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2 / 2)

加入书签

听说凤姐早先就认得石大娘,王夫人这才后知后觉地省起,此前凤姐的提点,怕也是胳膊肘有点儿往外弯的意思。可是现在王子腾都回杭州去了,亲戚也已经认下了,如今就算是察觉这个,还能怎么样?

凤姐儿凑趣儿,连忙说:“对了,我们爷最近张罗的,织金所又有些新的花色出来。我瞅着眼下快要裁夏衣了,等明儿个,我做东,请老太太、石家太太、姨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并各位奶奶和姑娘们,一起到织金所去挑料子,挑中什么就带回来,好是不好?”

这话说得在座的人都笑了,石大娘连声赞:“奶奶真是好刚口1!”

贾母则作势要去捏凤姐儿的腮帮子,笑说:“可千万别夸她,回头又得意得不行。”

凤姐儿赶紧说:“这是老太太在敲边鼓,盯着我别反悔呢!就这么说定了,石家太太,明儿我便派车去府上来接。”

当下两边计议定了,第二日两家上下的女眷,一起到织金所去挑裁夏衣的料子。贾母原本还担心织金所在府外头,那么些待字闺中的女孩子出门是不是不好。结果连薛姨妈都劝,说:“老太太您就放心吧!织金所那是有口皆碑的,京里大户人家的女眷都去,从来没人敢说三道四。”

凤姐儿也点头:“既然明儿个老太太和各位太太给我脸赏光,回头织金所就再不进一个外人的,就只咱们娘儿们一起好生逛一逛!”

凤姐儿说到做到,第二天织金所闭门谢客,只招待贾府、薛家和石家这三家的女眷。

原本织金所就有专供女眷挑选衣料的两层小楼,如今凤姐吩咐了谢客,店里更是所有照顾主顾的媳妇子全迎上来,全力侍奉贾母等人。

如今女眷的夏衣衣料都放置在二楼,贾母一到二楼上,先赞了一句:“这楼上真是亮堂啊!”

王夫人陪着老太太,也跟着笑夸:“这才好,回头挑衣裳料子的时候瞧见的颜色也正。”

凤姐儿一直陪在贾母身边,听见老太太这么说,当即献宝似的说:“老太太看看,我们爷给新捣腾安上的,是玻璃窗,却不是西洋的,就是本地产的玻璃。”

贾府也有几处房舍安着玻璃窗,但却是西洋玻璃。贾母一时好奇,从鸳鸯手中取了老花镜子,凑上来看,只见那玻璃窗剔透明亮,玻璃体里丝毫不见杂质与气泡,从玻璃窗中看出去,外面街道上行人往来,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真是……本地产的玻璃?”贾母问。

凤姐儿点头:“正是呢,只是听说玻璃料本地不产,要从山东买进来。”

贾母点点头:“是了,早先听说宫里的造办处设有玻璃厂,没想到如今民间也有玻璃出产了。”

凤姐儿连忙问:“老太太觉得这玻璃好不好?若是喜欢,我就让我们那口子孝敬老太太一屋子的玻璃窗。”

王夫人上来,随意问了一句:“早年间西洋玻璃金贵,我瞅这比西洋玻璃还好些,更透亮些,一屋子的玻璃窗,那得多少银子?”

贾母勾勾嘴角,笑着看小儿媳妇:“你可别想着替凤哥儿省钱,有织金所在这儿,凤哥儿就是个财主,孝敬我一屋子玻璃窗,对她来说就拔根毫毛。”

凤姐登时不依,上来抱着贾母的胳膊:“老太太,您这又是变着法儿说我是猴儿……”

众人都笑了。这一向在织金所里侍候的媳妇子赶紧上来凑趣儿:“奶奶摆明了就是老太太跟前的开心果儿。”

此刻贾母虽然脸上欢喜,心里却泛起郁闷:媳妇与孙媳妇当中,只凤姐儿有些才能,管起家来也最是妥当,可是人家现在有织金所这门生意在,财源广进的,根本看不上管家能得的那几个钱,所以一直避着不肯沾家里的事儿。

老太太知道府里上下弊病甚多,凤姐儿不愿沾手也有不沾的道理。她垂下眼帘,任由凤姐儿将她扶到一旁坐下。织金所的媳妇子连忙看茶,又捧了夏季衣料的织品名录上来,请老太太过目。

贾母见了,连忙先让薛姨妈和石大娘:“阿凤怎么就知道张罗我这老婆子?当先顾着亲戚?”

凤姐儿用帕子掩着口直笑,半晌才向贾母解释:“老太太不知道,薛家姨太太和薛大姑娘是这里的常客,向来不跟我客气的,至于人家石太太么……”

“这里的布料怎么配,这么搭,成衣做什么样的款式,戴什么样的首饰,全是石太太想出来的。人家可才真是我们织金所的大行家,我看了石太太想出来的衣裳花样子,才晓得我前头十几年就活得就像个男人,半点不懂女儿家穿衣打扮的门道。”

贾母王夫人她们听了都震住了:京里人都知道织金所日进斗金,除了这里的货品确实是南边来的好料子之外,还有一件,这店里的媳妇子确实懂如何穿搭剪裁才好看,能给前来挑选衣料的主顾一些量身定制的绝妙建议。所以织金所的生意才能这样火爆。

没想到,织金所这些绝妙的主意,竟全是这位外表看来平平的妇人想出来的。

石大娘听了脸红,连忙摇手,说:“奶奶着实是谬赞了。”

没到这种时候,旁人都少不了问她是怎生想出这种绝妙主意的,石大娘便每每很尴尬——她总不能说,是从梦里得来的灵感吧。

好在这回贾母没问,只回头拍了拍凤姐,说:“皮猴儿,你可不就是打小当个小子养的?人前这么好强!”

贾母避开了石大娘的话题,只管吩咐凤姐儿:“还不先招呼你妹妹们先去挑些亮眼的料子。宝丫头平日爱穿素的,你偏给她挑两匹鲜亮的去;还有你二妹妹,今年要选秀的,你瞅瞅给她裁两身新衣,都要顶顶好的,回头再打两件首饰,都算在我头上。”

凤姐听见贾母记挂着迎春选秀的事儿,双眼一亮,一叠声儿地应下了,就去招呼她们姊妹们。

这时一个媳妇子走上来,冲贾母等人福了一福,手中捧着一只匣子,打开了将里面的东西给老太太太太们欣赏。

贾母等人探头一看,只见匣子里是几十枚又圆又亮的透明玻璃珠子,各种色彩都有,有些里面还夹杂了细密而闪亮的晶片,端的是一匣子晶莹璀璨。

贾母早年间在南边见过不少这舶来的玻璃珠,在心里暗暗算计这一整匣珠子的价钱。岂料那媳妇子一开口就说:“这些是赠给各位太太把玩的,每位都有一匣,不要钱!”

众人便都直了眼,纷纷看向立在远处招呼姐妹们的凤姐儿,心里送上个大大的“壕”字。

作者有话要说:1好刚口,即好口才的意思,见原著第五十四回 。

第136章

贾母她们看着织金所送上来一匣子一匣子的玻璃珠, 少不了咋舌,心想这织金所出手也实在是太阔绰了。

岂知织金所奉上的玻璃珠, 成本实在不值几个钱, 全都是玻璃厂不用的边角料, 或者是有杂色、达不到做平板玻璃标准的材料, 石咏他们才会安排染色和装饰,做成完全一样大小的玻璃珠,穿上细孔, 供主顾们自行挑选, 穿成珠串手串之类,随意把玩, 或是当做正儿八经的装饰, 都成。

这种玻璃珠很是新奇,贾母她们都没见过, 既剔透晶莹, 却又比寻常水晶饰品更华彩多姿, 女眷们见了都爱不释手,都已盘算起来:这几枚,穿在一处, 打个络子, 挂在璎珞上;那几枚,正好做个手串儿配衣服……

晚间石大娘与二婶王氏回到椿树胡同,石咏问起她们今日的观感,王氏嗫嚅着说不出, 石大娘倒有自己的主意,对石咏说:“咏哥儿,你近来捣腾出来的那些玻璃珠,我瞅着府里的太太奶奶们都挺喜欢,可就是那质料到底比不上宝石美玉,戴着也不如水晶珠,沁凉沁凉的。这些珠子,好看归好看,只怕卖不上价!”

石大娘的意思,这些珠子在大家女眷们眼里,只能当做一时的玩意,当不得正经珠宝来卖。

石咏听了便笑:“娘,这些本就便宜,原本就没指望在京里卖上大价钱。”

石大娘闻言一惊:“不是听说你还从别处借了好些个工匠过来,专门研制这些珠子吗?”

石大娘说得是实情,早先石咏向十六阿哥打了招呼,偷偷从造办处琉璃厂借了几个工匠来指点技术。这些工匠都来自山东颜神镇,那里在前朝就已是出产各色花式玻璃的重镇。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