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2 / 2)

加入书签

他更欣赏直来直往,嗯,就是那种直来直往的接受他的命令,反对他的,他可受不了。

但想到钱汝君虽然做事出格了一点,但成为皇女以来,一直为大汉尽心尽力,钱汝君有赚钱的一份,从来不敢忘记皇室,反而是皇室,一直没有给钱汝君什么东西。除了一个荒凉的封国。

只是听说她在这个荒凉的封国,实施一些闻所未闻的政策,甚至连县府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但在其他封国,其实也不少见。至少,钱汝君还允许县长把实情报给朝廷,没有要求他隐瞒……

好吧!朝廷是不太相信县长的“实情”,认为他太过夸大。所以怀疑县令已经对朝廷失去忠心。

毕竟,如果县令说的是真的,那真的太过打脸,朝廷的脸面,霹雳啪啦的被打得太响了。

毕竟,金麦城的情形,在县长的文书里面,报告的太过“好”了,简直可以说是天堂。

朝廷可以不相信,但皇帝是一个聪明人,他找来附近县令的发展报告。别的不看,就看人口,还有附近乡绅出力的报告。

要知道,乡绅是朝廷的根本,没有乡绅政令根本无法实施到地方,所以地方都会对地方有功县令加以陈述或报告。

只是地方的报告有点陈旧,皇帝特别要求附近的郡县,第二、第三年都提交报告。

有了皇帝的要求,朝廷脑子里也不都是长草的官员,他们自然也会看。

看过以后,他们都感到惊悚,认为钱汝君此举为动摇国本。

皇帝看到的,却不一样,他看到钱汝君进行的生活方式,吸引富有的人。甚至创造富有的人。

这是长安和洛阳非常希望办到的。在长陵,还有他未来的陵墓,都将会这么做。

只是,皇帝的做法,只能削弱这些富有者的财富,并没有办法让这么多平民,一起有钱起来。

更难得的,是金麦城新实施的税法,让富起来平民的钱,真正的能回收。

钱汝君收了这一部分钱之后,除了投入金麦城的再建设,把其余的钱完全没有截留,都送到皇帝手上。

这是朝廷百官所不知道的。

也就是说,钱汝君的忠心,是向着皇帝,跟朝廷没有关系。

这种情形,虽然让朝廷不开心,但皇帝其实挺开心的。

钱汝君把钱送来的同时,也送来了帐目。

数字,真的会说话。

不管朝廷百官怎么批评钱汝君的金麦城,甚至说金麦城意图造反的情形太明显,皇帝一直没有失去对钱汝君的信任。

为什么皇帝信任钱汝君,就凭这个帐本。

皇帝甚至能透过帐本,透视到金麦城的发展,百姓生活的面貌。不要问皇帝怎么办到。如果你能当一个认真的皇帝,当个十年,你也能办到。

皇帝甚至觉得钱汝君最大的功劳,就在这个帐本手上,比起马匹的输送,帐本更为直观。

毕竟马匹的输送,皇帝怎么知道呢?也是来自于帐本。

看着数据的流动,尤其是阿拉伯数字的魅力,就是数字表现更为直观。

收钱汝君当养女这么多年,对于钱汝君推行的阿拉伯数字,皇帝早就好奇的学会了。甚至让钱汝君花时间教会他更进一步的运算。

要不是朝廷百官的脑袋太过于僵化,不太能接受这样的东西。即使丞相张苍本人,就是一个数学达人。也没有办法让这些视阿拉伯数字的魔鬼的人接受。

其实,他们不接受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数字不好,而是因为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钱汝君的奴隶。就算后来这些奴隶,后来都成为人五人六的有成就的人。他们就是无法接受。

然而,在商界却很快的传播开来了。因为商界最现实,阿拉伯数字能让他们负责算帐的人,实现速度加倍,所以他们为什么不用呢!

只是想要熟练的使用阿拉伯数字,还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如此一来,能够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中央学堂学生,就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这几年,中央学堂在这种热潮之下,不断的推陈出新,达到了学堂效益最高化。

成为贫门学子的目标。

至于逐渐成为世家大族的家族,他们家里就有自己的学堂。甚至有家传的学问。

可是,有些人发现,中央学堂的课本,竟然采用了他们的学问精华,让他们甚感威胁。

第三八三章 太学

中央学堂的火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威胁。这种受威胁的感觉,表现在朝廷里,就是朝廷受到一股压力,必须成立一个广收学生,培养后进的大学。不再一个博士收五十个学生。

在大学成立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采用了一部分中央学堂的做法。这也算提前让大汉的学校成立了。

贾宝就是在这样子的情况下,混到一个太学生的名额。

太学,跟历史上大汉的太学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历史的走向,或许在太学的兴起时,产生了不可逆的转向。

眼下,大学还在筹备期。这虽然是朝廷方面给出的意见,皇帝还是颇为赞同,甚至太学需要的经费,皇帝出了三分之二。

有出钱的就有话语权,以后太学的毕业生,要知道感恩的对象是谁。

不是朝廷,而是皇室。

皇帝这么支持太学,是有原因的。他很眼红钱汝君的中央学堂。

钱汝君设立女学堂,以及其后的中央学堂的时候,在皇帝的眼中,就是个笑话。他们学习的东西,在皇帝眼中,就是不入流。

经典,占用他们学习的时间太短,甚至被删节的不成鬼样。有时候一些学者在读中央学堂的标准解释的时候,骂的狗头淋血。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