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2 / 2)
正如之前所言,县令是一个老好人。太子到了县衙之后,寒暄几句,就令人拿出列代黄册。太子就开始办公。
先从鱼鳞图册入手,分别将武进县的土地划分出一片片的,开始清丈,并与黄册上相互对照。确定土地之后,然将召集当地人,将土地的所有人一并确定,并标记在鱼鳞图册之上。
说起来很容易,却是非常繁琐的。
开始之后,太子更是明白,为什么寇深说他的数学好了。
因为丈量土地这一件事情,在本质上其实是一道数学题。
而今常用的办法,就是开方法。
当然这个开方法,并不是开平方,而是将不规则的土地,想办法用种种手段转化为一个标准正方形来计算土地面积。
这其实是一道初中数学题。
说难也不是太难的,但是很是繁琐。
毕竟现实之中的数学,并不会给你有零有整,要知道明代赋税很多地方都有小数点后面七八位数,就可见这些具体账目的繁琐程度。
朱见濬一边与自己的侍卫们一起计算,这一点上这些侍卫们也帮不上什么忙?毕竟武学之中的数学,根本不教授几何问题。一边在心中不住的嘀咕道:“我回去之后,一定建议父皇,将小数点之后两位以外的全部四舍五入。”
但是他心中嘀咕,但也是无可奈何,最少而今他只能按照这个办法来做。
其实这些工作虽然繁琐,但是朱见濬是可以胜任的。
而且朱见濬很明白,父皇派他过来,并不是让他来做这些事情的,是让他关注百姓民生。
所以当事情上了正轨,张懋等人可以代替他之后,或者说朱见濬的新鲜感之后,将注意力放在当地百姓身上。
首先当地百姓是怕官的。
虽然朱见濬是以吏员的身份出来的,为了让朱见濬办事方便,寇深给他盖上一个七品的官职。
这个七品的官职,在朱见濬眼中,不过是一个芝麻绿豆一般的小官,但是对当地百姓来说,却是非常大的官职了。
与知县老爷一般大。
足够让他们战战兢兢了。
朱见濬也是好了好几天才与他们混熟了。
才明白当地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首先,大部分村落之中其实都是小家庭组成的,也就是父母儿子儿媳再加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构。
所以很多人在电视看到的大宅门,一家人多少人聚居的情况,并非没有,但是并不普遍,大部分百姓过的日子,其实与后世家庭结构差不多的。
如果家里人多,老一辈都会主动分家。
很多时候,是养不起的。
因为在村子里面,生产资料是固定的,产出也是固定的,天下刚刚太平那几年,还有荒地足够开垦。
但是时过境迁,早就没有荒地了。
所以村子里面有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到外面讨生活了,为人佃户什么,当货郎,出城里卖力气的,各种方式都有的。
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将家族的人聚集在一起的。
分家也就成为必然了。
而婴儿高居不小的夭折率,也让普通人很难有多个孩子,大部分也不过是养育一两个儿子而已。
甚至为了养儿子,有溺死女婴的传统。
只能是一个悲剧。
而男耕女织,更是精确的描述了这个时代生产面貌,特别是这一带临近太湖,是传统的丝绸生产区,养蚕更是数百年来,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所以每年粮食收成,养蚕卖茧是收成。这两种收成加在一起,固然在百姓依旧过得紧巴巴的,但是已经超过了大明大部分地区了。
而这些乡下所产出的蚕茧蚕丝,源源不断的流入苏州,支撑起苏州的几万台织机,更是支撑起苏州,这个大明超过两京的大城市。
江南手工业不仅仅是丝绸纺织,还有很多东西,江南财赋甲天下,固然有江南的土地肥沃,但是更多是这些手工艺的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