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节(2 / 2)
洛玄凌先是一惊,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放自己出去领兵,而后就是一阵兴奋,当即起身肃然道:“臣谨遵谕令,定攻灭高昌,报以陛下。”
殿中群臣有些没想到这么快就确定了高昌道的行军大总管,而且还是雍国公。
从贞观朝开始,雍国公就从来没有过出战过,现在一上来就担任方面军统帅。
陛下对雍国公还真是看重啊。
尤其是周郡王去世后,陛下似乎将对周郡王的那一份偏爱也转移到了周郡王的儿子和弟弟身上。
正如文德皇后去世后,不断被拔擢的长孙家族一样。
“诏令左千牛卫大将军、雍国公玄凌,为高昌道行军大总管,辖制五路总管,发步骑两万,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俱为行军总管,发契苾、突厥诸部兵随行。”
……
在下朝后,李世民没有回后宫,而是直接去了灵天阁,他现在越来越觉得国师还有很重要的计划。
“天子已经决定要征讨高昌了?”
“没错,高昌挑衅大唐威严,必须给予惩戒。”
洛苏笑问道:“攻灭高昌后,天子准备怎么处理高昌旧地?”
洛苏不觉得高昌能顶得住大唐的进攻,大唐或许不是战无不胜的。
但大唐的底蕴深厚,而且战场都在国外,不会破坏国内的生产,输几次也没有问题,而大唐只要胜一次就能打死对方。
胜率这种东西,只要不是零,对大唐来说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大国自然有大国的从容。
况且在李世民手底下的大唐,胜率也高的可怕,就比如高昌国这一次,李世民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动手,而是在政治手段用尽之后,才决定要发兵。
在一次次的使用政治手段的过程中,高昌国就已经在政治上处于被孤立的位置,就如同当初大唐灭亡冬突厥,不是像隋炀帝那样,脑子一热就往上冲,而是前后布置了三年。
先是分化突厥内部,然后是一步步联络薛延陀、铁勒等冬突厥的传统盟友和臣属,将冬突厥孤立起来,最后等到一场天灾大雪,才一鼓作气灭亡了冬突厥。
来到灵天阁后,李世民就比较随意,自己坐下给自己斟茶,半躺着说道:“等灭亡高昌之后,就在那里设置伊州,直接纳入朝廷的管辖,然后将安西大都护府搬迁到高昌城去,可以震慑西域。”
对李世民的安排,洛苏不可置否,只是淡淡说道:“看来天子你已经做好了西域全面开战的准备了。”
李世民闻言微微皱眉。
洛苏早就和他说过,西域有邦周之风,灭亡高昌和将高昌除国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在邦周春秋时期,经常有国家被灭亡后,又再次被复国的事情发生。
大唐将高昌国灭掉,将悖逆大唐的高昌王杀掉,这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高昌国彻底消失,变成大唐州县的话,那将极大的震撼西域诸国。
要知道在赵璎珞建立西域赵朝,成为万王之王、皇帝的时候,在西域依旧是王侯之国遍地,为什么西域把至高的君主称之为万王之王,因为在西域人的理解中,最高君主就是诸国国王的王。
天可汗,万王之王李世民,就是西域诸国国王的王,但现在他要仅仅如此就废黜一个王位。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要废黜这个王国的所有贵族,这就是在挑战整个西域的政治规则。如果一尊王位能够被一个人废黜,那他们的王位岂不是都朝夕不保?
洛苏坐在李世民对面,“依照我对西域的了解,大唐需要打赢三次到五次反唐联盟的战争,才能够彻底将整个西域踩在脚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