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徐小倩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齐磊想正式参与家庭决策的想法,正式宣告破灭。

吃过早饭,齐国君俩口子上班去了,唐奕、吴宁也没过来疯。

齐磊坐在屋里,陷入了沉思。

这个事儿,还真不能由着老妈独裁!

在前世,齐磊没心没肺,父母自然也不会把家里的大事小情和他说,他自然也就不知道,父亲进塑料厂之前还有副食厂这个选项。

更不知道,唐爸因为拉上吴爸和父亲,而放弃了和药厂置换的机会。

三家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出现巨大的偏差。

其实,在齐磊重生规划之中,除了唐小奕、吴小贱不要因为那场意外再次受难之外,也有关于老爸、唐爸和吴爸的部分。

他希望老爸在塑料厂摄取经验,激发潜能。那时自己也大了几岁,也应该积累了一些财富,就可以帮助老爸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至于唐爸那边,只要他在放手塑料厂之后加以干预,使之放弃烟花生意就行了。

以唐爸的能力,在任何行业都能有所做为。

那么,十几年后的那场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而吴爸稍微麻烦一点。但是对于一个重生者,这些都在可以操作的范围之内。

他还真没奢望过,让三家的问题同时解决的机会会华丽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药厂,那是一个掘不尽的宝库!

————

尚北制药厂属于国营企业,始建于六十年代。

因为尚北就地处长白山余麓野生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的缘故,所以建厂之初,就注定了它是以中药为主的中成药生产企业。

在六七十年代,药厂曾经盛极一时,仅次于纺织厂,是尚北效益最好的国营单位。

只不过,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进口药和西医的“洋配方”蜂拥而至,使得药厂逐渐没落了,最后消亡在浪潮汹涌的年代。

倒不是药厂的产品落后,实在是大势所趋。

在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全面打开国门,扯掉遮羞布。引入西方市场经济思维的同时,也鼓励国人走出去。

不得不说,我党的这份魄力,古今罕有,成就了四十年后的大时代。

但,有利也有弊。

这同时也造成那个时代国人的极度不自信,甚至可以说是极度崇洋媚外。

二十年后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公知人人喊打,国民自信无比高涨的年代。生来就该爱国。

但是,齐磊成长起来的那一代却是正好相反。

说的过分一点,崇洋媚外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时期,可能都不算是个贬义词。

精日、精韩、精米的遍地都是,恨不得非洲都比国内强。

你要站大街上喊一句,“米国有啥好?还得呆在我大中华!”路人的第一反映绝对不是你爱国,而是你没本事,出不了国才在这酸。

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那个时代,多少国内的大学生、精英人士,宁可去米国刷盘子也要出去。

多少在日韩打黑工,做着最低贱工作的国人,只要回来,那就是人上人。

那个时候,凡是国外来的就都是好的,无论是人,还是物!

哪怕是卖给你十倍、百倍的价格,那也是合理的。

那个时候,国家在积蓄力量,还未到勃发之时,不得不让国外的商品、技术裹挟着意识形态和西方文化冲进国门,大杀四方。

医药行业也是如此,西医大行其道,八十年代中医药则是被贬的一文不值,都快成玄学了。

至少在城市,已经没人看中医,更就没人吃中药了。

虽然有一部分中成药厂还有一些市场,但像尚北药厂这种以中药为主营的小药厂,再加上国企通病,简直一点活路都没有。

在齐磊的印象中,好像他刚记事那会儿,药厂就已经停产了。从上千人的大厂,变成了一个只剩看门儿大爷的国有负资产。

在尚北,连小孩儿都知道,药厂已经死透了。再年轻点的,都不知道尚北还有制药厂。

时至今日,以唐成刚的商业眼光来看,也就那块地皮还值点钱,不能和日进斗金的塑料厂相比。

也许只有齐磊这个开了挂的家伙才知道,在那个如同废墟的厂子,最值钱的绝不是地皮,最宝贵的东西正尘封在废墟中的某间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那是几张中成药方专利,真正的王炸。

而且,炸的不可光是一个尚北,一座小药厂的起死回生,而是未来二十年,驰名中外,拥有上百亿资产的的大型制药集团。

怎容错过?!

在前一世,大概就是九八、九九年的样子,齐磊记不太清了,一位很有眼光的外地商人全股接手了药厂这个烂摊子,进行了股份制改革。

起初,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态度,“药厂已经死了,不可能再有活路,谁接手谁就是冤大头。”

这位商人,显然也就是那个冤大头。

可是,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经过一系列的改制,再包装,几乎是枯木再造一般的重建。

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一个只剩破旧厂房、停产多年的国营药厂,就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且一飞冲天,无人可挡。

药厂不但活了,其中的一个龙头产品,更是成为全国治疗肝胆类药物的首选中成药。

销量连续居于全国肝胆类药品榜首,更被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确认为“年度全国畅销知名商品”。

又过了一年,药厂的三种中成药,又被中国质量认证标准协会评为“国家权威机构认证质量信得过好产品”。

药厂从活了,变成火了。

没过多久,浑然不知的尚北人又发现:药厂不但火了,而且还成了尚北市第一个迈过亿元大关的纳税大户。

它就这么成了尚北最大的企业,成了尚北的一张新名片,成了尚北人的骄傲。

从一破厂房到起死回生,从起死回生到享誉全国。

华丽转身,堪称奇迹。

在齐磊回到过去之前的那个时空,药厂更是今非夕比。

形成了拥有百亿资产,从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包装、营销渠道全面发展,生产基地、种植基地遍布全国的大型制药集团,可谓风光无限。

这在尚北属于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人人都可以道出一二。

但齐磊万万没想到,这事儿还曾经砸到过唐爸的头上。

这让齐磊不由想起前世,小哥仨考上大学的家宴上,大人们闲聊,提起药厂时,三个爸明显有些唏嘘之态。

当时,齐磊还以为是因为塑料厂的生意不好,才发出那样的感叹。

那天,大人们喝了好多酒,醉的不醒人事。

猜想,也许和这次错过有关系吧?

但是问题来了,怎么才能不错过呢?

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让大人们相信一个孩子来自未来的判断,无异于让算命先生来卜算生意的吉凶。

尤其是唐成刚这样的成功商人,吴连山这种稳得不能再稳的长辈,还有老妈郭丽华这种独裁家长,根本连发言的机会都不给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