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节(2 / 2)

加入书签

整个宁安州在纪元的带领下,农业水平突飞猛进。

任谁看了都觉得了不起。

终于,在化远四十年六月底,六家滇州府的养殖户派了人过来。

他们各自选定了合适的地方,让自己的亲信们过来开分厂。

要说有风险吗?

自然也有。

换了另一个地方,难免跟本地不同。

可这是风险也是机遇。

宁安州衙门的人都说了,他们本地二三十万人,还有那么多的山地,非常需要耕牛。

什么没钱?

他们宁安州的人,怎么可能没钱。

总之这些话,听得养殖户们回去细细盘算。

经过多次考察之后,终于确定了。

来!

来开养殖场!

他们相信宁安州的潜力!

也相信当地的衙门。

眼看一批批专业养殖人才从镇南关过来。

再看着专业的养殖户们是如何修建养殖场地的,这些东西,让大海都跟着学了不少。

换了旁人,这些养殖户应该不愿意。

可大海的兽医技术,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也算是互相学习。

专业技术人才是外面请的,学徒跟杂役则要请本地的人。

一时间,宁安州不少本地人,竟然找了份务农以外的活计,又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

纪元算着时间。

等到八九月份的时候,这养殖场大概就能建起来。

大批的牛羊便会赶到这里,在宁安州进行繁育。

到明年开春,说不定就有不少小牛犊。

也就是说,两年的时间,就能让本地的耕牛大量增加。

纪元松口气。

他也算明白,当年每次看到林县令的时候,都觉得他眉头紧皱。

这些事情确实刻不容缓。

所以显得格外惆怅。

有了这些东西,才能提高当地粮食的产量,才能让百姓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这种事,怎么能放慢脚步。

宁安州这边的改变,让镇南关的人看的羡慕不已。

两个地方毕竟离得很近。

当年宁安州的腊蛮人被欺负的时候,还是镇南关的兵将帮忙赶走景国士兵。

故而长久以来,镇南关的人,总觉得宁安州贫苦。

可谁能想到,不到一年时间,宁安州发生了那样大的变化。

反观他们,跟之前一模一样。

这种反差实在是让人难受。

不少镇南关的普通百姓,学着宁安州那边种田的方法。

只是水渠到底怎么修,如何修,普通人总是拿不准的。

他们又没有纪知州这样的官员帮忙,更没有纪知州这样的官员操心他们的耕牛数量。

至于橡胶?

别提了。

这更是不可能。

镇南关本地的官员,不欺负他们就行。

以前想着隔壁宁安州比他们的还苦,那也就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