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体系力量(1 / 2)
我们普通人今天有滋有味地吃着鸭肉,把它当作下酒的菜,甚至当成平时开胃佐餐的零食,其实是很奢侈,很近代的事情。
来打工的小向,对此深有体会。他家是养鸡养鸭的,对饲料成本及鸭肉成长的比例,很清楚。当然,他家原来养的是大余鸭,不是这个卤鸭的品种。
“冬哥,我家虽然养鸭子也因为禽流感失败了,但过去也曾经赚过钱的。我们家的场子小,人家的场子,一年出栏几万只,那损失才叫大呢。”
“这么说,你这是船小好调头吗?”
“不是,我老在想这个问题,这么多鸭子,光我们那一带,就这么多,我晓得,江西养鸭子的还要多些,人们怎么这么能吃?更何况,那得要多少粮食?我知道,我们农村,现在,有些地都抛荒了,人都去打工了,哪里来这么多粮食,是从国外进口的吗?”
“你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我咱回答呢?”
冬子与小向正说着,小熊过来了。“我觉得,粮食产品提高,是主要原因。”
冬子好久没有与他们俩认真交谈过,利用这个在卤菜时的间隙,正好可以多说会话。小蒋与小樊还有燕子,都睡午觉了。
“粮食单产在高了,现在一亩地打的粮食,相当于过去三亩地,所以,即便有少量的土地抛荒,粮食的总产量,也足够大家吃。总产量高了,粮食价格就高不起来。为了让粮食的效益最大化,就得进行转化,将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将植物淀粉转化为动物脂肪,这既是大家口味与营养升级的需求,也是农村提高粮食效益的办法。一个需求一个供给两个合了拍,这事就成了。”
冬子觉得,这个小熊算是有思想的一个人,只是平时交流不多。他平时捣鼓一些机械的东西,想不到,思维也如此清晰。看样子,一个人有了科学基础与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小向还有问题:“我觉得,我们祖辈在这地上种粮食,也可以算是经验丰富了,他们也算是勤劳了,但为什么,他们却永远提高不了粮食产量呢?按我父亲说,他们原来种地,一亩地打四五百斤稻谷,就算是丰收了。而今天,随便一个人,种懒田,也收得了一千大几百,甚至有人接近到两千斤,这是啥道理呢?”
小熊刚要回答,冬子马上赶话:“啥叫种懒田?”
“嗨!过去,种个稻谷,起码你先得选种吧。选种后,得育苗充秧吧,育出秧苗,得分开栽吧,犁田耙田打田坎放水施底肥,这些费力的工序就不说了。栽完了,一切顺利,你还得要薅秧扯稗子除杂草,那又是体力活,蚂蟥叮人不说,不会让脚上起粪毒。”
看到冬哥不太理解的样子,小熊作了解释。所谓粪毒,其实是因为过去秧田主要的底肥是农家肥,其实就是人畜粪尿。长期泡在水里,那毒素进入皮肤,除了会让人脱皮外,至少会让你皮肤过敏,那一种奇痒难忍的痛苦,只有过来人才会形容。农村也没什么办法治疗,有狠人,把高度白酒烧着蓝色的火苗,往皮肤上抹,也只能是以一种痛掩盖一种痒,不起多大作用。
蚂蟥这事也可恶,它吸血是用吸盘的,估计也有麻痹毒剂,它爬在人腿上时,你都没感觉,它就吸饱了血。你发现了,还不能硬扯它,越扯,它越扒得紧。你可以猛力拍击附近的皮肤,它在震动中,才有可能脱落。这家伙,再生能力强,你把它杀成两段,它就可以活出两个来,比蚯蚓还厉害。
这些东西,冬子都没听说过,所以感觉很新鲜。不要说农民黑,那是田野劳作太阳晒的。不要说农民的手糙,那是扯杂草拉的。不要说农民瘦,有蚂蟥吸血呢。
“老一辈那么苦,一年到头混个温饱都难。更莫说收稻谷,晒稻谷,碾米,那些辛苦,贯穿全年,有的一年搞两季,甚至听说我们老一辈,还有一年搞三季的,那太辛苦的作用,抵不到今天,种懒田的人,一年搞一季收得多。”
所谓种懒田,现在的人,栽秧用机器了,放水有渠道了,不用薅秧除杂草了,收谷时也是机械,晒谷被烘干机代替,碾米有打米机。哪怕偶尔下田,穿着橡皮衣裤,根本不怕蚂蟥和粪毒了。
“其实,现在的田里也没有蚂蟥和粪毒,也没得杂草。”小熊解释到。
“为什么呢?”
“改良了,选种也不需要了,种子公司的杂交水稻种子,你直接买就行。不长杂草不需要薅秧,其实是使用除草剂的结果,当然,没有蚂蟥是农药的使用,而粪毒,现在主要的底肥是化肥,农家肥这东西,使用量越来越少了。”
所谓种懒田,是化肥农药的结果,是机械化的结果。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产量及抗病虫害的能力。
“这里有几个关键技术,可是不容易的。”小熊开始了农业科普工作:“它们是一个体系,当我们渐次突破后,农业面貌彻底改变,就成了今天这个现实。”
在小熊的介绍下,冬子才明白这个科技术爬升的艰难以及它的巨大意义。
首先,杂交水稻的发明与推广,是典型的生物技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单产,可以说,这是决定性因素。其实,农药的广泛进步与推广,从杀虫害到除草剂的使用,减少了农业的损失,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还有更重要的是,化肥的使用,让田地的肥力,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小熊估计化学学得不错,他介绍了化肥的发展历程。据说,化肥的制造,原理上大家都明白,但要大规模低成本地造出来,需要一种耐高温高压的罐子,据说,能够造这种罐子的国家,就可以制造潜艇,是工业化到中级阶段的产物。
到了这一步,得理解化肥的发展步骤。植物需要的肥料,主体上分四种:氮、磷、钾及包含大量微量元素的复合肥。而传统上的氮肥,主要是人畜粪尿;传统的磷肥,主要是骨粉及豆饼等,传统的钾肥,一般是草木灰。有化学工业之前,人们不知道复合肥。
而化肥工业,首先得从氮肥开始。在我们中国,最开始的县级化肥厂,生产的主要氮肥是碳铵,化学全名叫碳酸氢铵。后来,高级一点的化肥厂,才产磷肥。当这个国家能够产尿素时,才表明,他的工业体系,已经开始完整了。我们国家能够全面生产尿素的时间,也只是从八十年代开始,那也是我们粮食大增产的第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杂交水稻的推广,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从水稻亩产四百斤到八百斤。第二阶段是八十年代中期尿素的大量使用,从八百斤到一千二百斤。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复合肥的使用到各种种子与农药的使用,再加上杂交水稻的改良,已经达到了接近两千斤的水平。
冬子听了,吓了一跳,这不是原来的接近五倍嘛。所以,按人口与总产量的比例来看,今天人均占有的粮食,至少是以前人均粮食的三倍。
“野蛮式增长啊,原来是这样,好多问题可以解释得清楚了。”冬子感叹到:“农业,从原来紧绷的社会基础,变成今天可以完全轻松对付,这为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没了饥饿的包袱,我们可以完全放心地搞工业。而工业化的成果,又促进着农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正反馈,良性循环啊。”
小向明显不太懂冬哥的话,小熊倒是听懂了一些,但还是有一些疑问:“冬哥,你想解释什么问题呢?”
“我们国家几十年了,一直想搞工业化,为什么一直坎坷?因为农业落后这个问题没解决,大家为吃饱费尽心力,既没钱来投资工业,也没劳动力抽出来搞大工业。为什么八十年代后,工业飞速发展?因为农业盈余带来的积累,以及大量被解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工业,比如说打工潮的出现,才给工业化提供了物质与人力两方面的基础,所以,条件具备了,发展就自然顺畅多了。”
小熊此时,对冬子简直佩服得很了:“冬哥,你一个厨师关心起工业化来,太了不起了。”
“不是,我原来在广东和西安时,那一帮子朋友,整天讨论这个问题。”
冬子喝了口茶,也分别给小向与小熊倒了一杯,那是杨哥送给他的茶叶,虽然号称是顶级的,特别贵,但在冬子这种不太讲究的人面前,它只是称得上很好喝而已。
“体系的力量,科技树的攀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普通人,把吃肉当成好玩似的,不知道,有些国家,把人民喝上肉汤,当成最高领导人的理想呢。”
冬子有一种明显的感觉,所有人的发展及兴旺,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命运是相连的。
比如,小从的方面来说,没有容城的房地产开发,就没有自家老屋的拆迁,容城突然之间冒出成千上万的百万富翁,其实是享受了时代的红利,与个人的努力,关系不大。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