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77节(1 / 2)

加入书签

彼得不仅是人生经历坎坷丰富,他的心思同样也不简单,之前当皇子的时候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反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不仅去了欧洲那边游学, 甚至为了西方强国先进的造船技术还亲自跑去当了船工,可见这人还是个有毅力、肯吃苦的。

后来又在国内多次改革, 彼得见识过欧洲发达之处后,对沙俄如今的面貌就不大看得上, 他弄出的动静可一点都不小, 若不然也不会让康熙在看了探子的消息后而心惊沉默。关键是彼得可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守着沙俄过日子,他还野心勃勃贪婪打量着周围的土地。

像是先前沙俄士兵在大清北境一带滋扰生事都不过是常规操作, 不仅黑龙江一带的百姓时常会遭到骚扰,沙俄甚至还派人勾结撺掇大清外藩属民, 所以准噶尔那几个部落才时常不安分想要挑起搞事。

但是如今大清难得态度强硬起来, 不仅派兵北上平了准噶尔之乱,还对沙俄乘胜追击, 最后还将原先让出去的西伯利亚那一大块土地都给要了回去, 这几年折腾下来, 虽然没让沙俄彻底老实起来,但是如今彼得是真的不敢再对大清起小心思。

偏生胤祯就像是个混世魔王一样不讲道理,自己在京城里待得不顺心, 就跑到了西伯利亚守着,寒冷的西伯利亚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于是闲来无事就跑去沙俄境内找人谈谈心,折腾几次后,彼得感到十分心累,就起了祸水东引的想法。

其实这想法也也不算是一时兴起,毕竟他先前可不仅是对大清北部之地惦记在心,对土耳其、黑海那一带同样有想法,前些年在强兵之后还带兵在亚速交战,抢占了不少土地。不过是后来与土耳其交锋中处于下风,这才将亚速归还了去。

但是如今既然胤祯赖在北部不走,又让彼得心里起了想法,其实比起大清来,他更想要的是欧洲那边的土地,可惜欧洲那些国家可不好惹,不仅各个像土匪那样强悍,还十分抱团排外,对距离远些的沙俄一向看不上,这让彼得心里又委屈又气恼,先前他还拿西欧那边的国家没法子,可若是与胤祯联合起来那就形势不一样了。

弘晖捧着胤祯的书信看得津津有味,他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十四叔文采还不错,通过几张信纸就像很多场面活灵活现地展现给他了,胤祯根本没有与彼得一起派兵去西欧那边,没有康熙的旨意他怎么可能会听从一个外国皇帝的指挥。

但是胤祯不介意派几个亲信跟着彼得往欧洲那边走一遭,大清的商船每次都是从海上去的西洋,他还挺好奇沙俄这边的路径,便让自己的人跟着去瞧瞧热闹,但是西欧那边的王室可就不这么认为。

如今东方面孔在西洋那边虽然少见,但有不少人却是可以时常见识到的,尤其是那些王室公爵们,先前大清的商船出海西洋,他们还购置了不少漂亮贵重的东方舶来品,甚至还举办沙龙聚会邀请了大清国的贵客,正是那些出使西洋的讲学团。

西欧的那些王室贵族可不知道那讲学团里的成员不过是凑人数的,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可了不起,不仅精通乐器书画,读过不少的书,最重要是这些人能与他们讲神秘的东方故事。自从几百年的马可波罗从东方回来后,将他的传奇经历传颂开来后,西欧人对东方的中国心里都充满好奇,所以都很乐意与讲学团亲近。

而根据他们在讲学团那里掌控到的消息,胤祯可是大清非常有前途的王子,不仅母亲身份高贵,就连那大清皇帝都很看重这个儿子。故而胤祯派了亲信跟着彼得去了西欧,在西欧王室眼里,差不多就等同于大清帝国是对他们不太满意,想要站在沙俄那边了。

着急上火的西欧王室顿时一筹莫展,这人就有人提议要拉拢大清的十四王子,在他们看来,肯定是沙俄许给了这十四王子重利,若不然人家先前还与沙俄兵戎相接,怎么转眼就合谋到一起了呢?

胤祯是压根没想到最后自己居然还能得到一个爵位,虽然只是一个伯爵,但是却是有封地的那种,西欧几个王室商讨一番,最后划出了一块公众区域当作封地准备给胤祯。

他派出去跟着彼得皇帝的亲信还没回来,西洋那边王室派来的人就已经带着文书过来了,对方还贴心地带了一个精通满汉语言的翻译,可见是诚意十足。

而胤祯其实对对方口中的伯爵、封地什么的都不太感兴趣,毕竟这又不是他皇阿玛给的封赏,而且封地还远在西洋,他自己都不一定有机会去,但是对方这么主动地上门送东西行为还是讨好到了胤祯,让他不介意对上门的西洋使者和颜悦色起来。

而等将那几个使者送走后,他就憋不住拿起笔写了好几封信送到京城,虽然他并没有多在乎西洋人给他的那块封赏,但是对着自己兄弟侄子吹嘘起来,还是让他很有成就感。

胤祯不仅是给弘晖寄了信,还给胤禟也寄了一份信,而后者才是他真正地吹嘘对象。

毕竟康熙的儿子当中,只有他与胤禟境遇是最相似的,明明生母是四妃之一,但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同母兄长,所以就只能看着兄长封了亲王,自己却只能憋屈地当个贝子、贝勒,如今胤祯写信回京城,未尝没有借机向康熙抱怨的意思。

胤祯是一时兴起起了写信发牢骚的心思,心里根本没将这当回事,但弘晖与胤禟却不一样,他们二人算是如今大清对西洋了解最多的人了,自然清楚这次西洋拿来给胤祯的东西分量可不轻。

别看只是一个伯爵,但是却是带有封地的,那就不是虚封了,将来胤祯的孩子都能继承他在海外的那块土地和土地上的子民。

而且西欧那边的君臣观念远不如大清这般森严,伯爵在自己的领地内是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领地上的一切几乎都是由自己说的算,弘晖仔细想想,都觉得这西洋的伯爵可要比大清的王爷还要舒畅,只要经营得好,那小日子过得就可滋润了,不由对他这个十四叔都羡慕起来。

而胤禟心里就更羡慕了,他如今管着大清远洋贸易事宜,早就将西洋话学得差不多,都能和那些洋人传教士用西洋话利索聊天了,心里更是起了想要出海去一趟西洋的想法,不过这想法他如今还不敢跟康熙说,只能打算等到他皇阿玛,咳,百年之后再做打算。

胤禟心里感叹着胤祯的好运道,那西洋诸国的军事并非是真的不堪一击,不过是之前弘晖折腾出的□□杀伤力太大,上次他们商船上安置了一支□□队,直接将海上几个猖獗闻名的海盗打得七零八落,一时扬了他们大清的威名,这才让西洋诸国起了避让的心思,若不然西洋那帮人怎么可能舍得将土地封赏给异邦人。

弘晖如今住在毓庆宫,等闲出不了宫,寻常人也不会去宫里来寻他,但胤禟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一有事情就直奔毓庆宫而来,如今收到了胤祯的书信后,更是没忍住找上弘晖叨叨起来。

胤禟一脸愤愤不平,真是越想越气啊,“你说说怎么就同人不同命呢……”他和西洋打了多少次交道啊,怎么就没看到有人这么上道呢,偏偏老十四不过是头一回派亲信去西洋就有这样的好事,关键是那家伙居然还不在意,一点都不上心,这更是让胤禟又酸又妒的,只能跑到弘晖这里抱怨。

弘晖却只是轻笑,提醒道,“十四叔虽然平白得了这么大一块封地,恐怕却没有人手可以调到西洋去……”胤祯又不像弘晖和胤禟,还特意培养过翻译人才,手底下的亲信估计都不会说西洋话,又怎么派去打理西洋那块封地呢。

胤禟眼睛一亮,经过弘晖这么一点拨,他顿时觉得自己有机会了,就算十四现在就安排亲信去学西洋话,那也要好几年才能上手,眼下肯定是找不到人的,那还不如让他先接手一段时间,胤禟手上有不少适合派往海外的人手,随时都能抽调出一批人来,胤禟来了兴致,立刻摩拳擦掌起来,打算就在弘晖这儿现场给胤祯写一封信来。

而弘晖很配合,立马就让人将笔墨拿来,不仅为胤禟收拾出一片场地来,甚至还在他提笔的时候提上一两句建议,弘晖同样很看好那块封地,胤禟是个会经营的,胤祯那块领地交到胤禟手里,到时候要不了几年就能让那里大变样,完全可以将那领地发展成他们海外的大本营,将来大清出海贸易公司的人员都可以将领地当作停靠站,进去补给。

胤禟听了弘晖的建议,眼神越发灼亮,只觉弘晖的话简直就是说到他心坎上,原本他就对这块地有很多想法,在听了弘晖的规划后,更是心痒难赖,恨不得此刻就奔到胤祯面前,让他立刻点头同意自己的提议,为此胤禟不惜在书信中许下不少利润来,答应到时候按年给对方分成。

能让胤禟主动开口给利的人和事可不懂,弘晖看着胤禟挥笔,心里再次赞了一句自己这个十四叔果真是个有财运的,面上却没露出分毫,而是想着待会儿可以去永和宫将这个消息分享给她,德妃那里估计也收到了胤祯的书信,但是胤禟许利之事却还不知道。

弘晖在宫里的日子也过得充实,隔三差五地就去永和宫点卯请安,时不时还被康熙喊过去伴驾,等到瓜尔佳氏进宫后,弘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除了每日读书练习书法外,他还能去看看自己的女儿。

瓜尔佳氏进宫时,可不像弘晖当时那样只带了一个小太监,她差不多是将弘晖院子里的人手和物品都一起带来的,而这也是康熙许可的,不仅小格格被带进了毓庆宫,就连小格格的奶嬷嬷和一众伺候人员也都一个没落下。

雍王府的世子妃带着所有家当住进毓庆宫,这动静可不小,京中众人看在眼里越发沉默,哪怕他们不想承认,但是如今的情势只怕皇上当真是选中了雍亲王了,若不然也不至于让雍亲王府的世子一家三口都住进毓庆宫,而且这明显就是长住架势,这不摆明了默认储君就是雍亲王了啊。

虽然弘晖清楚四爷不喜宗室那些人,但是还是通过德妃,将康熙之前的隐晦意思透露给了四爷,至于他阿玛会做出何种反应来,弘晖就没再过多关注,他相信四爷肯定能将这些事情都安排妥当。

不过弘晖在宫里的日子也并不是完全毫无烦恼的,他去前殿那边还是会时常遇到一些前朝大臣,有时甚至是遇上他那些不太省心的叔叔,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对弘晖来说都挺难缠的。

如今弘晖的身份正敏感着,虽然前朝后宫差不多心里都清楚了康熙心底的打算,差不多是要将弘晖当作皇太孙对待,偏生还差了些名分。前朝那些大臣们可是有不少都是与弘晖发生过冲突的,如今都想要找弥补缓和的机会,而弘晖对此则是头疼不已,说实话,这个时候找到他这儿来献殷勤的,弘晖更怀疑这是对家派来搞事情的,这些人是生怕康熙心里太舒坦吗?

若是康熙这老爷子当真是诚心诚意想要立皇储,早就下了一道明旨,何必想要如今这样半遮半掩地让他这个当孙子的拖家带口住进来,四爷一大家子却还在王府里待着,所以这个节骨眼上,弘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去戳人心肺,低调等着他阿玛上位就好。

故而弘晖每次见到那些迎面走来的大臣,只能突然转道,但是这一招放到他那些叔伯身上可就不行了。

原先四爷最大的对头就是一墙之隔的胤禩,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自从前些年胤禩遭了康熙的厌弃,虽然后来重新被委以重任,但是因海东青“毙鹰之事”,康熙说出那番话后基本就绝了胤禩上位的可能,弘晖之前还将人折腾到了西伯利亚那边搞基建去了,眼下根本就不得空掺和到与他阿玛的争夺中。对于四爷上位之事,最挠心抓肺的估计是他的三皇伯诚亲王胤祉。

同样也是四妃所出,而且还是居长,按理来说,在胤褆与胤礽相继出事后,胤祉本该是最有希望的那个,而且他自身也算是有些才学,身边拥护着不少读书人,若说他心里对那个位置没点想法那是压根不可能,先前朝中对胤祉的呼声也是相当高的,但如今在康熙做出选择后,那些声音基本上都沉寂下来了。

这让弘晖每次见到这三皇伯的时候,对方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而弘晖顾及着如今的康熙,觉得没必要在这最后关头还与对方争那么一口气,就任凭着胤祉阴阳怪气,看着丝毫不为所动的弘晖,胤祉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头更加不得劲。

第106章 两章合一

等进入康熙六十一年时, 宫里的气氛越发凝重,尤其是近来天气转凉,康熙染了风寒连着数日都没能去前朝, 所有人都真正意识到, 如今的皇上已经老了, 但谁也不敢在皇上面前流露出一丝轻怠。

弘晖觉得自己在毓庆宫里过得就是富贵闲人的日子,每日除了读书写字,就是遛娃赏花,倒也乐在其中。

这两年他都是待在宫里, 寻常时候也见不到自己庄子上的管事, 比不得以前住在王府里来得潇洒自在,但是弘晖觉得这样竟也不错, 虽然他原先计划中的好多事情都耽搁了下来,但是却陪着小格格度过了成长阶段。

小格格在被抱进宫后, 康熙就给她赐了名, 莫雅里,是个满语名字, 弘晖特地去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莫雅里在满语中代表着“龙目”, 他不清楚康熙给小格格取这个名字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但是弘晖自己却很喜欢这个名字。

“……小心些,不用怕, 阿玛在这儿呢……”弘晖半蹲在那里, 一脸鼓励地看着莫雅里, 等着她自己走过来,而莫雅里攥紧了小肉手,却迟迟不敢迈腿, 她身后围着一圈小心翼翼的宫人,此刻满脸着急想要上前去扶住小格格,却被对面的弘晖用眼神给制止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