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白袍少年和青袍少年上手把马车内的东西都搬到屋子里面,没一会就堆积了半个屋子,这一次翁老带来的东西可不少,活字印刷模具带回来了几百个常用的,更多的生僻字没有多余的位置装。
至于隐者所期待的瓷器,没有,翁老自己手头上都还没有一套呢。
“按照师兄你以前的习惯,不是不喜欢打听外界的消息么。”翁老坐下对隐者道。
“我在山中静坐时发现天下大势发生变动,这才升了一探究竟的心思的,只是那个时候咸阳城动作不显,我刚开始也没往那方面去想,可是谁能想到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整个大秦的格局都为之一变。”隐者不由感慨道。
翁老道,“这些都是四世陛下弄出来的,说真的,他的很多东西和政策都动摇了那些贵族们的根基,师兄你是没看到咸阳的那些贵族们,现在要多老实就有多老实。”
“也就是四世陛下,你要换一个来,早就被那些人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隐者道“无非就是阶级层次的碰撞而已,那些世家贵族们的确很强,可是他们却强不过皇权去,帝王手掌大权,又有大义之名,那些贵族的失败是注定的。”
“不过也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得罪那些人的勇气的,四世趁着这个时机斩断他们的根基刚刚好。”
早一点,大秦尚未稳定,动了那些人不免会元气大伤,晚一点,那些人势力扩大,牵扯甚多,动手后难免会尾大不掉。
“是么,可是我倒是觉得不管在什么时候,那些人陛下也是想动就动的。”这无关于格局和局势,而是一个帝王的本性,赵燕歌本身属于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就像朝廷上被斩杀的那些贪官污吏,顶替他们的人一到,那些人就迎来了自己本该的下场。
隐者没去过咸阳,翁老却是和赵燕歌接触过的,对此隐者自然是相信自己师弟判断力的,“这么说来秦四世的身上已经具备了帝王的胸襟和魄力。”
“这样的君王只要不昏庸做出一些糊涂事来,那绝对是一代明主。”这样的存在,哪怕是在战国时期都属于非常耀眼的,门下一定会有很多人投奔效命。
“听说秦四世在咸阳城聚集百家,这事可是真的?”隐者问道。
“是真的,不管是朝堂稷下学宫还是龙卫内,诸子百家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翁老道。
尤其是稷下学宫内,那些不怎么去朝堂,却喜欢深研学问的百家大佬们几乎全都去了稷下学宫挂名,偶尔兴致来了就会给学子们授课,可把稷下学宫的学子们给激动的嗷嗷叫,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稷下学宫内真的言论自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