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2)
“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君瑶对李青林说道,我回去之后会好好想想的。”
李青林深深看她一眼:“也不要思虑过多。”
君瑶其实也有些疲累,闻言只是点点头。
烤鱼被端上来之后,三人谁也没有心思与胃口,君瑶见李青林微微咳嗽,让店小二包了些梨给李青林,“回去后,用冰糖煮了喝,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你要坚持多吃几天。”
李青林清浅而笑,将梨仔细地收好,让何三叔放入剔红松木制的盒子中,“我知道。”
见他爽快地手下了梨,君瑶这才好意思让小二把烤鱼包好自己带走。若是她不把梨给李青林,会不会显得太吝啬?
夜色阑珊,君瑶与隋程乘车离去。
李青林伫立在街头,见那辆马车缓缓消失在灯火交织里,才慢慢转身上了车。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八千字,晚安!
第122章 一幅字画
夜色灯火里,君瑶与隋程回了关家庭院。
关家院落坐落在稍偏的街头,临近有几户人家,家家院中种树。寻常人家房门前没有悬灯,但这两天暮色之时,他们家门与院中的灯都亮着。
入了院,只见关先生站在树下,将悬在树梢的灯点亮,动作慎重而虔诚。隋程应付地与他打了招呼,将顾恒子所送的字画扔给君瑶,脚步生风地回房休息。
君瑶也累得头重脚轻,抱着字画慢悠悠地往房间走。刚上了台阶要推门,在院中点灯的关先生追了上来。
关先生手中捧着一盏花灯,花灯做成一条红如玛瑙剔透的鲤鱼形状,鲤鱼昂首甩尾,似要跃出龙门,趣味十足、活灵活现。他将鲤鱼花灯递到君瑶身前,说道:“这是家母今日特意到花灯铺买的,吩咐我一定要送给御史大人。”
花灯节将近,家家户户都亮起花灯,难得关先生的母亲如此周到,还能想到送他们一盏。君瑶接过花灯,暗暗赞叹这做花灯的手艺果然精巧,与她平日所见的花灯有些不同。这花灯骨架轻盈,竹木柔软,绫绢细腻轻薄,灯底以绢绸扎绾雕镂成江水莲花状,鲤鱼托于莲花之上,跃出龙门。
君瑶很是喜欢,轻捧在手中,向关先生道谢。
关先生见她喜欢,眉梢染上喜色,说道:“花灯是河安一绝,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以花灯装饰庆祝。春节和元宵时,有灯会和庙会,七月中旬就是花灯会。”
君瑶轻笑着:“我以往去过庙会,庙会中的灯,大多是提灯或吊灯。”她手中这盏花灯不同,只有一个底座,没有灯柄。
关先生呵呵一笑:“花灯节的花灯,是要放到襄河中去的。花灯节那日,全城的人都会迎灯神,迎了灯神之后,将花灯放入襄河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节日当晚,许多河安本地的大户人家以及县府,也会参与或举办活动,与人们一同过节。出云苑的燕姑娘,还会到襄河堤坝上放花灯。”
原来一个地方的花灯节,还能如何隆重。借着这全城欢闹的节日,不少大户人家捐花灯、布施、请戏班、杂耍班表演,也能赢得百姓的好感。看来赵家也是想借此机会,与御史多亲近亲近。否则怎会在花灯节当晚为隋程接风?这样能亲身体察河安风情的机会,作为御史的隋程怎会错过?
她突然想到什么,问:“燕绮娘会去放花灯,你如何知晓呢?”
关先生腼腆地笑了笑:“燕姑娘放的花灯可不一般,那是河安贵族中人特意定制的,意义非凡,要在吉时放灯,且要载歌载舞,众人也会随她一同放灯,那样的场面十分壮观震撼。人们相信如此,会将千万人的心意传达给上苍,寄托希望。”
“原来如此,”君瑶心里暗暗想着他们这么多人,一盏花灯怎么够放呢?看来要另找时间去再多买一些。
君瑶将花灯收好,随意将顾恒子送的那幅字画拖在花灯下。正欲向关先生告辞,关先生突然指着她手中的字画,问:“这幅可是县丞顾大人的字画?”
难为他,这画卷是卷起来的也能认出来。
关先生轻笑:“前些时日,风雅社集会,我有幸也去了。那次聚会,以欣赏画作为主。不少人临场作画,绘出不少佳作。县丞大人也绘了几幅,还谦虚地说自己是练笔。”
君瑶将画卷打开:“顾大人当时可是画的这幅画?”
“是,”关先生欣然颔首,“顾大人精益求精,明明已经画了好几幅了,却依旧不满意。最后画出满意之作时,才将画装裱起来。”他指着画卷背面一角,说:“据说顾大人有个习惯,在字画装裱好之后,要在背面一角盖上私印。”
他所指的那处果然盖着印,君瑶认出是“弦月”二字。
关先生十分羡慕:“这幅字画,的确是技艺精妙、意趣高雅。听闻还有人偷偷捡了顾大人的废稿拿去收藏了。”
君瑶不由将字画拿得更仔细了些。她身体有些疲惫,意识也有些迟钝,脑子里依稀一个闪念,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关先生也是个体贴的人,见她的确困倦了,也不多逗留,告辞离去了。
君瑶回了房间,在床上呆了半晌,才理出些端倪来。顾恒子这幅画,是在与风雅社的人集会时所画。据关先生所言,他当时便连画了好几幅,选了最好的一幅装裱了。既是如此,他为何还将那些字画的废稿放在县衙休息室的桌案上?难道是不忍丢弃自己精心的画作,连废稿也很爱惜?
君瑶将字画展开,放在灯下观赏了片刻,里里外外也没看出问题来。明长昱是世家子弟,对字画应该很懂,改日去问问他也行。
次日一早醒来,还算风和日丽,天际流云淡淡,朝阳明灿。
隋程早起时,没见着赵无非送的那只小狸猫,披上外衣就满院去寻,甚至叫上了不少侍卫。小狸猫新来,对院子不熟,也没跑多远,不过片刻就找着了。只是浑身脏兮兮,腿也流了血,被隋程抱起时,浑身瑟瑟发抖。
隋程心疼不已,天大地大,都不如他心爱的小猫大,他连忙抱着小狸猫去找大夫,留下君瑶与李枫章台一道看守院子。
君瑶吃过李枫买回来的油炸桧,喝完茼蒿熬的清汤汁,就在这时候,外头来了人,请君瑶一同游城。
来人是明长昱的人,普通商旅打扮,将车停在远处街头喧闹处,并不引人注意。君瑶带着顾恒子的字画出了门,攀上那辆马车。
明长昱果然坐在马车里。今日他穿得简单朴素,除了衣料好些,着装与河安街头的行人差异不大。若忽视他那副好容颜与好气度,大约很像普通商贾之家的公子。
“侯爷,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君瑶问。
她一坐好,扮作车夫的明昭就驾驭着马车前行。
昨日县衙发生的一切,明长昱早已知晓。架阁库漏雨,库房之中的卷宗与文书被浸湿,无法再进行查阅。尤其是近几年的税收账目以及与堤坝有关的卷宗都浸了水。偏偏漏雨的时间还如此巧合,不得不让人质疑。
君瑶将库房漏雨的情形细说一遍,又将疑似被绿矾水腐蚀过的檩木交给明长昱查看。
“韩愫在两月之前,就将清算好的账目归结呈文。若真有人想要毁掉库中的账目与文书,为何不在我们到达河安之前动手,反而要在此时?这样岂非欲盖弥彰?”
这个问题,君瑶也思考过,她沉吟着说:“或许在此之前,他们没想到韩愫替了呈文。”
的确,迄今为止,韩愫成功将呈文递到大理寺的事情,也只有明长昱、君瑶以及大理寺少卿知晓。那么,是否幕后之人以为,只要将韩愫杀了灭口就好了?但后来他们为保证万无一失,就借机毁掉库中的账目,以销毁物证。
明长昱不置可否,问:“绿矾水又是为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