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2 / 2)
也就说现代的大明体制,已经不是开国之初的《诸司职掌》所能饱含的。
于是乎,接下来的也就成为必然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皇帝应该“命儒臣纂述大明会典。辑累朝之法令。定一代之章程。鸿纲纤目、灿然具备,创制立法、以贻万世。”
“凡损益同异、具事系年、条分类列、通前稡为一、以成一代完典。使天下臣民、知所趋向、同归皇极。使群臣其督率各官、各供乃职。勤乃事。所贵质得中、事理兼备。失之前者、得正之於後。”
简直是给朱祁镇送来最好的助攻。让朱祁镇豁然开朗。
变法这个大题目,朱祁镇还没有想到从什么地方着手。徐有贞给朱祁镇指明了方向。
编撰《大明会典》本身就是将从洪武之后官方变化规定下来。
今后大明一切政治活动,典制章程,都是要从《大明会典》之中找到依据。
所以,朱祁镇将自己想要的写进《大明会典》之中,并让《大明会典》成为大明的法典。
而且即便群臣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无他,盛世修典。而今大明武事以备,当修文事。就好像太宗皇帝要修《永乐大典》一样,现在皇帝也应该效仿祖宗,修一部大书。
如果单单看上面文字,怎么看都觉得该这样做,实在是光明正大,皇皇堂堂。
有一种不修《大明会典》,上对不起祖宗,中对不起陛下,下对不起百姓的感觉。从这个逻辑去推敲,环环相扣,无一字语及变法。
但是却已经将变法的道路给朱祁镇给铺平了。
朱祁镇看了又看,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徐有贞调入京师。
诚然,朱祁镇也知道,徐有贞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但是经过这一件事情之后,朱祁镇才明白一件事情。
他的一切思想基础,都在后世奠定了,不管是后来再怎么学习儒家学问,但也不过是一层掩饰与伪装而已。
如果朱祁镇仅仅将朝政推进在打仗,大工程,这样的表象之下,朱祁镇这一点学问就已经够了。
但是想进入深入的政治改革,就必须深入到思想领域。
越想进入政治结构性的改变,就越发要说深入其中,这是他决计不能做到的事情。
面对同样的难题,朱祁镇步步为营。小心翼翼,而徐有贞却大刀阔斧,让局面轰然洞开,有此之能,徐有贞一点小缺陷,朱祁镇就不会太在意了。
此刻,朱祁镇忽然有一种快意的感觉,问怀恩道:“这文章,内阁看了吗?”
怀恩说道:“没有,通政司仅仅送到了乾清宫。”
朱祁镇说道:“抄一分给内阁。”他很想看看,着一手棋,李贤该怎么应对。
怀恩自然派人送了一分给内阁。
据小太监说,内阁各大学士看来,一点反应都没有。
朱祁镇有些失望的同时,也有一些释然,如果内阁大学士们当场失态,就不配当大明的大学士了。
胸有山川之险,腹有城府之严,这是当大学士的基本功。此事虽然让他们不舒服,但还没有让他们当场失态的地步。
不过,朱祁镇也相信,内阁不会毫无反应的。
果然,当天就有了消息。
内阁大学士之中,首辅李贤,以及王文,刘球三个人,到了什刹海垂钓。
朱祁镇知道,他们三个决计不是去钓鱼的,心中暗笑道:“倒是有闲情逸致啊。”不过,朱祁镇也没有太在乎。
朱祁镇十几年来营造的政治气氛总体上是比较轻松的,这种重臣私下聚会的情况,朱祁镇也不为己甚,当做不知道。
不过,他此刻却有一些好奇,李贤他们准备怎么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