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67节(1 / 2)

加入书签

阿木尔正说得来劲,郁宛冷不防打断她,“停!你什么时候还会使剑?”

她可从没见乾隆教过阿木尔剑法,毕竟女儿家首以防身为要,真到了关键时刻长剑还不如匕首管用。即便在战场上,不等你拔出剑来,人家的长矛早把你捅个对穿了。

阿木尔噘着嘴,“额娘,您就当故事听嘛!还不许我稍微夸张一下吗?”

真实情况是她提着一把明晃晃大砍刀就杀过去了,不过兄弟俩落荒而逃倒是真的——毕竟刀剑无眼,自家妹子那点工夫又是半吊子三脚猫,谁也不想被她搠个透明窟窿。

甚至人肉包子那段对话也是她瞎编的——阿木尔近来沉迷看水浒,才有了这段突发奇想。

事实上宁致一声都没吭,弄得兄弟俩面面相觑,气氛异常尴尬——好歹配合点呀。

郁宛:……

这都不能说一模一样,完全是毫不相干。

她无力扶额,“后来呢?”

阿木尔美滋滋地托着下巴,“后来他就迷上我了。”

不但邀请她去家中作客,好给她题了好几首诗呢,都是称赞那日女侠风范的。

她真心觉得额娘帮她出了个好主意,原本还担心额驸会喜欢那种文静内敛的姑娘,这回倒是敞开心扉无话不谈了。

郁宛若有所思。

再回头跟皇帝提起,乾隆便笑她,“可算如愿了?”

郁宛就知道没那么简单,赶紧追问。

乾隆叹道:“你呀!都多大岁数,还跟着瞎胡闹,人家也是正经诗礼人家出来的孩子,倒被永璇永瑆这般吓唬,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宫里头水深火热呢。”

郁宛听出话头,“他竟发现了?”

乾隆微哂,“那可不。”

本来宁致还只有点起疑,偏那俩傻小子要亲自出马——永璇的足疾是出了名的,能不发现异样?再一想是荣亲王将他拉入骗局里,宁致难免哭笑不得。

郁宛不悦,“这人心机也太深了,看出来还不早说?”

“不都是为了哄阿木尔高兴么?”乾隆点了点她眉心,“朕看额驸是个实诚人,被人这样耍弄,倒好不生气。”

郁宛哼道:“他有资格生气吗?阿木尔才被哄得团团转。”

乾隆笑她太护短,“他若真存了歹心,何必还来告诉朕?额驸有一句说得好,公主贪玩,可也不能太纵着她了,再怎么见义勇为得分场合,往后真遇见这种事,难道也不管不顾地冲上去?他是不愿阿木尔千金之躯去冒险的。”

郁宛沉默,看起来倒是懂事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宁致被双亲教导得不错。

不过郁宛仍忍不住槽了句,额驸好虽好,未免有些爹味了,人家开个玩笑都得指点江山,阿木尔这是嫁给私塾先生?

岳母看女婿,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哪儿都不对付。乾隆莞尔:“老成点好,这种才知道疼人呢,你不是已经体会过了么?”

又来趁势拔高自己了。

郁宛忍不住呛声,“额驸是心老人不老。”

都什么岁数了,还去跟小年轻较劲,也不怕笑话。

乾隆哈哈大笑,摩挲着她掌心,“那朕就是人老心不老。”

郁宛:……

又来搞颜色了是吗?没点阅历还真听不懂呢。

救美风波愉快地划上句点,阿木尔浑不知她拙劣的把戏早被人看透,兀自沉浸在被人仰慕的自豪里。

郁宛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点问题,大概阿木尔生活的环境也太纯良了,所有人都是对她极好的,导致她半点戒心也没有。

郁宛则是怀着恶毒丈母娘的心态,谨慎防范着未来女婿,其实旁的都无所谓,最紧要得守住财政大权——骗感情可以,骗钱不行。

好在这点上阿木尔还是很随她的,理账也颇精明,不枉她教了那么久的九章算术。听皇帝的意思,到时候嫁妆总是少不了的,郁宛再从私库里凑几万银子,这般下来,便是婆家也不得不看她眼色过活。

其实纳兰家的人是否真是情种也不重要,只要他能认真地演一辈子好丈夫,那这桩婚事就非常完美了。

临近年关,宫里也骤然忙碌起来,除了祭祀洒扫之类的琐事,皇太后的病况也让众人深感忧虑——自打入冬,钮祜禄氏的咳喘就没停过,以往虽也偶有发作,可却不像此番这样持久。

到底是八十有四的人了,再怎么精于保养,生理上的衰败是不可抗拒的,就连内务府都做好了打算,只等太后薨逝,便将赶制好的孝衣送到各宫各府去。

郁宛也曾婉转询问皇帝,是否要让额驸与公主尽快成亲好为太后冲喜,但乾隆拒绝了,一则他无论如何不肯薄待爱女;二则,心里还是盼着皇额娘能快些好起来,他还想母后能陪伴到他逊位的那天呢,怎么这样早就要离他而去了?

此时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儿子对母亲最朴素的情感依赖。

郁宛看着皇帝衣不解带侍候床畔,心里难免唏嘘,不管怎么说,乾隆也算个性情中人,只要是他心里认定的,竭尽所能也会对那人好——至少他看起来不像作秀。

但朝政也耽搁不得,永琰的岁数和阅历还没到能帮忙处理政务的程度,郁宛只得一面劝皇帝回养心殿歇息,她自己来替班,并保证稍有起色定会着人通传,乾隆爷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两只眼睛熬得布满血丝。

早莺机灵地道:“娘娘,奴婢去传召各宫轮流侍疾罢。”

郁宛摆手,“不必。”

她其实已甚少做这些伺候人的活计,但这回她代表的是乾隆爷,自然得亲力亲为。何况她也算半个儿媳妇,虽然太后从没在心底真正承认过她,但表面功夫总得做好。

郁宛将煎得滚热的汤药端来,正踌躇是否该放凉些,就见床上人已睁开眼睛,便欢喜道:“太后,您醒了。”

立刻要着人去养心殿回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