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叫一个戏班子,总得几两银子,或许更多。平日里省吃俭用的,也不能就因为陈冬梅喜欢看戏,就叫戏班子来。

陆源说等明年杨如春和陈冬梅都生了孩子,陆璜和陆璟考中了秀才叫戏班子,刘玉秀觉得还成。

今年没什么事,就叫戏班子,那不真是浪费。

“可不是,所以才说四奶奶厉害。哈哈,说要看戏就得看戏。”郑妈又切起了菜,“哎哟,这戏班子一来,怕这些菜不够呢。”

刘玉秀想得气,又不能骂,把鱼鳞刮得猛,一不小心刮到手,血立刻冒了出来。

“哎哟,大奶奶。你的手。”郑妈嘴里叫,手就要过来碰。

徐惠然先去握住了刘玉秀的手,拉到了厨房外:“郑妈,你先切菜吧。大奶奶的手,我来弄。”又去舀了瓢水,在刘玉秀的手上淋了下去。

杨如春也跑了过来,兴奋着:“你们想不到吧,那天陈冬梅一闹,四弟床头跪了,二叔和二婶就同意叫戏班子来了。”

刘玉秀按了按拉破的地方,见不出血:“成了,五弟妹。”走了回去,继续刮鱼鳞。

徐惠然想着,难道因为她有了织机,今天又跟王掌柜谈好,今世就不同了?

那陈冬梅不会出事了?

杨如春说了一通,发现就蚕姐在听,忍不住拍了下徐惠然:“五弟妹,你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只是想今晚的饭菜怎么办?”徐惠然走了进去,洗起了菜。

“这有什么,来,有什么要我做的。”杨如春把袖子一挽,想着晚上的戏,也有了干劲,“可怕三郞不在家,他也是个爱听戏的。”

刘玉秀更郁闷了,陆琥也不在家。忙了一年到头,真要叫戏班子,不会等陆琥回来了叫。

虽说临时加了这么多人,晚饭还比平常早吃。一个个都匆忙吃好了饭,就把椅子、凳子在陆源住的那一落的院子里摆好了。

平常不大用的前面的厅堂就成了戏台。

在乡下,请回戏班子,那是个盛大的事。陆家请来的戏班,不光给陆家演,也给村子里的人看。陆家还把已经出嫁的二房陆乞秀婆家一家人都请来了。

村子里的一个个拿个小板凳之类的来了。陆家人坐在最前面的,村里的人,陆家的帮工就坐在了后面。

陆源和老陆蔡氏和陆乞秀公公……里长张泰和夫妇坐在中间,左右、后面挨着坐着陆家人和陆乞秀和姑爷张锦程。陈冬梅和陆璜也坐在了第一排。

杨如春也想坐到第一排,却没了位置,少不得鼻子里对陈冬梅冷哼了几声。

戏班子的吹笛子的把戏单拿了过来,让点戏。

陆源先让里长张泰和点了,也点了,便让晚辈们随便点了。

小陆蔡氏赶紧说:“不要听那些闹的,就听些安静的比较好。”

陈冬梅最爱听的还就是那些热闹戏:“娘,那些有什么好听的。”推了把陆璜,“替我点些热闹的,我就喜欢看锣鼓一响,他们在台上不停折跟头。”

陆璜应了声,拿过戏单子看。

小陆蔡氏向陆璜使着眼色。

陆璜在里面挑着,想挑出能让小陆蔡氏、陈冬梅和他自己都满意的戏。

陆璟手伸了过来:“四哥,我来看看有什么戏。难得叫回戏班子,也得让里长亲家、爷爷、奶奶喜欢听才成。”

陆源满意地点了点头。

陆璟翻着戏单子:“娘子,你喜欢听什么戏?”

坐边上的徐惠然,依陆璟的习惯,定会是喜欢看《斩白蛇》之类的,便说了。

陆璟看了眼徐惠然:“还是《西厢记》吧。”

第43章 坏主意

徐惠然并不是太爱听戏,只坐了一会儿就回去织布。

陆璟也回去看书了。那出《西厢记》也就不曾点。

陆源看着戏台上的戏,听着村里人的奉承,很是满足,已经开始想来年会如何了。

徐惠然新织出的布,让杜阿福去卖木器时一块带给王掌柜,收了钱拿回来。

陆璟则穿着徐惠然做好的道袍去赴同好的诗会、郊游会。

翩翩的佳公子,哪个不喜欢,一个个就打听起陆璟的道袍是哪里来的。

陆璟只说了:“内子做的。”便不肯再多说一言。陆璟越不说,那些人越打听,打听了一段时间,终于发现陆璟那件道袍的布料,“王记布铺”有卖。

只是这个布料不多,需得预订才成。这就更让人趋之如骛。

等到天气冷了的时候,吴泽县的读书人都在谈论,也在好奇“王记布铺”的布料哪来的。

徐惠然又让杜阿福告诉王掌柜,不要说出是她织的。

“你为什么不许王掌柜说出是你织的?”陆璟翻开了书。

徐惠然织着布:“越不说,越好奇,才会越打听,也才会越想买。”

“这倒是,不过还差个故事。”

等到快要到冬至时,一个跟这块布料有关的故事就传开了。一位妇人为了供养丈夫辛苦日夜织布。

这是陆璟编得开头。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