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64节(2 / 2)

加入书签

弘晖试探着开口, “若是要修铁路,那要不少人力,还有钢铁也要准备起来……”若只是一时兴起,那光是材料就要筹备一段时间,而弘晖则是在提醒康熙,康熙心里对旁人的警惕不小,而修铁路要用上不少钢铁,康熙能放得下心吗?

康熙不过是淡淡抬眼看了他一眼,“朕早有安排,到时候会有人与你一道办差,朕将这铁路之事交给你,你可以将这件差事办好啊。”

弘晖盯着他脸上的凝重,明白康熙对这件事是当真上心,脸上神情敛去,一脸认真严肃道,“皇法玛放心,弘晖定然不负所托。”

……

弘晖从宫里出来后并不轻松,想要从京师这里修一条铁路到草原上,需要大量民力,若是在以往,这种大工程多是征用民力,如今的百姓都需要服徭役,一般成年的男子通常每年都需要服役一月,就是被调去做一些水利工程或是其他民生,但是像修这么长铁路的工程,还是头一回,这个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而康熙在召见弘晖入宫前,一直未曾透露出丝毫风声,众人还以为皇上是想将出兵之事交给弘晖,万万没想到竟是要修铁路,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之前弘晖就提出了要修铁路,而这事被京中百官给拦住了,他们没想到陛下竟也跟着弘晖阿哥胡闹起来,竟要修一条这么长的铁路,那得耗费多少的民力?朝中不少老臣都操碎了心,这自古以来大兴土木都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当初那秦始皇要修长城,还是隋炀帝开凿运河,至今都被天下文人写文痛批,而如今弘晖要修的铁路规模丝毫不输于前面两者,那些操碎心的大臣连夜写折子上书康熙,想要他放弃这个打算。

而康熙看到折子后不过是冷哼一声,并未当一回事,这天下儒生多不喜秦始皇与隋炀帝,甚至就连那刘彻因强兵黩武也时常受到诟病,但是康熙作为帝王,他的目光却与这些读书人截然不同,他深知这几人所做之事对天下百姓的益处,那是功在千秋,而康熙不认为自己比他们差,既然前人能做出这般伟业,他为何不能?

甚至论起时运,他的运道比前人更好,弘晖弄出的石油、钢铁只要利用好,将来定会受到后人的追念,更何况如今的户部不差银子。

弘晖从宫里回府后,就立刻做了一个简单预算,修铁路的主要材料就是钢铁,虽然康熙说了可以直接让人调用材料给他,但是不管是运输还是人力,都还需要一笔不少的银子,弘晖拿出一个初期预算去找康熙时,康熙看着账本上的数字,直接手一挥就通过了,等到了第二日上朝是,康熙不仅将弘晖做出的预算拿出给大臣们看,还拿出了如今户部库银的账本。

自从当初胤禛去各家追债讨银后,这朝中百官等闲都不敢再轻易向户部借银,也不敢私自打听库银的情况,故而在看清康熙让人拿来的账本时,都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气。

哪怕是与国库库银丰盈时期相比,如今的国库库银已经翻了百倍,这样的庞然数字直接让朝臣们震撼住,他们知道这出海贸易赚钱,他们自己都从中获利不少,但没想到朝廷居然赚到了这么多。

朝官们可都是靠着入股拿分红的,而出海贸易公司是按交税的方式给户部上缴银子,居然能让库银翻倍这么多,看清账本上的数额后,朝臣们都不敢想象这整个大清一年下来到底赚来多少,简直就是惊人的数字。

康熙见他们都被镇住,心里暗爽到,如今国库库银丰盈起来,最高兴的当属他这个当皇帝的,如今银子多起来,不仅大清百姓的日子都能好过些,他想要修建行宫或是旁的工程,都不过是小事。此番弘晖就提出,修铁路工程量如此大,不如以雇佣民力的方式来当劳力,这样百姓不仅不会怨声载道,反而为此欢喜。

若是有官府出资来雇佣民力,那来做苦力的百姓们就能获得一份工钱,不仅不会耽误农事,反而还为家中增添了开支,自然是欢喜的,而对于如今的康熙而言,这笔雇佣所需的银子已经算不得什么,很轻松就应下。

这下原本还出言反对的朝官们顿时哑口无言,如今国库丰盈,皇上想要折腾也不会出事,于百姓而言同样是好事,甚至等着铁路开通后,不管是对蒙古草原,还是那虎视眈眈的沙俄,都是能起到震慑作用,他们实在找不到其他理由来反对。

而与这些朝臣相比,那些居于京中的蒙古贵亲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则是欣喜不已,他们先前也从未听到过风声,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草原离京城属实有些远,而且草原苦寒,若是真等铁路安排上,那对他们蒙古一族而言可是大有裨益,一时之间雍王府空前热闹起来,那些京中原本无所事事整日逗猫遛狗的蒙古贵亲们,纷纷找上弘晖,想要为自己的部族谋利。

蒙古各族的族人基本上都住在草原上,而这些住在京师的,多是蒙古亲王的子弟,他们能被留在京中,自然是康熙特地给出的恩典,康熙不仅给他们赐下舒适的大宅子,甚至还将皇室宗女嫁给他们以维系满蒙两族的关系,但这种恩典其实也是一种防范,故而这京中的蒙古贵人们平日都很老实,除了吃喝玩乐外,都离那些皇子阿哥们远远的,生怕犯了皇上的忌讳,如今纷纷找上雍王府,已算是难得的场景。

实在是良机难寻,皇上如今恩准弘晖阿哥从京师修铁路到草原,若是不把握住这次机会,谁知道下一次要等到什么时候?

草原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而这京中的蒙古贵人们也不尽是同一族,他们都希望弘晖能将这铁路修建得离自己部落所在的地盘更近些,这样将来对部族的发展肯定是大有好处。

而弘晖这次才算是将草原上的各方势力都见了一遍,原来如今的大清蒙古还分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这内属蒙古包括八旗察哈尔、科布多等地,而各旗的官员都是由朝廷任命治理,和内地的州、县相比并无什么差异,但是外藩蒙古就不同了。

外藩蒙古的自治权更大,他们的各旗是由当地的札萨克世袭管理,对于朝廷而言,他们属于藩部,主要事宜都是由理藩院来统管。弘晖摸清这些关系后,看向这外藩蒙古的眼神颇具深意,若论其亲疏关系来,自然是内属蒙古与如今的满清更近亲,而且此番他们也是想要以此来与弘晖阿哥说情,可惜这次不管谁说情都不顶用。

弘晖已经知道康熙的打算,康熙修这铁路目的可不在于为了发展草原各部,而是想要能快速调兵驻扎在北方、西北的边疆一带,故而这铁路都是尽量往远了修,却暂时不会在内属蒙古那里弄出太多的支路来。

而对于外藩蒙古,弘晖不过是在脑海里转过几个念头就作罢,他们如今可是打算将西伯利亚那一大块都收回来,又怎么会让外蒙有机会再分出去,等着铁路开通后,从京师往蒙古草原上来返就方便多了,到时候联系更紧密,不会再给沙俄有机可趁。

而兴冲冲奔赴雍王府的蒙古各族族人虽然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复,但是弘晖阿哥也承诺他们了,眼下要紧的是战事,等日后将朝廷要紧的差事办好后,自然会有机会将铁路修建到各部族,到时候不管是满汉,还是蒙族,都能亲如一家,他们听了这话才心满意足离开。

而弘晖在送走这批人后,就开始将修建铁路的事情安排上日程,首先要做的便是招募劳力,朝廷同意出资,那招募劳力就并不难,弘晖的打算是就地在沿路附近的省份招募,从京师到外藩草原相隔甚远,期间不仅跨越几个省份,甚至还会经过草原上的数个部族,若是事先安排好线路,然后雇佣当地的劳力来开工修建,从效率上而言会更快,只不过这样一来,管理压力就发展大了。

相隔如此之远,弘晖便是在每个省份、部族路段都安排上一个心腹,那分辖到心腹管事手中的区域仍然是很广,要想高效无错将整个工程都办好,对能力要求非常高。

所幸如今弘晖的身份是王府阿哥,不管是地方的各级官员,还是那些被雇佣的民工们,几乎都从不质疑他说的话,甚至是毕恭毕敬地完成,弘晖要做的就是精准规划安排,然后找到合适的监工,这样就能将事情一件件安排好。

其实修铁路这个工程开动后,进行的效率比弘晖原先预想的还要快,他当初留给康熙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炼钢厂,准确来说,其实是从炼铁工坊里单独辟出一块做炼钢之用,规模非常小,可如今弘晖再接手时才发现,康熙居然已经让人扩张成了十来个大型的炼钢厂,而也提前备下了大批的钢材。

弘晖见到准备好的大批材料时,都忍不住咂舌,他能想象出康熙弄出这么多炼钢厂,肯定消耗了大量的石油燃料,怪不得如今对那西伯利亚土地势在必得,不管是钢材,还是石油燃料,在见识到它们的用处后,康熙哪里还舍得眼睁睁看着这些东西落入沙俄手中。

在铁路工程不急不缓安排上行程时,康熙也已经选出了出战准噶尔的合适人选,正是十四阿哥胤祯,而对于这个人选,弘晖心里早就已经猜到。

这些年胤祯早就将水泥坊的事情处理得得心应手,一点都不耽误他同时上朝为康熙办差,而因为弘晖的多番插入,胤祯与胤禩的感情终究是差了几分,当年他与胤禟为了胤禩跑去康熙面前求情,为此还挨了康熙怒极踹下的两脚,虽然莽撞,但在康熙消气后对这个小儿子也赞赏起来,认为他是个讲义气的,不由看重几分。

而胤祯自小身子骨不错,不仅身手了得,马上骑射也很厉害,如今正是意气奋发的时候,又只是光头阿哥,手里没什么权柄,康熙这几年对十四这个小儿子可是喜欢得很,弘晖比较庆幸的一点是虽然如今这个十四阿哥还是不亲近他阿玛,但好歹不像之前那样故意跳出来与四爷作对了,像是小孩子终于长大,能成熟冷静地与四爷对话。

弘晖已经放弃了进一步改善胤祯与他阿玛的关系,许是这两人天生就气场不合,这些年他虽然让四爷与德妃两人解开了心结,也让胤禛与胤祯两兄弟间多了几番交谈,但是这两人仍是看对方有些不顺眼,好在他们都会顾及到德妃,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闹开。

而除了胤祯出征外,还有一个副将也是弘晖认识的,正是几年前来雍王府拜访的年羹尧。

弘晖在听到这个名字时还有些恍惚,他这才想起一件事,原本早该进府的年侧福晋,如今似乎还没露影?他让人打听了一下,确定这年羹尧如今还是为他阿玛办事,那年羹尧的妹妹怎么就嫁给旁人了?

弘晖不过纳闷了一会儿,很快就将这个问题丢开了,如今弘历倒是出生了,但如今也只是像普通孩童一般,许是有几分聪明,可只要自己还在,就不会让别人顶替了自己去,所以不管年氏进不进府,都不会有太大改变。

不过还有一事令弘晖比较惊讶,这年羹尧之所以能够跟着一起出征,居然不是他阿玛使得力,而是胤禩上奏的,弘晖得知后心里有些复杂,他不知道这八皇叔心里是如何盘算的,如今胤禩已绝无上位可能,而他与四爷之间的矛盾颇深,两人相斗多年一时半会儿只怕根本不会和解。

弘晖也想象不出对方会找他阿玛和解,那他为何还要举荐年羹尧出征呢,以年羹尧的能力,这不是平白松了他军功,同时也助力了他阿玛吗?

弘晖想不通,就只能将这事放下,他得知康熙已经向沙俄那边递交文书后,心思就转到后者了。

第85章 二章合一

当初清廷与沙俄签订休战文书的时候, 明确要求过沙俄不许染指大清的疆域,而此次准噶尔生乱之事中,明显有沙俄的影子, 若非是沙俄在其中搅合挑拨, 这准噶尔哪里有这般胆子, 如今居然还祸乱西藏。

而康熙这番派了使臣带着文书去找上沙俄,不过是正式宣战罢了,若是在以前,康熙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准噶尔就与沙俄开战, 一旦开战不仅会耽误农事, 还要大量军需,而沙俄不过是一群蛮子, 离中原之地甚远,根本划不来, 但是在得知西伯利那里的珍贵后, 康熙如今却动了心思。

沙俄野心不小,这些年不断向欧洲那边扩张征战, 他们的重心虽然不在东部这边,却并没有打算就此与大清相安无事, 而是时不时就派人过来骚扰一番, 这种事情已不是头一回,原本以为也会像往常一样, 说不定还能捞上不少好处, 哪里想到一向选择息事宁人的大清这次竟然如此强硬, 还派了使臣带着宣战文书而来。

而弘晖关注这件事,不过是想派出一堆人跟着这些使臣一起北上,既然已经打算将西伯利亚收回来, 以大清如今的实力是完全有可为的,而弘晖自然要提前开始布阵起来,他让自己的人手跟着使臣一起北上,一方面算是在康熙面前过了明面,另一方面安全性更高,为了在途中保护使臣,康熙还派出了一支小队,都是精锐军士。

其实康熙在从弘晖这儿得了西伯利亚的消息后,也就派了探子北上,不同于弘晖只是让人手停在黑龙江流域,康熙就没有任何顾虑,直接让人探到沙俄境内,也正是如此才得知了许多令他心惊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