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节(2 / 2)

加入书签

他手上这篇是连续论文中的一部分,写的正是马王堆开挖的方案——也正是苏进带着天工社团一起做出来的那份方案!

文章开头,简介了一下前因后果,认真介绍了苏进以及他的团队。笔法中正理性,就是用对待专业团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这其中,甚至没有过多地去渲染苏进的年龄和天工社团的来历——18岁的未入段修复师,以及一个刚刚成立的新手团队,明明是很有噱头的一件事情。

这篇文章只简单地介绍了天工社团和文安组首席顾问方案竞赛的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然后,就开始用更多的篇幅详解苏进的方案了。

苏进这篇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中的逻辑性。

每一步是怎么推论的,为什么要这么推,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马王堆三号墓是个大工程,涉及到古墓开挖的方方面面,苏进当时也费了很多工夫。尤其是他带的是天工社团,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团队,很多地方只能从零开始。某些地方,换了上个世界,他可能只会一带而过,但现在,他只能手把手地一点点教。

这种细致,同样体现在了他们做的方案里,正好符合了《考古》期刊的需求。

所以,《考古》上的这篇论文,讲的不是马王堆方案本身,而是这个方案所体现出来的,对考古挖掘的全新思路!

这篇论文,是系列论文的第一篇。主要讲的是地质数据收集的问题。

苏进仔细研读了一下,舒了口气,欣慰地笑了。

以他的眼光来看,这篇论文的分析还很粗糙,里面也不乏走了弯路的地方。但是最难得可贵的,还是苏进最看重的那个部分——思路。

它是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这篇论文,并进行相关的衍生探讨的。

一切基于数据,一切基于逻辑,有果必定有因,不看偶然,只看必然。

在这样思路的指引下,这篇论文有走弯路,但所有的弯路、值得探讨的地方,作者都标出来了。所有的数据推算,更是严丝合缝,一点错误也没有。

看着看着,苏进忍不住又翻到最前面,去看作者的名字。

屈晖,他暗暗把这个人的名字记下来了。

苏进很快把这本期刊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它的情况比另外两本好多了。整本杂志,都体现了一种新旧结合的感觉,不断在尝试,不断在探索,并不只拘泥于传统。

看着它,苏进就像看见了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时的情况。

传统文物、考古、修复向现代转变,各种新思路、新想法、新探索层出不穷。

这才是苏进真正想看到的!

最后,他翻到最前面,果然在版权页上看见了文安组的标识。

学校网站资料室里的刊物果然很齐全,《考古》杂志不止一期。

苏进从后往前,全部都浏览了一遍。

很明显,这杂志只有最近一期才有这样的转变。在此之前,它跟其他两本杂志的感觉差不多。也就是说,这个转变发生在苏进做出马王堆方案之后。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