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巧之又巧(1 / 2)
修桥铺路惠及子孙后代。
虽然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见得会继续呆在小吴庄。
但这里永远是自己的故乡,自己曾经生活成长的地方。
年轻的时候也许对家乡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等上了年纪就能体会到那种对家乡深深的眷恋,那种深深的羁绊了。
吴骏跟老爸老妈说过不止一次两次,要接他俩去市区生活,但一直都没说通。
吴广强和马冬梅在农村生活了半辈子,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眷恋的东西都在村里。
哪怕是在村里住平房,也比去市区住别墅自在。
这次出钱修路,一来是缓解小吴庄村民们的出行压力。
二来对自己在设在小吴庄的两家企业也有好处。
三来是在十里八村混个好人缘。
可谓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自己常年不在家,父母可是天天在家。
有个好人缘比什么都强。
万一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到时候也有人帮忙。
“吴总,老吴,没啥事儿的话,那我先走了?”
王康宁抬手看了一眼手腕带着的一款钢链子的手表,指了指门口,神色有些着急道:“县委那边这会儿还没下班,我现在开车过去还赶得上,我得赶紧去给乔县长哪儿汇报一下咱们这边的情况。”
像这次这么大规模的修路工程,已经不仅仅是小吴庄一个村的事了,是整个北齐乡一件可以载入乡史的大事件。
王康宁的态度当然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成这件事,这也是自己的一份不小的功绩,可以作为以后升官的一个小筹码。
吴骏哭笑不得道:“王乡长先别这么着急走啊,我这儿还有件事需要您帮忙呢。”
“吴总您有什么要求尽管说。”王康宁收回心思,看向吴骏,一副有求必应的模样,“我先在这儿表个态,只要是咱们乡里能给您办的我绝不推辞。”
“倒也不算什么要求。”吴骏笑笑说,“这次想让王乡长帮忙的事情也和土地有关。”
“和土地有关?”王康宁一脸不解地看着吴骏,有点没理解他的意思。
今时今日,北齐乡所有的土地都在吴骏手里。
他就是北齐乡最大的大地主。
王康宁挺大一个乡长,但这会儿他手里连一亩地都凑不出来,只剩几畦菜园子了。
“我准备在咱们这边建一个养牛场。”吴骏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开门见山道,“牛场用地还得王乡长给批一下。”
王康宁听到吴骏的话后眼前一亮:“开养牛场?这是好事儿啊!不知道吴总准备办多大规模的牛场?”
王康宁巴不得吴骏在北齐乡开上他十家八家的企业呢。
自己的管辖区域内有企业就代表着有工作岗位,有税收,有政绩,一举多得。
吴骏实话实说道:“初步计划是2000头牛左右。”
“2000头!”王康宁听到吴骏报出的规模后一脸欣喜,突然道,“我知道了吴总,一定是小管给你透露的消息吧?”
“啊??王乡长您是说管干事?”吴骏一脸懵圈地看着王康宁。
王乡长这个弯拐的太急了,吴骏有点儿没反应过来。
吴广强也一脸疑惑地看着王康宁,不理解他的意思。
开牛场怎么还跟管干事扯上关系了?
“嗯?不是管干事跟吴总说的吗?”王康宁一脸疑惑道,“前天去县里开会,上边刚下来的政策,咱们北齐乡现在养牛开始给补贴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吴骏不禁摇头笑笑。
这事儿确实有点儿巧。
乡里刚开始补贴养牛,自己就打算养牛,难怪王乡长会产生这种误会。
至于国家为什么补贴养牛,其实也不难想明白。
以前农民都会养殖耕牛,等耕牛老了干不动活了就会被卖掉,这也是肉牛的一种供应渠道。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耕牛基本上已经全都被淘汰掉了,农民养牛的规模大大减少。
往前数十年,小吴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
有的村民家里人多,地多,农活也多,家里甚至会养两头牛倒班。
那些年月,小吴庄各条大街小巷里最多的就是牛粪。
晚上出门不瞪大眼,绝对会踩地雷。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往后,村里的牛越少。
时至今日,曾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耕牛,已经在小吴庄绝迹了。
就算把小吴庄周边十里八村全部搜刮一遍也搜不出十头牛了。
牛越来越少了,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脉对牛肉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
这一减一加,缺口就越拉越大了。
所以,为了供应我国的肉牛需求,国家对于养牛是有一定的补贴的。
但这个补贴政策也不是全国统一的,有的地方早就有,有的地方最近两年才开始。
北齐乡更是在前天才争取到这项惠民政策。
王康宁很有耐心地和吴骏介绍了一番此次补贴的具体内容。
补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类是给养殖繁殖母牛,另一类就是补贴给规模养殖场,吴骏的情况属于第二种。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