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1 / 2)

加入书签

钦州城,也是南南北北几十条大街拼成的。那便比临水县还繁华,只要是钦州的地势,便不如临水县这么多山,钦州向东,整个地势就朝外开阔了,如同一把折扇打开平滑的朝另一边开去。

钦州的人口也多,而且民风朴实,秦墨便觉得,那生意会比临水县好做太多。

手里有在钦州置地,秦墨便想把这根据地就搬到钦州去。

便觉得生意辐射的更广些,而且,钦州一带到底离临水县也不远。

如果这边有事儿,只是一天马车的脚程,便可以到临水县来,这边的红妆店,还是什么养鸡场,酒楼,都交给这里的掌柜或者管家管理。

只是秦墨正在拿主意时,隽娘第二天本来在店外生意做的好好的却突然进来,提示说到底临水县还有这么多产业,那乡下已经有三四处庄子,这样突然走了,收租什么的临时指派人倒不方便,又道,这县太爷这里,还每年要靠秦墨多走动到底生意才稳,还有则是,这秦墨在学堂支助的一些学员们,香香是女孩子就不说了。

那陈刚的那大儿子已经十来岁了,合着自己那大房的堂兄也十三四岁了,可不是都到了正式入学的年龄?!

这县学要上可还是得要考,十三四岁可也不小了,再耽搁下去,可不是读一料书连个秀才也拿不到。

也拿不到。

其实,隽娘说这话,秦墨也后来细想,到底这大堂哥进学的时间晚,那教书的夫子说成绩也不拔尖,平日脑袋也不算聪明,只是踏实,刻苦些,而秦墨早是从心头放弃了的让他去考功名,可是饶是这么听隽娘一说。

又觉得怎么也可以试试。到底也对秦家的大婶有个交代。

古代想要过的好,家里有银子使,除非家里是皇亲国戚,否则要么当官,要么就像秦墨这样,从商。

但是,古代统治者一直信奉是重农抑商,所以商人的地位低,就算是钱多,到底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所以贫民子弟为了出人头地,差不多都会选择去读书做官。

而要做官,必须先要读书,书读好了,便去参加考试,考取功名。

而古代要考取功名这条路也曲折重重,首先就是要孩童到学龄时送进公立或者私立的学堂,学馆进学,接受启蒙知识学习,差不多都是延聘儒生(一般为秀才或老童生)担任教师。私塾讲授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识字和启蒙教材,程度高的也选讲《四书》《五经》。

上述各学的学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称童生。

童生经过考试合格入县学、州学、府学学习者,称生员,又称庠生、茂才、博士弟子,俗称秀才。

一般成了秀才才有资格坐馆,自己设私塾,招学生。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也就是岁考,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之后两个月,大概四月份,便是殿试,由皇帝考试,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贡生也就是进士便可为官,而举人有候补官员的资格。

而这秀才也并不那么好考的。

生员(秀才)系列的考试,须经本县、本府(或本直隶州、厅)和学政的三级考试。

1县试。县试由州县官主持,日期多在二月。其程序,童生向本县衙署的礼房报名,填写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存、殁、已仕、未仕之履历;或出具同考五人互相保结,或出具本县廪生的保结,保其身家清白,不属于优倡隶皂之子孙,以及没有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等情,然后方准应考。县试一般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题目、诗、文的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和字数限制。第一场录取者准应府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县试第一者称县案首,院试时惯例录取入学。

2。府试。府试由知府、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日期多在四月。因故未参加县试者,可于府试前补试一场,亦可参加府试。其他报名、具保、场次、考试内容等与县试相同。第一场录取者即准应院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府试第一名称府案首,院试时惯例录取入学。

3。院试由学政主持。各省学政在三年任期内两次巡回各地,称按临,主持生员的岁考和科考;与此同时,进行童生的院试。因故未参加府试以及县试、府试均未参加者,均可经补考后参加院试。院试报名、结保、考试内容等与县、府试同,惟正场之前加试经古一场,考试解经、史论、诗赋等。院试场规较严。入场由学政亲自点名,认保、派保的廪生排立学政座旁,如有冒考、顶替者,查出究办;此外互保的五名童生还须互相觉察,如有容隐包庇,五人连坐。考生入场携带考篮,内装笔墨食物。为防止夹带,要进行严格的搜检,甚至要解发、袒衣,连鞋袜、文具也要检查,不许携带片纸只字进入考场。点名入场后,考场即封门,禁止出入。为防止考官徇情,试卷弥封糊名。院试录取的新生须填写亲供,书年龄、籍贯、三代以及身高相貌特点,由各州县学官出具印结,汇报学政。学政于大堂召集新生行簪花礼,然后分拨县、州、府学学习。留县者称县学生员,拨府者称府学生员。各府、州、县奉到学政发下的新生名单后,即通知新生定期穿戴雀顶蓝袍,齐集官署大堂设宴簪花;然后在府、州、县官的带领下,前往孔庙谒圣,再至学宫拜谒本学学官。此后即开始入学学习。

学政按临各地,除主持童生入学考试外,还负有整顿学风、检察生员品行和考察生员学业等责任。为此,还须主持以下活动,观风、谒庙和放告,岁考。科考。

岁考,科考都是考中秀才之后的事儿。这里,秦墨便不一一思量了。

一思量了。

科考制度,秦墨自然是熟的,以前在文学史料的书上见过,而现在,自己已经穿越到这时空太久,什么凡是自己计划事务之内的枝叶末节她都留心打探的清楚。

其实,她内心也知道,古代想要考中一个秀才,就比现在县重点中学里面获得中考第一名的结果都难。

但是,自己家那大堂哥,年龄也不小了,总不能让他试也不试的就那样一天没有目标的念着吧。

秦墨心中是如此想。

只是现在一晃眼已经是六月,到底今年的考秀才的时间过去了。这考秀才第一步本来就是在县里,秦墨现在可不正就在临水县内,届时那堂哥考试自己还可为他准备些考场用的东西,也可在自己这里提供食宿方便。

八月里,秦墨便休书一封,叫人带着拿去那赤水村乡下,把那书纸当面交给那秦大婶子,因为秦大婶子不认识字,特意吩咐了送信的人帮读,大概就讲了让这堂哥参考明年秀才选拔的事儿,秦家祖祖辈辈没出过文人,别说秀才,就是儒生也少,这秦大婶子见了秦墨书信心里就别提那高兴劲。

一想便是这秦家一门,终于是有喝墨水的了,才把那送信的人送走,心里便高兴的,把那信纸折了,小心的揣进胸前,八月恰好是农忙的时节,田地到处都是干农活的,有人收割,喜的着秦大婶子就去了那田里,到处对着那邻里相亲的显摆,又说自己儿子立马就要考秀才,保不定以后就中举当官了。

村中人自然有的是祝贺有的是嫉妒,又有些人表面新笑颜开的应承,心里早不知道冷笑了多少回…

吹的凶有个什么用,什么时候中个秀才再且炫耀炫耀不迟,这秦大婶子,就是憋不住自家一个好。

今年,九月十月过后,恰好都是农民收完谷,扳完玉米,今年风调雨顺,各地收成都不错,尤其又是秦墨手中的那几个庄子,更是收成不俗,谷粮满仓…

挖出来的红薯有男人的拳头大,并且一挖就是四五个,比之前那种种植方式出来的红薯要多且大,农户一家比过去要多收几百斤重的红薯,可是惊坏了那周边种田的。

红薯好,玉米也收的好,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地里的玉米就是细些,偏偏挨着的秦墨庄子里的地,那玉米种出来棒子上个个数多颗粒还饱满,花生亦是一样,水稻也明眼人一眼就盯出来差距。

但是农民到底是农民,就算觉得奇怪,也没有去深究。

秋收一过,就是朝廷征收公粮时间,胥吏,粮长来催,到底是秦墨这庄子老老实实的将该交的公粮都交上了。

完成的最快,整个田庄的收成报上去,这次,倒不是令这县太爷吃惊,也是令幽云州的知府都有了隐隐印象…

因为隔的太远,到底不知道秦墨这号人物。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