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节(2 / 2)

加入书签

“总之不用去踢球了!”

如果说在建孟府,他们踢球是因为真的喜欢。

而现在,那就有些讨厌。

不用踢球是好事!

他们宁愿用这个时间多多练习射箭!

球混混王力他们肯定不高兴,但跟他们没关系啊,他们是真的想凭本事混出功名,并不想踢球给别人娱乐。

若是正规比赛就罢了。

可没事陪着王公贵族们踢球,他们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官员,就是陪着贵人们耍乐的工具。

武营等人自然有意见。

现在不用去了,基本都在偷着乐。

纪元也为他们高兴,高兴之余,闲暇时间还是在看他花十五两银子买的《科举汇集》。

跟白和尚说得差不多,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从第一到第八,无一例外。

到第九第十的时候,则是江浙的两人。

后面的顺序,则是按照各地考试人数多少来排。

算算时间,这家书店确实没时间认真排序,更不会按照文章优劣来排。

纪元看着看着,又瞧出端倪。

或许对方,不是随便排的?

文无第一,若是正儿八经排序,肯定有人不服。

既然对方会不服,那干脆就随便排序,任谁一看,就知道是胡乱按的排名,就不会计较了。

纪元有些想笑,这些书店可真有意思。

从第一篇文章开始看,是今年国子监第一的学生,这位出身名门,今年二十岁,不少人都说他二甲绝对稳妥。

他这篇文章,讲的是“顺天者存”,颇有孔子“尊尊”的想法。

尊尊便是把人区分成许多等级,低贱者要顺从尊贵者的意思,认为贵族的特权的应当的。

从尊尊再引申到“事君尽礼”,就是要效忠君王,不惜生命的那种。

可以说是很标准的忠君文。

看到这一篇为第一,书店的人确实厉害啊。

看着是随便排序,实际大有文章。

不就是十五两吗!

他可以装作不心疼了!

前三的文章大差不差,是很典型的科举文章,不求华丽,但求无错。

其忠君的想法跃然纸上。

纪元重点分析了国子监学生的文章。

还是那句话,他们就在京城,很多夫子甚至是这次的考官之一。

想要摸清考题的大致走向,看国子监学生重点复习什么,肯定没错。

纪元还把这个事情分享给白和尚跟高老四。

他俩震惊,纪元从这一本汇集里,竟然分析出这么多东西?

他们还以为这东西没用呢。

怎么会没用,纪元这才道:“看每个地方的题目,大致能猜出考官们的喜爱。”

“咱们建孟府的考题,有些怀才不遇的感觉。”

“两广的题目,则在往海外看。”

“边卫的题目,多为戍边献策。”

京城的题目?

两人一看,都看出其中关键。

要忠君。

这点确实没错,这是皇城根,天子脚下。

不写忠君,还能写什么。

看来围绕这方面写,肯定是没问题的。

纪元又说出自己的分析:“如今的政策还算宽松,想来皇上也愿意大家夸赞这方面,若有题目相对,可以试试。”

纪元接着分析策论,又指了白和尚学的《尚书 》,划了几个范围:“也许这点,最合适复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