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2 / 2)

加入书签

再听钟声响。

辰时正刻了。

府试第一场考试。

正式开始。

两个时辰内,答两道四书义题。

第一道题目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啊?

纪元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再看一遍。

这道题目,竟然跟他们县试题目一样!

县试的考题,一般都是县里自己人商量。

府试考题,自然是府学的人商量。

两者互不干扰。

这等于说,你正儿八经考试的时候,第一道题,就是模拟卷考过的。

好事啊!

之前模拟卷夫子们还点评过,找过他们的疏漏,只要把之前的文章删删改改,便能写上来。

是自己写的文章,再誊抄上去也是无碍的。

一模一样的题目,写上去的却是精修过的文章,第一场开始的第一题,就给正荣县十二学子十足的信心!

第二道题,那就不一样了。

但题目不难。

学而不思则罔。

以此写七百字。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很简单,学习要跟思考结合,不然也白费功夫。

纪元思索片刻,在“学”跟“思”之间辩证,阐述其观点。

下笔的时候,纪元想到郭夫子提过的时文方法。

也就是这个时代八股文的雏形。

虽然不至于照搬,但真的可以尝试用同类的方法。

纪元下笔,直接破题,先仿宋文,后面再用元曲的方法。

只是写着写着,又回归自己的老毛病,八股文变散文。

纪元看着都笑,干脆重新融合,把前面过于格式化的东西去除一些,后面太散的给收紧了。

估计谁都没想到,纪元在考场上,竟然还在练习自己的文章。

上午两篇文章写完,基本到了中午。

纪元吃了些肉干,用了温水,继续闭目养神,直到下午第二场考试开场。

第二场依旧是四书里出题。

出自孟子,题目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如果为百姓考虑,那么百姓也会为你担忧。

孟子的想法便是推己及人,施恩于民。

此话看着两者互有干系,但却也分先后。

上位者先担心下位者的安危,下位者才能反向回应。

若上位者做得不好,就不要再想得到百姓的帮助了。

纪元起笔道:“民之与君同优,其事亦不系于民也。”1

就拿正荣县的县学举例子。

先是县学对学生们好,所以县学的学生李勋等人,愿意为自家县学忙前忙后。

甚至先行垫付银资,提前联系酒楼,在城门口迎他们等等。

为什么其他县的学生们没有这么做?

自然因为其他地方的县学没有那般照顾自己的学子们。

以后纪元他们这批学生考出来,会事无巨细地照顾下面来的学弟们,会分担县学夫子们的工作吗?

自然会。

因为民亦忧其忧。

他们自然会因为县学夫子们的行为,而心存感激,帮忙分担这些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