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71节(2 / 2)
陈延觉得,这书吏还年轻,肯上进人又活泛,若心里还有野望,其实可以再读书,努力考一功名。
百理府学风不浓,若能下一狠手,不说别的,秀才和举人还是好考的,若和木扎能考上举人,将来就不是止步于书吏了。
举人,已可为一方父母官了。
“卑职在想,百姓想要钱,可钱又从何而来呢?”出身平民,和木扎对于百理民众的困境是有些了解的,钱币推广不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大家没有获取钱的渠道。
陈延眼神一亮,“木扎的确抓住了重点,先前这县衙里的人或许没有换银子的地方,但近来应当是有的。”
他发出求知的眼神,陈延便略点了一下木家在本地收土特产之事。
第一,本地有人去农场上工,这是第一道钱币来源。
而做工人的钱,往往会流入家眷手中,家眷要生活,开支,钱币流转开来。
第二,木家撒钱,人人家里都会有些存货,此时一出,户户有盈余,不买点东西,心里能踏实吗。
原来如此,和木扎恍然,然后有些激动地说:“这样一来,所有的事便都串上了!”
“大人实在算无遗漏!”
不过是用一些经商的手段来经营一方天地,陈延并不居功,只道:“望此行后,大家不必再以物换物了。”
有些老人家、或是家里急需钱的,这以物换物,换来换去,实在吃亏。
二人就此聊,又聊到了民生,这是个大话题,和木扎不自觉说起了家中往事,来自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总是难得的,陈延渐渐听入了神,了解了一些之前不曾知道的细枝末节。
许久,和木扎说着说着,略有些挣扎,朝前一看,小声道:“大人,其实于此钱币统一一事,卑职亦有一策。”
“何策?”陈延目光一亮,他始终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集众者之策,方能行最妥帖之事。
这法子其实有些莫名,但,对于某些人少进县城的人来说,也有奇效。
和木扎慢慢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陈延听罢,微微颔首,“不错。”
“于此刻提出,实乃恰到好处。”
此时,山中百姓、山边百姓,还并不知道,今年,自己行惯了的贸易模式,将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化。
第152章 下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初夏时节, 柳绿花红,山上也逐渐暖和了起来。
天一暖和,山间的动物、树梢上的野果、地上的菌子都多了起来, 这是一个生命力蓬勃的季节。
住在山上的虎头喜欢又讨厌这个季节。
喜欢是因为,每到此时, 食物会变多, 家里能贮存更多的粮食, 不用每日啃干肉, 能吃吃菜和酸甜的野果。
讨厌是因为初夏时节, 总是落雨,住在山洞中、竹屋内,总会被泥水困住, 居于脏兮兮、黏腻腻之中。
噢,忘记一提,他最喜欢初夏, 还因为每到初夏时节, 村落里的长辈会允着小辈们下山, 或去见一见山下的亲人,或去看看山下的行脚商, 总之, 很美好啦。
就是今日,天放晴了, 太阳照射在翠绿的山上, 水汽朦胧中, 高大的汉子们排成一条长线, 在树林之中前行着, 虎头也在其间。
他背着一个篓子, 篓子里装着一些肉干、一些兔子的皮毛,这些东西在行脚商那儿还挺值货,能换到不少的盐巴和针线。
还有,他的衣兜里,还缝着一个小小的银镯子,这是他年纪到了,母亲给他的‘聘礼’,望着他能用这个融成两对耳环,一对给他,另一对留给家里的小弟弟。
想得很多,下山就不觉累。
偶尔,虎头会碰到山路上的荆棘,被某种不知名植物的小刺划到手,不过他并不在意这细小的血珠,路到尽头,外间逐渐明亮起来,远望无际,令人豁然开朗。
虎头又羡慕了一瞬,他喜欢平坦的地。
众人下上后,赶忙往亲眷的村落走了去,虎头也随着爹爹望崖儿村去了,要不说无巧不成书呢,虎头惊讶地发现,他们前脚刚到崖儿村,同亲戚叙旧。
隔了些血缘的大伯喝了口茶,刚跟爹说,如今这下面的世道天翻地覆,就有一个表哥闯入内堂,高兴道:“爹!行脚商又来村里了!”
虎头爹登时站了起来。
众所周知,行脚商的载力有限,每年拿来的东西不多不少,但好货总是最先卖完的,所以,得早点去,才能抢到好东西。
“大哥,快快快,叫侄儿拿上皮子,我们赶紧走!”
大伯哥有些年纪了,身体不太硬朗,说话慢半拍,“不是,壮啊,哥家里没皮子了……”
“啊?”虎头爹一愣,这以打猎为生,家里怎么会没有皮子?莫非是去年冬天为了换粮食去县城里贱卖了?
“那大哥,你家中没皮子了,我和虎头先去行脚商那!今年我们要换点好东西!”
说完,他就一溜烟拉着虎头跑了,大伯都愣了,嘴里的‘皮子全都给木家收了换成了钱,以及现在行脚商不收皮子,只收钱’还没来得及脱口。
今年木家仁善,皮子换的钱能在县里买的东西,不必在行脚商那儿少。
他说话慢,便埋怨门口的大儿子,“怎么没把你叔叔拦住?”
儿子也委屈了,“爹,你又没说……”
“去去去,快叫你娘把家里的铜钱拿出来,我们赶紧去买东西,顺便帮你壮叔付下账。”
不愧是在山里讨生活的人,虎头父子的确跑得快,他们两双大脚,迅速跑出了村落,跑到了村前的路上,看见了三两个推着车的行脚商,瞬间迎了上去。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