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1 / 2)

加入书签

说着,魏珠丢下了一个“好好干”的眼神,转过身,将一直持在背后的尘帚抱在手中,转身便走,走进二宫门的时候,那边跟着两个魏珠徒孙辈模样的小太监赶紧跟了上去,跟着“魏爷爷”一起回畅春园园中去。

待石咏将这件奇事转告他私藏的那几件文物们,武皇的宝镜很明显是最关心的,毕竟它就曾经被充当“风月宝鉴”使过一阵,所以一旦听说这桩东西被牵扯进了皇家秘闻,宝镜立刻上了心。

“你是说,那个小太监临死的时候,说转托你说六个字,但他只来得把话说了一半,只说了‘风月宝鉴’四个字,后来他想说什么你再没听清,但是把话带到之后,对方确实心里有数,大致明白的?”

宝镜这么问,石咏便点点头。他有一种感觉,虽然小徐的话他没有办法完整地传到,可是魏珠还是明白了小徐的意思,有可能是因为小徐前后语境的关系,也可能是他们师徒一早就有过约定。总之魏珠可能是已经明白了,但他还完全蒙在鼓里。

红娘在一旁插嘴,说:“但光是个宝镜的名字等于什么都没说呀!那个中毒的小太监可能是想说,‘风月宝鉴不好’,也可能是想说‘风月宝鉴很好’,有可能是想说,‘风月宝鉴,别沾!’,也可能是‘风月宝鉴,抓牢!’这太多可能性了啊……”

武皇的宝镜在一旁表示同意,“是太多可能了,我们在这里猜这个,其实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岂知这时候一捧雪在一旁突然高声道:“我知道了!”

石咏这时候福至心灵,也跟着说:“我也明白了。”

“可能魏珠与小徐这师徒两个早就约定好了,最后两个字是什么。他托我传话的时候只说了前面四个字,就故意不说了。因此我这个带话的人,即便传了话,依旧被蒙在鼓里,不知小徐到底想说的是什么。而魏珠,他即便从未听说过‘风月宝鉴’这四个字,但听说我转述,说小徐想留‘六个字’,也立刻能猜到小徐到底向他表达了什么。”

“咏哥儿说的,就是我想说的。”一捧雪在一旁表示,石咏抢答有效。

武皇的宝镜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当即说:“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以一条性命为代价,送出去的重要消息,总是与‘风月宝鉴’相关。咏哥儿,不管怎么样,你近来还是要小心些。毕竟那一僧一道已经回到京城,谁知道他们会用现在手头那面‘风月宝鉴’来做什么。”

石咏赶紧称是。

一转眼进了三月,万寿节将近。但今年万寿节因为正月时已经办过了千叟宴,规模反而较以前几年有所缩减。待到节前几日,康熙皇帝下旨,只安排各宗亲与在京文武官员在畅春园觐见贺寿。畅春园举办寿宴的规模亦较小,只有在京四品以上官员有资格赴宴,除此之外,就全是宗室。

如此一来,石咏与麾下工匠的压力渐消。但是随着天气渐暖,反倒是宫中对莳花匠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海淀一带,皇园王园甚多,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少不了要人修葺园林,培育名品花草。

石咏早就将他在百花深处大杂院认得的两处莳花人家请来了城外,又请这两家各自荐了几家相熟的,一起过来海淀打理王园,总算是没有怠慢什么差事,也让这几家得了丰厚的报酬。

同时他还从莳花的蒋大娘那里听了一出八卦:十四阿哥的外室吴氏娘子,被十四阿哥千里迢迢,接去了西宁。据说这位吴氏娘子在西宁过得甚好,十四阿哥派了属下千里而来,在蒋大娘处采购吴氏喜欢的盆花,又千里送到西宁去。石咏想,如此看来,十四阿哥当真是个多情的,难怪他在京里听了不少十四阿哥在西北的传闻,什么引河水结冰以逗美人一笑之类,恐怕也并不“尽是”传闻。

石咏时常听十六阿哥提起,知道十四阿哥曾经多次上书要求回京,康熙均没有搭理,这次他六十九岁的万寿节,康熙依旧没有同意十四阿哥的请求。如此看来,十四阿哥既然无法回京,自然只能将他在西宁的小日子过好些。

这日十六阿哥过来寻石咏:“茂行,爷答允了四哥府上那两个小的,明儿去圆明园看他们骑车,你也一起来。回头万一要是爷也想试试,你就也一起教教爷!”

说这话时,十六阿哥一直笑嘻嘻的,显然对石咏折腾出的这种“车”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但他毕竟觉得这是个“玩意儿”,大约与幼童所玩的“竹马”之类相差仿佛,所以他自己想试试,却又开不了口。正好雍亲王府上四阿哥五阿哥提出来要学给他看,十六阿哥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其实是想顺带满足一下自己的私心。

石咏早就看透了这位爷的小心思,当下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十六阿哥所说的“骑车”,就是骑自行车。当初石咏选择做这自行车的时候只想着,既然橡胶轮胎已经成熟可用,只需再增加一个菱形框架结构,应该很容易就能把自行车做出来。岂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已经拥有了得天独厚条件的石咏,最后难倒在链条上。

后世的链条都是滚子链,用高强度的碳素钢制成,耐磨经用。可是这个时空里铸铁技术远未成熟到可以做出滚子链的程度。这一下子就给了石咏不小的打击——满以为有橡胶轮胎,可以减小车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并减轻车身的震动,他甚至连刹车也做了出来,但没想到传动装置竟这么困难。滚子链的工艺精度要求非常高,且石咏不是专业人士,他完全不知道这东西该怎么做出来。

这个打击不小,甚至石咏一度有点儿觉得他好像点错了科技树,自行车这样东西,或许不该在这个时候这个时间点出现在这世上的。

然而平静一阵之后,石咏再次完成了自我调节——科技树这东西,有时很难说到底该是什么个顺序。就拿玻璃来说吧,其实玻璃这种材料,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历经各朝各代,都只作为制作精美工艺品的材料出现,却始终不是主流。但是一直到了近现代,这种材料才终于获得无限生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因此,石咏想,这科技树,点了便点了,大不了就亮亮堂堂地挂在这儿,总会有后人来继续完善,接着点下一盏。

想到这里,石咏的心态就放平了,能制出自行车便好,便制不出,或是制出了以后有些缺陷,也能留待后代的有识之士进一步加以完善,等着其他领域的科技手段慢慢跟上来。

岂知他心态一旦放平,问题反倒迎刃而解。石咏向其余工匠讨教了一些当代的传动装置所用的材料,终于得到了灵感——可以用皮带来代替滚子链,作为传动装置。经过特殊糅制方法,做成的皮带,坚韧而有弹性,在后世也有用于传动装置使用的。石咏便顺着这个思路,改变了传统自行车链条的设计,用皮带套齿轮完成自行车的动力装置。

这种设备的强度自然与后世的滚子链没法儿相提并论,但是在眼下却很实用——皮革容易得而且价格很便宜,在真正的钢铁产业链形成之前,这怕是滚子链最好的替代品。虽然皮带可能比较容易坏,但是一辆车可以一次性配备很多备用皮带,一旦坏了,换上就是。

于是乎,石咏的“初代”自行车,竟就这么生产出来。石咏自己试过,只要不是猛蹬猛踩,或是负重上坡,随意骑一骑,真的没问题。甚至他自己也尝试过,不用传送设备,甚至不骑上车,只侧立着,在平地上蹬一蹬,那速度也是嗖嗖的。迅逾奔马是不可能,但是比起市面上常用的马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十六阿哥见了石咏又折腾出了一件新物事,心痒难搔,但是自矜身份,石咏推荐了多次,他到底还是没曾试过。倒是随父亲前来圆明园小住的四阿哥弘历与五阿哥弘昼偶尔见了石咏尝试这件东西,都觉新奇得不行,一下子都上来缠着石咏,师父长师父短的。这两个小子,石咏各自教了两年,从没叫师父叫的这么亲热过。

于是,在两个小阿哥的强烈要求下,与十六阿哥的旁敲侧击之下,石咏总共给雍亲王府送了四辆大小不同的“自行车”,并且请了一位王府里专门负责弓马教习与小阿哥安全保卫工作的弓马师傅,专门教了这自行车怎么给车胎打气、换车胎、换链条,调整座椅高度,以及怎么骑这车。

待将怎么骑这车教会了弓马师傅之后,石咏又与十六阿哥一道,专程禀明了雍亲王,又亲自演示了这东西的“骑法儿”,总算让这位冷面王点了头,同意让这两个小阿哥在教习的指点之下尝试这种新鲜的“自行车”。

弘历与弘昼两个,大约因为年纪小的缘故,这种车驾一学就会。短短几天之后,就已经骑得很溜了,在圆明园里来去如飞。据雍亲王府内宅的人说,从圆明园最深处出来,到最外头的明堂,原本两个小阿哥要走上一刻钟的路,如今只小半柱香的功夫就到了。唯一的缺点是这两个小的时常骑得太快,路上遇上雍亲王府其他人,难免避让不及,但好在后来这两人都学会了刹车,一见到人,“吱”一捏闸,这车就能停下来,最多吓人一跳而已。

这会儿十六阿哥提出明日去圆明园,石咏能猜到他私心是想自己去试试,只不说破。第二日大清早,他便赶到圆明园门外,候着了十六阿哥。两人一起去圆明园后头的花园处寻弘历与弘昼两个阿哥。

他们倒是不知,就在他们进了圆明园不久,雍亲王得到圣驾亲临的消息,毫无准备,但也只得携福晋一道,匆匆出来,给康熙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康熙只说是一时兴起,又因圆明园就在畅春园不远,见春光尚好,便过来幸园子。雍亲王自然不好拂了这位的意,当即将圣驾迎进王园,往后头花园慢慢巡过去。

第318章

康熙帝进园的时候, 石咏正立在牡丹台跟前,旁观四阿哥与五阿哥这两位在牡丹台前的一片空地上骑着自行车。

圆明园初期营建时, 石咏就曾经参与过, 并且见证过雍亲王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园中不少景观。所以石咏非常清楚此刻他所在的牡丹台, 就是后来圆明园四十景中的“镂月开云”。

这座景观位于后湖东岸。有小小的殿宇三间, 殿前是一片空地,空地外围则以文石为坡,种植了牡丹数百株。因此这牡丹台的所在又叫“牡丹园”。

如今天气已经渐暖, 但对于牡丹开花来说, 依旧略嫌早了些。好在早先雍亲王福晋曾经打过招呼,事先请了莳花的工匠过来园中, 检查了牡丹的品种, 补植了一些早开的牡丹。因此这三月里的天气,已经有牡丹初绽娇颜, 陪着远处湖岸边的杏花与李花, 景致确然不错。

石咏顾不上赏景, 他的注意力全在两个小阿哥身上。

四阿哥弘历与五阿哥弘昼,都做过石咏的学生。但这些年一过,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 不再是昔年雪团子一般的人物, 两个少年都是生得容长脸儿,眉眼俊秀,教人一见便觉这爱新觉罗家的基因竟如此强大。

弘历如今已经十一岁,身材已经甚高, 比弟弟高出半个头,因此不屑尝试最矮的那两驾单车,而是和他的弓马师父一样,尝试适合大人身高的那一挂自行车。弓马师父早先得过石咏指点,将座椅调至最低,再交给弘历,便勉强能骑了。

弘昼比哥哥小一岁,还没有怎么开始蹿个子,只能骑小车。但是他骑起来技术甚好,喜欢撑住龙头,整个人立在两只脚踏上,龙头拐来拐去,拐到哪里就骑到哪里。他还有一个毛病,见到跟前有人会心慌,刹车时会慢半拍,一刹车便往车下跳,于是乎他冷不丁一转过身,见到自己那位弓马师父,一捏车闸,便“啪嗒”一声,摔在地面上。

另一头弘历已经径直甩开他那架自行车,赶过来看弘昼,将弘昼此地面上扶起来,先弯下腰去检查弘昼落地时先着地的一只膝盖,一面轻捏,一面柔声问:“疼不疼?”

弘昼本来甚疼,但是看见的兄长这样急急忙忙地奔过来看自己,连车都不要了,直接扔在一旁,心里颇感温暖。这么点儿的孩子,便是原本没有这打算逞强,也当即决定逞强了,当下一挺胸,骄傲地说:“弟弟不疼——”

石咏一直与十六阿哥站在一处,见到弘昼摔了这一跤,他眉头一皱,马上要上前查看,但又见弘历奔过来扶着弟弟站起身。他见弘昼起立,自行弯腰伸手去拍拍膝盖上的灰,便知这孩子应当没事,当下松了一口气,又退回半步。却忽听康熙的声音在身后道:“这是你的两个小阿哥?”

石咏与十六阿哥同时吓了一跳,都是赶紧回身,果然见康熙正由雍亲王陪着,往这边过来,魏珠带着几名侍卫远远跟在他们身后。只听康熙在问身边的雍亲王:“他们刚才所用的,究竟是什么?奔行甚速,朕从未见过。”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