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且做一次王安石(1 / 2)
没人知晓那夜发生了什么,只是看见张玉儿和文浅墨秉烛夜谈许久……甚欢。经此夜后,文浅墨亲笔所书的那封退婚书被烧成灰烬,燕小乙和李巨鹿又成为亲密战友。
隆兴元年的七月,注定要在青史野史上留下那么一抹淡淡的芬芳笔墨。
被大宋官家谬赞为大宋雏凤的建康士子李凤梧,在抗了官家旨意后不久,临安便有一位黄门小太监,带着京畿侍卫,优哉游哉的离开大内,供奉着圣旨,经由驿站一路赶往临安。
这种消息瞒不住有心人,很快临安大内、士族、民间人尽皆知。
人人皆诧异,这大宋雏凤有何德何能,抗旨之后,官家竟然发出圣旨,而不是一道宣召旨意,此人最为出名的事情不过是苏园学会夺魁罢了。
也因如此,慧子木待问走进了大宋人心。
虽被大宋雏凤力压一筹,但终究是状元之才的慧子,那首诗也是极好的佳作。
而苏子簌也在人口议论中获得不少赞誉。
大宋风流,人皆喜才。
因抗旨一事,苏园学会的作品很快流传开来,那首“春风镀旧鞍,寒光曳壁关,仲谋驱天狼,何人忆长安?”一时间甚嚣尘上,甚至于好评超过了木待问的诗作。
但最火热的还是李凤梧那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从来不差壮怀激烈的主战之臣,这一句话便戳进了他们心里,一时间对此子的赞誉声四起,只不过因这小子抗旨,很多人表面上不说罢了。
连官家旨意都敢抗,鬼知道这大宋雏凤还能活到什么时候。
宣旨的黄门小太监慢悠悠的赶往建康,另一封官家密信却马不停机的送达昭明宫,堪堪赶在庆王赵恺启程回临安之前,于是准备回临安的赵恺只得在建康继续待几日。
七月上旬末,宣旨的黄门太监终于抵达建康。
这对李家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天大的荣耀。
圣旨不像影视剧中那般,说有就有的,真正让太监亲临宣旨的,那都是极其显赫的事情,李凤梧区区一建康白衣士子,抗旨意这等大不逆已掀起巨浪,现在让官家宣旨建康,而不是传旨意到建康,这其中的意味让人颇多捉摸。
这一日,李凤梧沐衣焚香,梳洗妥当之后,一家老少乃至满府奴仆,都在李府大门前等候着黄门太监前来。
毕竟是圣旨,自己再狂傲也不敢真如王安石一般,敢拿圣旨不当回事。
遵不遵旨另说,态度还是必须要有的。
日上三竿,街道尽头传来哒哒的马蹄声,片刻后一位约莫二十一二的黄门太监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按刀执剑的两骑,其后则是一封轿子,再最后又是两骑按刀执剑。
马蹄声哒哒,长街之上很快聚满了街坊邻居。
这条街上多是建康富贾,也有一两家小士族,倒是知晓了一些内幕,因此听到奴仆传话,便蜂拥着出来,要看看这高邻风光。
黄门太监走过来,不敢怠慢,翻身下马,笑问道:“敢问哪位是李府李小官人?”
李凤梧本来和父亲李老三并排而立,此时上前一步,“不才便是李凤梧。”
黄门小太监笑意盈盈,很有点献媚的意思,“李家小官人果如传说中一表人才,大宋雏凤之名当之无愧,还请接旨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