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前因后果下(2 / 2)
于是,就有了刺客挟持她们,要王函之选择救一人的场景。
——
回忆至此,司马琅很是满意,一场家宴,获得两个人的助力。
“公主怎么确定太傅一定会同意选谢景铄为驸马?男子不都是嫉妒心强,无法接受自己喜欢的人和别的男人在一起的吗?”馥馥一边给司马琅揉着太阳穴,一边问。对于男人,她真的不懂。
“记住,对男人要对症下药。王函之空有好出身和一身才华,但是脑子确实不太好。像他这种成天情情爱爱的男人,确实不多见。他一边无法割舍自己幻想多年的梦中情人,一边又不想抛弃妻子,被世人唾骂。你要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他就会顺着你的台阶走下去。”
司马琅每每说起王函之,总是不屑。
“那公主又怎么有把握江静淞会答应请求呢?”
“你看过她的策论和诗赋,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馥馥想了想。“刚开始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个男子所写。字里行间的雄心和自傲,确实不像女子能写出来的。”
“而且她对世间女子有关怀和同情,不是王函之那种没脑子的呆子。”司马琅又想起另一件事,嘴里嚼着葡萄,囫囵说道:“下道旨意,认江静淞为吾义姊,封为济阳县主,封地济阳考城。赏赐嘛,你看着添。”
“是。”
——
江静淞被封为县主的旨意一下,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太傅什么时候站在了公主这边?且太傅是公主老师,太傅夫人却是公主义姊,这关系都乱套了吧。
而王函之上朝时,提议由尚书令谢景铄接替大司徒之位,同时也同意接洛阳王回邺城。朝臣感觉太傅这是保持中立,既支持皇帝,也支持长公主。
而大司徒不对任何接替人选发表意见,只说凭陛下作主。
皇帝却表现得不悦,不知为何不想谢景铄接替大司徒之位。
就在两方势力角力之际,大司徒提议先把洛阳王接回邺城,至于接替自己位置的人选,可之后再议。
于是整个邺城都笼罩在洛阳为回邺城做摄政王的不安气氛中。
原摄政王势力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对。
支持派认为,原摄政王已死,现在势力四分五裂,难成气候,不如来一个主导者,就算是傀儡也没关系。
反对派认为,皇帝这是要收复这批力量,才提出要重立摄政王的想法。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皇帝主导朝中所有势力。
而其他官员呢,都在观望。
洛阳王,究竟是什么人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