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分家,拒绝(2 / 2)

加入书签

可若是大卫和一些人产生了争执呢?

就比如说,和史蒂夫-乔布斯闹矛盾了,和杰夫-贝佐斯吵架了,和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打了一架,这种事情,他到底该帮谁?

帮大卫嘛,那是合情合理。

而帮其他人嘛……

那不也是合情合理?

所以在无法追究大卫责任的情况下,这种无条件信任的运营模式,那可是充满了弊端,而若是凯特在某个事件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理智,表示帮理不帮亲时,那他和奥尔森家族,又该怎么算?这种以人情搭建出来的生意,真的不好做!

如果说之前,罗兰无法理解,一个家族企业想要发展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引入成熟的外部管理者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现在,他觉得自己或许明白了,为什么高德曼家族、萨克斯家族、古根海姆家族要让外人当管理了。

这不仅仅是吸纳精英,更是……

延续。

像希尔顿家族的内斗,让米高梅的老板有机可乘;

而西格拉姆那边的血亲掌控,更是让全球最大的酒业品牌直接消失;

当利益和感情混杂到一起时,那就是一笔糊涂账。

没人能够解决,也没人知道该怎么解决。

“行,我知道了。”

思考再三,发现老婆一直在低头吃饭不说话的罗兰做出了决定。

扭头看向大卫,那洋溢着感慨的面庞上,写满了对亲情的渴望。

在这种情况下,罗兰觉得自己接下来的询问可能有些多余,但……

他还是问了出来,“大卫,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没关系的。”

“我?”大卫扬了扬眉,道:“我也想抱孩子。”

不仅如此,他还补了一句,“我想带着的你孩子去你爸的墓园看看,然后告诉那个家伙,这是我的孙子,或许这样,还能瞧见他直接掀开棺材板的一幕?”

“……”这种回应,弄得罗兰是满头黑线。

下一秒,加耐蒂也抬起了胳膊,在老公的手臂上拧了一下,“瞎说什么!”

如此情形,令大家伙会心一笑。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

…………

既然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大卫主动卸任各公司的董事长、董事等职务,让其他人接手,而随着他们的操作,暴雪的董事长换成了艾伦-阿德汗,首席执行官则是迈克-莫哈米;苹果的首席执行官还是史蒂夫-乔布斯,同时,董事长的职务也甩给了他;除此之外,吉利德、亚马逊、谷歌这三家公司他们虽未插手,但董事席位还是有的,所以在需要换人的情况下,邀请杰夫-贝佐斯担任吉利德的董事,邀请艾伦-阿德汗担任谷歌的董事,邀请迈克-莫哈米进入亚马逊担任董事,就成为了最简单的换人。

即插即用的自己人多着呢!

根本就不用愁!

而在搞定这些事项的同时,魔兽影视那边的处理方案,其实也是同样的简单粗暴。

反正都是皮包公司,让谁担任董事长都一样。

既然伊芙琳-沃森干得很棒,那给她升职不就完了吗?

当然了,升职对于伊芙琳-沃森来说,那的确是个好消息,而在升职的同时,与罗兰直接汇报的她也给罗兰带来了公司近期的一系列安排。

随着资金的注入,筹备了一年的《加勒比海盗》即将开拍,去年年底才正式立项的《终结者3》现在也已经写完了剧本,正式进入了人员备选阶段。

这两个消息对于罗兰来说那就是正常,因为前者本就有着专业的制作团队,甭管出什么事情那都不用担心,后者从一开始那就是个放养项目,甭管出啥事情,其实也不用担心。

可除此之外,《纸牌屋》的筹备,就让他惊喜了。

因为在他确认项目后的一周里,这部剧的主创团队,已经被找齐了。

从九零年开始,播出了十二年的《法律与秩序》的主创团队被梦工厂拉了过来,导演杰斯-亚历山大和编剧迪克-沃尔夫会参与《纸牌屋》的创作,并且专门负责其中两集的拍摄。

《律师本色》的导演兼编剧大卫-凯利也同意加盟,为电影创作剧本,并且执掌镜头。

如果说,将随便挑出其一,就能支撑一部收视率大爆的电视剧的主创集结在一起制作一部剧的行为有些奢侈,那么当《监狱风云》的导演和编剧汤姆-方塔纳和《x档案》的导演金-曼纳斯和编剧弗兰克-斯伯特尼也出现在主创团队名录中时,梦工厂想要将《纸牌屋》拍好的决心,那可是赤果果地展现在了罗兰的面前……

没办法,谁让《法律与秩序》、《律师本色》、《x档案》、《监狱风云》那都是九十年代的爆款电视剧呢?

不仅如此,它们还是和《纸牌屋》相贴合的惊悚犯罪法律剧!

最重要的是,像迪克-沃尔夫,那还是后世《芝加哥警署》的编剧!

大卫-凯利之后更是创作出《波士顿法律》和《大小谎言》!

金-曼纳斯最出名的作品并不是《x档案》,而是《邪恶力量》!

在他们创作能力极其稳定的情况下,想要让《纸牌屋》扑街,那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罗兰在翻了翻名录之后,发现主创团队里面,没有大卫-芬奇的名字。

等他问过之后,他才知道,之前自己推荐的大卫-芬奇,被梦工厂给pass了。

“斯皮尔伯格先生说了,在电影方面,大卫-芬奇还需要多多练习,现在这部《纸牌屋》,那是冲着收视率去的,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让大卫-芬奇用镜头讲述自己的悬疑。”

‘得嘞!’

这一解释,让罗兰哑然失笑。

由于《纸牌屋》比前世提早出现了十年,所以创作方面,都不能按照前世的标准进行衡量了,因为有不少导演和演员的生活境遇,并没有达到这部剧的创作标准。

最典型的,其实就是大卫-芬奇。

在罗兰的前世,大卫-芬奇在接手《纸牌屋》前,他的人生经历,那可是坎坷的一哔。

八三年到九零年,那是他的学习期,通过商业广告和音乐mv来磨练自己的导演技能。

而九零年到零零年,正式涉足电影行业的他虽然贡献了不少深受后世观众好评的电影,人们可以瞧见那归属于他的突破,但在当时,他的电影其实只有一部《七宗罪》是叫好又叫座的,除此之外,像《异形3》、《心理游戏》,这些电影的评价那都是好坏参半。

再加之他随便怼资方的暴脾气,导致很多影业公司都不想和他合作。

如此一来,失业,就成为了他当时人生中的主基调。

为了活下去,他接了宝马的广告工作,也就是那个伙同亚利桑德罗-伊纳里图、约翰-弗兰克海默、ang lee、盖-里奇、墨镜王、乔-卡纳汉、托尼-斯科特拍摄的《浑身是胆智多星》、《伏击》、《抉择》、《明星》、《跟踪》、《实时引爆》、《打击魔鬼》八部曲。

这笔收入,让处于无戏可拍的尴尬境地的他获得了喘息时间。

之后嘛,他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甭管是出镜,还是当制片人,只要是能刷资方好感度的事情,他都干,最后,才从派拉蒙那儿拿到投资,拍了《十二宫》。

紧接着便再接再厉,推出了《本杰明-巴顿奇事》、《社交网络》、《龙纹身的女孩》……

而在这个阶段,甭管外界给予他何种评价,他都不喜不悲。

没和以前一样怼人,也不接受外界的赞赏。

所以,每当有人好奇,大卫-芬奇为什么会对大众的评价展现出一种异于常人的平静时,所谓的他有一颗大心脏的回答,那都是假的……

因他亲身经历过传统媒体的恶评,互联网的盛赞。

品尝过从谷底攀至天堂,然后跌落地狱的落差。

在体验了这一切后,他才能以平常心拍摄《纸牌屋》。

之后,又继续制作了《消失的爱人》、《心灵猎人》。

虽说导演是一种非常吃天分的工作,但人生经历才是让各路导演笑到最后的法宝,而在没有经历过这一切时,很多人是拍不出他们日后的作品的,所以嘛……

当罗兰得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不用对方时,他是能理解的。

而在不用对方的情况下,《纸牌屋》会拍成啥样?

说实话,他也不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