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北方战争39(1 / 1)

加入书签

西山大本营的战略会议发展到了有关经济和战略走向讨论的阶段。

“欧战爆发到现在结束,已近5年,不需讳言,这5年当中,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欧战一开始,各国的注意力焦点便放在了本国身上,原来加在中国之上的有关经济压迫和侵略顿时减轻,突出表现在工业产品输入的锐减和出口产品的剧增。

在战争爆发后,一部分因为各国的航运都调集用于本国的战争资源收集,另一部分则是工业能力进行战争转向和战争内敛。以德国为例,因为航运受到封锁,德国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几乎断绝,原来化工、机械等都是大宗输出物资,欧战一开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个过程中,一贯坚持“进口替代”方针的北方实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原来非进口货不可的商品在国内被制造出来。一开始也许质量和价格都不如进口货,但由于进口断绝和国内的产业扶持,慢慢规模开始扩大,原本拥有的技术储备和研发优势迅速体现。在这5年当中,北方实业的工业总产值(以1914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近20倍),即便扣除物价因素,增长水平也在16倍以上,称得上前无古人的高速。更令人值得称道的是,由于有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再加上日益提升的技术水平,北方实业生产的替代品质量越来越好,成本也越来越低,在批量化大生产特别是流水线方式生产后,已经可以完全和进口货相媲美——考虑到这个过程还是渐次抽调熟练工人支援军工的背景,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有目共睹。

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因素造就了这个局面。第一就是中日冲突,原本西方列强的产品退出市场后,日货有望占据一席之地,但因为中日冲突大大恶化了民众对日货的观感,使得日货直接被驱逐出了市场。为什么日本国内也有一股反对陆军的势力,就是因为嗅觉敏锐的财阀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但后来哪怕中日休战,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也未回复到站前,至于日货的销路,在民族感情之外,因为成本提升、国货质量进步等缘故,丧失了原来的势头-——不仅未能扩大市场,反而失去了不少份额。

第二就是关税保护,关税保护的要害在于两层。一层是进口关税提高,虽然还没有彻底实现关税自主,但起码进口关税已经较之从前翻了一倍,对于进口商品有了天然的抵制效应。更要紧的是出口关税保护,由于欧战对各种物资需求迫切,使得基础原材料价格大涨,出口关税的大增更是加剧了不平衡,使得国货相对于进口商品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但是,现在欧战结束了,经济转折也随之到来。

“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全国实业建设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工业产值和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提升了好几倍,大批原本不能生产、产量较低或者技术水平不够的工业品,在整个时期发展迅速。特别是军工行业,大本营有过统计,除了英法美德以外,我国是军火生产的第五大国(不包括海军装备),无论是生产能力、供应效率还是技术水平都超过了日本、俄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这5年以来,不但充分满足了自身国防建设的需要,有力地支援了收回青岛、反击日本侵略、逐鹿计划等行动,而且还大量出口,积聚了财富,完善了战略目的,为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打下了基础。得益于这5年以来的不但提升的技术水平和出口军火积累的经费,国防军的整体装备能力已经略胜于日本,对俄国有较大的装备优势,在海军领域,差距也进一步缩小。”

“但是,”秦时竹紧接着来了一个转折,“欧战结束,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不得不预先做好准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5个方面的冲击。

第一,进口品卷土重来。欧战结束,西欧各国的内部需求比如大为缩减,而在战时扩充起来的工业能力必须找到一个出口,恢复对华出口,重新占领中国市场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第二,战争景气结束,大宗物资价格下跌。诸位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欧战结束的消息一传出,主要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并未发生剧烈变化,但是远月期货价格却大幅下挫——这是进行剧烈价格调整的前兆,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经历一次物资剩余和价格大幅下挫的危机,各国为了摆脱危机,必然要寻求商品的倾销地,如果我们的实力足够,列强会用经济的手段和我们竞争,如果我们的实力不够,除了经济手段,还有军事和政治的手段会加在我们身上;

第三,出口空间缩小甚至于被迫退出。欧战中,各国为了筹集作战需要的物资,不惜开出高价购买,这才有了我们提高出口税的举动,而大宗物资也源源不断地送往列强,现在欧战结束,这些需求必然急剧缩减——列强本身的生产能力都有剩余,绝不会容许我们侵占他们的本国市场,必然会提高关税,增加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于出口缩减,要有较大的预期;作为应对,我认为对于战略物资的出口关税可以下调

第四,金融与货币政策的冲击。战争时期,黄金价格大幅上扬,各国相对黄金都是贬值的,但华元相对而言贬值较少,形成了西方各国货币事实上的升值,战争过后,有一个货币体系重新梳理的过程,在欧战期间,因为仰仗我国甚多,对于我们限制外币流通、提高出口关税、延迟交付赔款和欠款的行为都进行了容忍,但现在欧战满目疮痍,列强急需资金进行重建,必然会对我们施加压力,甚至于重新估量币值也有可能——当然,汇率是把双刃剑,过高的汇率固然窒息了本国的出口,过低的汇率也会加大外债偿还的压力,这一点上列强会有进退两难的处境,我们的回旋空间不小——按照我的思路,华元要保持强势,不用一味用贬值去赢得市场。

第五,关于技术交流与窃取,在这几年当中,我们的科研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但能够仿制外国同代产品并且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在个别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这次的流感药品,各国必然会将目光紧盯我们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这一点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常的学术交流,可以,如果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来骗取甚至窃取技术,是我们绝不允许的,国安局在这方面要抽调精干力量负责对付商业间谍——特别是,要注意防范日本。”

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内阁的意见是一致的,不但要强化自身能力的养成,也要有抵御外国经济侵略的本事,当然,这两者说穿了还是相辅相成的。

关于欧战后整体经济发展纲要,秦时竹提出了16字方针——“进口替代、技术完善、扩大内需、统筹兼顾”

所谓进口替代,仍然指要形成完整而全面的工业体系,特别是要针对精密机械、医药化工、电子电器等领域加强攻关,在这个领域,国家对北方实业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予以倾斜保护,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不仅要能仿制,而且要达到在低成本条件的一样品质。内阁一致认为,小国可以依赖国际市场,可以发展只针对出口的产业,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必须建立起充分而又完备的工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安全。

所谓技术完善,是指要利用欧战契机,重点吸纳从德国、俄国等国流动出来的工程师、技师和技术专家,要特别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集中力量发展薄弱环节,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自己的技术人才,特别是要提升熟练工人在整个工人阶级中的地位和构成。禹子谟雄心勃勃地指出,要确保工人阶级家庭过上温饱生活,确保熟练工人阶级家庭过上小康生活,确保技师等技术专家家庭过上尊严生活。

所谓扩大内需,是指要利用投资拉动作用,抓紧国内建设,一方面抵消国际市场有可能的萎缩与低迷,不至于浪费已经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充分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投入,改变发展不平衡、布局畸形的局面。扩大内需主要包括3个领域。一个是以铁路、公路为核心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力争在今后5年,每年新建成5000华里以上铁路,每年新疆2万华里以上的一级、二级公路,建设贯穿京津唐、长三角和东北铁路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