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郭欢(1 / 2)

加入书签

张保听姜鹏举这么说他也很为难,如果秦王真让锦衣卫抓去还好说,军队系统和锦衣卫没有关系,自己就算带二百人去把锦衣卫衙门砸了,他们钱指挥使也没话说。钱礼德虽然是皇帝的发小,但是自己还是皇帝的门生,不比钱礼德差多少。

可是去了军法处就有些麻烦,军法处的郭欢十分不近人情,并且郭欢还是马明远的人,如果让他知道秦王在自己这里当兵必定生出其他事端。

张保低头想了一下说道:“老姜,这件事十分为难,你知道军法处贺长官和师长一同出征,现在舟山军法处是郭欢主事,咱们哥们和他一直不对付,前段时间你的事还是他查办的,如果这件事落到郭欢手上实在不好办!”

“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郭欢这孙子在教导团就和咱们尿不到一壶里,这个王八蛋仗着读过几年书十分看不起咱们,可是现在不找他不行啊,你说该怎么办?”

张保想半天也没有个好办法,他虽然是基地的长官,但是军法处独立于军队系统,如果军法处没什么违规的地方自己也不好插手。

张保想了想说道:“咱俩先去找郭欢看看,最好他能给咱们这个面子,那怕关秦王几天禁闭也行!”

姜鹏举也没有好办法,他现在只求朱江不挨打,然后留在军中,其他也没法要求什么。二人从屋里出来后来到大营边上的军法处,军法处和监狱建在一处,远离军营,毕竟这地方谁都不想靠近。

朱宏三在武昌县时教导团共举办了两届,第一届就是钱勇、赵国栋、赵国良、王显、马良他们三十人,现在还能剩下二十多人,这些人现在都是军中的高级将领,没进入军队的也是地方的主要管事,比如王显。第二批教导团扩大了规模,一共有三百人,这些人现在大半都是营团级军官。其后还有几届教导团,不过授课的都是钱勇他们了,只有前两届是朱宏三亲自授课,所以他们可是自称为天子门生。

当年朱宏三也没有啥地位,除了有钱啥也没有,所以挑选人选的时候只有从南昌城外的流民中挑选,这些人大部分来自河南,少部分有山东的,还有一部分湖广本地的,但是普遍不认字。只有郭欢是个特例,郭欢出身陕西榆林镇的柳树涧,郭家算是边军之一。郭欢的父亲是榆林镇的世袭百户,所以郭欢年轻时也算是官宦子弟。

郭欢的父亲深知身为军户一辈子没有出息,所以在发现郭欢有读书的天赋后开始倾其所能资助他读书,打算郭家也出了读书人,跳出军户这个大坑。郭欢也算争气,在十八岁的时候考中秀才,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就在郭欢憧憬着未来中举人中进士的时候,高迎祥来了。

其实陕西在万历后期就已经开始有流寇出现,但是当时规模很小,地方官也没放在眼里。可是随着崇祯元年陕西大旱,赤地千里,而地方官却赈灾不利。同时中央的崇祯皇帝为了消减开支裁撤了驿站,致使陕西大乱。

在大时代面前小人物的理想变得非常可笑,郭欢所在的榆林镇正是民变的重灾区,郭欢的父亲也死在军中,而手无缚鸡之力的郭欢被流寇裹挟,当了一个小小的炮灰。

虽然当了炮灰,但是郭欢毕竟读过书,和其他浑浑噩噩的农民不同,他知道趋利避害,在几次战斗中活了下来,并且还进入闯王高迎祥的老营中。

郭欢经过几年的征战,他的见识已经超过了普通的读书人,他发现大明估计要够呛,而眼前的高迎祥说不好就是下一个朱元璋。所以郭欢几次向高迎祥进言,建议高迎祥不要到处流窜,最好占一片根据地组织生产。但是当时的高迎祥正在巅峰期,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建议。

就这样风光几年的高迎祥碰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做了刀下游魂。而郭欢早就觉着大事不好,偷摸的先行潜逃,过了长江来到武昌避难。

郭欢到了武昌这里正好碰到朱宏三招兵,郭欢因为当过兵,身强力壮,还读过书,正好被朱宏三选中进入第二期教导团。

朱宏三刚开始打着马家的旗号招收家丁,郭欢也还以为到世家大户当保镖护院,哪想到进入里面才发现不对,这个教导团表面上打着马家的名头,里面说了算的竟然是一个宗室。

北方虽然乱成一锅粥,但是长江以南还算太平。这个时候一个宗室搞这么多家丁干什么?郭欢开始对这只小小的队伍有了好奇心。再加上郭欢是这三百多人的队伍中唯一一个有功名的人,朱宏三就让他负责军中文书工作,自然和掌管钱粮的马明远打交道。而马明远发现这个人竟然还读过书,细问下原来十八岁就中了秀才。马明远自己十五岁中秀才,虽然湖广中秀才的难度比陕西高了不知多少倍,但是毕竟都是一个地区的天才,要知道天才都是相惜的,所以马明远对同龄的郭欢很是器重。

而郭欢打蛇随棍上,拜了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马明远当了老师。而马明远也乐得在军队系统中安插自己人,所以半推半就也就默认了。有了这层关系后,郭欢更加不喜欢同为教导团中的那些战友。那些人年纪都在二十一二,比三十多的郭欢小上不少,再加上那些人粗鄙无文,很是让郭欢看不上。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