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蜘蛛侠31(1 / 2)

加入书签

一提起彼得-帕克,人们的脑海里总会冒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个金句。

紧随其后的,便是小蜘蛛那苦哈哈的成长历程。

似乎除了这些东西外,他的身上没有任何闪光点。

但——

好吧,这其实是个事实。

因为和青少年有关的成长话题,才是成年人喜欢讨论的热点。

就比如说托比-马奎尔版本的《蜘蛛侠》系列,虽然它是传统的三段式升级流,但在剥掉技法的外衣后,它讲述的依旧是个成长的故事。

从第一部的成为蜘蛛侠,到第二部的认清责任,再到第三部的灵魂升华,这所有的一切,皆是在展现青春期孩子们的抉择对未来的人生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

还比如说安德鲁-加菲尔德版本的《超凡蜘蛛侠》系列,虽然整个系列没有第三部,但仅是一二部的剧情,就能让观众瞧清彼得-帕克的挣扎。

岳父死了,女友死了,但彼得-帕克依旧扛起了责任。

这种大无畏的选择,不就是变相的洗脑教育吗?

即便是掺杂了漫威爆米花的汤姆-赫兰德版的《蜘蛛侠》系列也是如此。

《英雄归来》讲述的是彼得-帕克在超级英雄身份与高中生活中的抉择,《英雄的远征》讲的则是彼得-帕克在瞧见超级英雄这一职业的危险性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忧虑,最终克服,而之后的第三部嘛,大概率讲的还是身份暴露之后,内心的坚定和责任的确认。

甭管怎么拍,甭管让谁来拍,彼得-帕克都逃不出成长的怪圈。

如此一来,当阴雨连绵的纽约出现在银幕上时,那压抑的氛围不仅没有让在场的嘉宾感觉到一丝不妥,反而令他们觉得正常至极。

因为这,就是通往成功的财富密码!

以俯视苍生的视角简单的展现了一下雨天的纽约后,银幕上的画面,也缓缓下拉,当大地纹路愈发清晰,街头巷尾近在眼前时,那种巨大的反差,给人一种莫名的空落。

前一秒,你还在云端俯瞰蝼蚁,下一秒,你便和蝼蚁共存亡。

那种跌落神坛的错觉,能让人的内心升腾起不爽之感。

若在此同时,直接切入街头械斗,那杂乱无章的肉搏,撕心裂肺的吼叫,癫狂残忍的笑容,就更能谱写出一曲生动且美妙的地狱乐章。

是的!

不喜欢拖拉的詹姆斯-卡梅隆又一次选择在影片开始便切入正题,十秒钟不到的时间,他就已经向观众们展现了纽约街头的罪恶,飞车抢夺、持刀抢劫,那都是轻的,帮派分子在警察的注视下持枪交易毐品,恐怖分子直接轰开银行金库射杀安保,那才是常态。

而在媒体的介绍之下,与之有关的背景介绍,也得以补充。

原来,在三个月前的布鲁克林大桥一战落下帷幕后,这座城市的守护神蜘蛛侠便消失了。

和留有尸体的绿魔诺曼-奥斯本,仍旧存活但却变成植物人的章鱼博士奥托-奥克塔维斯不同,那个穿着红色紧身衣的家伙至今没有下落。

有坊间传言,虽然蜘蛛侠离开了战场,但因为以一敌二伤势过重,最终不治身亡。

也有传闻说,蜘蛛侠在发现自己的存在给纽约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后,便主动离开了这儿。

更有路边社知情人士称,因为战斗给纽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蜘蛛侠害怕再次现身之后会遭遇联邦的拘捕,从而深陷牢狱之灾,于是便如同过街老鼠一般,躲了起来。

但甭管是何种缘由,他的消失,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在发现打击犯罪的义警终于不见后,沉寂多年的罪犯们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打砸抢烧,那都是不入流的小儿科,真正的犯罪分子都是高举清除蜘蛛侠的旗号,疯狂的招兵买马,壮大自身的势力,以挑衅无能警察为乐,以践踏法律秩序而活。

说的好听一点,此刻的纽约,那就是犯罪分子的天堂。

说得难听一点,现在的纽约,像极了——

“这种环境怎么那么像dc里的哥谭啊?”

“这种黑暗风格,好像和蜘蛛侠搭不上边吧?”

“太沉闷了!太沉闷了!这简直就是黑暗骑士啊!哪里是人们的好邻居?”

没错!

英雄消失,城市混乱,那可不就是蝙蝠侠的节奏嘛!

虽说这种报复性犯罪本就存在与现实,至少二十年后的纽约给出了最为真切的答案,可在现实佐证出现之前,那当然是谁家先拍,谁就占据先机!

前世,可能是这种发展存有争议,所以《超凡蜘蛛侠2》的最后,彼得-帕克才会转变的那么快,毕竟,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在《黑暗骑士崛起》里展现了同样的内容,但现在嘛,作为率先在银幕上体现这一点的家伙,詹姆斯-卡梅隆那可是谁都不怕!

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谁能说我抄袭?

简单介绍了一下故事背景后,本还聚焦在女主持人身上的镜头也逐渐漂离,随着它的晃荡,纽约市民的千姿百态也呈现在观众面前。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们渴望蜘蛛侠能重新归来;

接替乔治-史黛西之位的纽约新警长希望蜘蛛侠能够出现镇场;

就连蜘蛛侠的头号黑粉,之前不断抨击他的《号角日报》也在搜寻他的踪迹。

老板乔纳-詹姆森亲自执笔,让报刊的头版头条刊载了自己对蜘蛛侠的道歉信,以真挚的话语,邀请他回到纽约,继续打击犯罪。

当《号角日报》的道歉特写存留三秒后,银幕上的镜头便再次调转。

冬季的纽约狂风呼啸,犯罪骤增的街区景色萧条,因为人手不足没有清理的枯枝败叶肆意狂飘,而当一份被人随手丢弃的报纸在空中飞舞,撞向一个身着棕色大衣的路人面颊时,精准而又快速的探手,让其停留在半空之中。

等路人收回手臂,窥视内容时,彼得-帕克的面颊,也随之显现。

面色憔悴,眼窝深邃,胡子拉碴,身形佝偻。

当他用浑浊的目光扫向标题时,那熟悉的《号角日报》logo,令他无动于衷,而等他发现,曾经不断抨击自己的家伙邀请自己回归后,本能流露的木然,让他手腕一抖,五指骤松。

随着他的放手,那张薄薄的报纸再次飘扬。

在空中翻转跳跃,寻找着自己的下一归宿。

虽然没有言语,但萧瑟的画面已经将彼得-帕克的心,展现的淋漓尽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