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帝国步伐,星月生子(1 / 2)

加入书签

郁闷之下,张宇化压力为动力,很快就投入了闭关当中,只有进入至尊境,他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抵御天道感知,从而避免被混元四圣找到。

时间就在这种情况下匆匆流逝。

正如张宇他们猜测的一样,太清圣君回去后,立刻将犬妖国发生的事告诉了其余三圣,在得知他们的计划竟然被一个蝼蚁搅乱后,他们在感觉颜面尽失的同时也对张宇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如果说当年草原一战只是让他们觉得张宇值得注意的话,那现在他们就是真的将张宇视作大敌了。

被羽馨庇护,与妖族交好,身边还有神族主神,再加上本人的机智与胆气,他日成长起来的话,还不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此子必须死!

混元四圣立刻行动起来,四处寻找张宇。

最后,混元四圣发现张宇去了南州妖国,而因为羽馨和妖族一起帮张宇掩护的关系,他们没有发现张宇已经离去,就以为张宇还在南州,便暂时打消了将张宇拿下的想法。

不过,这并不代表混元四圣就什么都不做了,他们放了许多眼线在南州边境,哪怕是一只苍蝇都难以飞出,可见他们拿下张宇的决心有多大。

除了这些举手投足间能毁天灭地的大能外,中州大地上的战火也在疯狂蔓延。

张宇回到唐宇不久,‘联合国’和唐宇全面开战——正确的说是唐宇发动全面战争,超过五百万大军兵分十四路从各地进攻,一路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城拔寨,不管是以防御力著称的明廷帝国,还是进攻为王的元风帝国都不是唐宇的对手。

在这些战场上,一种新的战争兵器出现了,那就是飞艇!

飞在天上,可以一次运送数千精锐到敌军后方的飞艇!

当然,这些飞艇可不是张宇搞出来的,他也没那么多专业知识,这些飞艇乃是唐宇帝国自主研发出来的交通工具。

同时,这些飞艇并非像地球上的飞艇是用大气做飞升动率,乃是以机关术为基础,结合仙术改造出来的。

而除了飞艇之外,各种机关类兵器也出现了,光是为飞艇护航的飞行机关兽就数以千计!整一副空中霸主的姿态,一些修士见后都会忍不住心里发毛。

若非没有威力十足的炸弹,唐宇帝国完全可以组成一支空中轰炸部队,而不是向敌人后方输送兵力了。

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新式作战手段,‘联合国’震惊了,继而恐惧了,要知道唐宇帝国还有修士组成的部队,他们中有不少都能施展强大的障眼法,而这些障眼法完全能让唐宇帝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完成兵力的输送。

面对神出鬼没的唐宇大军,‘联合国’兵败如山倒,不到一个月时间,宋海帝国全部沦陷,中州大地上再无宋海之名,而其余几个帝国也丢失了大片土地和人口。

除此之外,连番的大战让各国的财政全是赤字,民间怨声载道,贵族官僚异心连生,军队士气低落,逃兵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明廷与清宫帝国率先爆发内乱,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发动起义,各个野心家也趁机生事,昔日的大帝国在转眼间分崩解析。

当然,这些****后面几乎都有唐宇帝国的身影,那些发动起义的大多都是受了唐宇密探的怂恿和蛊惑,并且大多都同意在唐宇帝国打过来后直接投降。至于那些贪恋权贵不想投降的,也已经被划入死亡名单,而在这类人身边,也几乎都有唐宇帝国收买的人,以便随时将这些人拿下。

宋海,明廷和清宫帝国的崩溃,意味着所谓的‘联合国’已经失败,剩下的晋雄与元风帝国已经翻不出花样,两国的统治阶层明白他们快完了,便疯狂的发起了最后一搏。

两大帝国,总计两百万大军,借用邪派修士的帮助,以途中损失十多万人为代价,成功突袭了唐宇第十一军团,五十万人对两百万人的平原血拼,双方杀得血流成河,尸体都能堆出一座城池。

不过,即便兵力如此悬殊,又是毫无依仗的平原大战,十一军团的五十万人竟然没有任何崩溃的迹象,哪怕死了一半,哪怕主将被杀,他们依然能与敌人不屈不挠的血拼。

在这种情况下,两大帝国的联合部队士气狂降,尤其是他们发现好不容易斩杀了主将,副将却能立刻接过指挥权,杀掉副将,其余小将也能如此后,他们崩溃了。

面对这种打不死,拖不跨的超级强军,依然处于原始军制的两国军队不可抑制的崩溃了。

当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唐宇帝国的援军赶到后,两国大军终于兵败如山倒,在留下一百多万自己人的尸体和三十多万唐宇十一军团后,他们带着惊骇、恐惧和难以置信的心情退去了。

然他们偷袭了唐宇帝国,就要承受唐宇帝国的怒火,那些逃跑的七十多万士卒很快就遇到了唐宇帝国的伏兵,由东方麟文亲自指挥的歼灭战让两国的生力军彻底完蛋,除了最后留下了二十多万俘虏外,其余的人尽数坑杀!

一战死亡两百多万人,光是留下来的尸体都烧了六天六夜,此战传出去后,天下皆惊,人们在为死伤人数巨大的同时,也为唐宇帝国的坚韧而震惊。

五十万对两百万,一般的军队光是看着就崩溃了,更谬说在平原交战,要知道平原之上没有任何掩护,双方的条件都是一样的,以少胜多的条件都没有,可唐宇帝国却做到了,五十万大军硬是与两百万大军杀了一天一夜,更是留下了数倍于己方伤亡的敌人!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