腌制后食用,腌制完的白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也更便于长途运输。

这便是闻名一时的糟白鱼,在唐朝时期,糟白鱼甚至是专门上贡朝廷的贡品。

糟白鱼清洗处理干净后,直接放入盘中,以葱姜料酒等铺满鱼身,水煮开后放入锅中隔水蒸制即可。

清蒸糟白鱼鲜美无比,鱼肉经过腌制后凝结成块,蒸熟后所有的滋味全都汇入这一块小小的鱼肉中,品之难以忘怀。】

“高力士!”

“陛下有何吩咐?”

“速速命颍州再呈些白鱼来。”

李隆基看完天幕后,又馋这一口了,既然驿道已经被天幕说成了食道,那可不就得物尽其用吗?

大唐朝的‘开元冷链’快递员,在李隆基的折腾下,又开始了跑断马蹄子的旅程。

【糟白鱼还不是颍州白鱼的最佳吃法,糟白鱼到底失了鱼的鲜活味,可鉴于当时的运输条件也只能如此。

可苏轼不同,苏轼守在白鱼边上啊!所以他吃上了新鲜的蒸白鱼,鲜活的白鱼捞出水面后,就直接进入锅中。

苏轼品尝完鲜美白鱼后,不由得谓叹:“果真人间至味也。”

颍州任职过后,大概朝廷也发现了苏轼的治水才能,又将苏轼调往周边任职,无一不是水草丰盛之地。

苏轼的治水功绩实在是耀眼,所以都不用费苏辙多少力气,苏轼就又被提回了京师任职。

在地方上待的好好的,鱼吃的美美的苏轼却很不理解,为何非要将他召回朝堂,就让他一直在各地任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

但诏令已下,苏轼再郁闷也不得其法,只得背起小包袱伤心的往京师走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苏轼:弟弟,够了够了,不要再捞了

苏辙:不!哥哥,一定要把你捞回来!

——

[1]《申省论八丈沟厉害状二首》记载,苏轼阻止挖凿八丈沟

[2]《旧唐书·地理志》载:“颍州土贡有糟白鱼,今淮河白鱼犹甲他处矣。”

[3]《赠孙莘老七绝》宋,苏轼

第67章 炙烤羊蝎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