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如果以后他于孝天有心要做大的话,就也绕不过这个坎,台湾岛是早晚都要取的地方,而且越早越好。

于孝天心里面开始活动了起来,不知不觉间忘了和李宜说话,李宜坐在一旁着于孝天有点走神,等了一阵之后有点尴尬的问道:“于当家,是不是还有其他打算?眼下毕竟南大人刚来就任,以在下所见,于当家还是多少卖他一个面子比较好,近期还是莫要在这一带闹出太大的动静!”

于孝天听到了李宜的话之后,赶紧收回了思绪,呃了一声之后赶紧摇头道:“当然,当然!呵呵!我刚才想起了一件事,走神了!对不住呀!李掌柜的话很有道理,请李掌柜放心吧,只要近期别人不来找我的麻烦,我是不会轻易闹的太大的!而且我手头现在事务繁忙,也会约束下面的弟兄,尽量不去闹腾的太厉害!”

李宜听罢之后这才放心了一些,毕竟他对福建这边官面上的事情了解多一些,现如今于孝天把事情闹的这么大,已经是处于风头浪尖上了,而且南居益刚刚到任,也正在全力以赴应对红毛人的事情,作为于孝天的合作者,他的利益今后将会和于孝天紧紧的绑在一起,所以这个时候他是极不希望于孝天闹腾的太厉害,招致官府方面的打击的。

而于孝天现在表态,不会在这个时候闹腾的太厉害,这就符合了他的利益需求,如此一来,他也就放心了许多。

两个人坐在桌边聊了很长时间,于孝天趁着这个机会,又从李宜那里打听了不少有关陆上的事情,得知现在云贵、四川一带的奢安之乱还没有彻底被平定下来,就连新任的贵州巡抚王三善也死于乱军之手。

年初的时候江浙以及南直隶一带遭遇大震,有十余个州府都受到了影响,造成了很多难民流离失所,加上官府赈济不力,近期不少江浙一带的难民开始南下,又一次涌入到了福建境内。

总之天启三年之后,大明就没有安稳过,就连京畿一带也出现了一次大震,好歹比起南直隶这边的地震要稍轻一些,具体情况李宜也不太清楚,只是京师之中现在传出消息,那个皇上新宠信的大太监魏忠贤,现在近期越来越得势,搞得不少当官的都要他的脸色行事,如此宦官干政,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

于孝天听罢之后笑道:“这个魏忠贤现在还没有到最厉害的时候,以后你就会知道他的厉害了!于某要给李掌柜提个醒,以后在外面,莫要轻易提起这个魏忠贤,更不要轻易说他的坏话,否则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李宜现在搞不清于孝天为何会这么了解京师那边的事情,从他之前判断出南居益要来接任福建巡抚这件事上,李宜一直怀疑于孝天暗中可能跟京师里面的人有所瓜葛,现如今于孝天这么说,他也不奇怪什么,觉得于孝天的话应该可信,于是连忙点头称是,心里面便加了几分警惕。

于孝天其实目前为止,对于大明的情况关心并不是很多,因为他很清楚历史的走向,天启帝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治国,在他当政期间,最关心的是木工活,最信任的则是魏忠贤和客氏,让魏忠贤把大明折腾的是乌烟瘴气,耗光了大明最后的气血,以至于到了崇祯接任了大明皇帝之后,已经基本上是无力回天了。

他眼下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海盗头,虽然眼瞅着大明这辆巨车带着强大的惯性,朝着毁灭中滑去,可是他却没有一点办法能拉住这辆腐朽的巨车,只能坐视他继续保持着巨大的惯性朝前冲去。

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辆巨车坠入深渊之前,尽可能的壮大自己,假如有可能的话,他希望自己最起码有自保的能力,总之让他今后也剃个金钱鼠尾的脑袋,他是不干的,满清鞑子干的那些混账事,他可没兴趣给这帮混帐东西当奴才去。

所以眼下他当务之急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的先壮大自己在说,现在他占了南日岛,实力大增,但是放眼整个南方沿海一带,他这样的实力暂时还算不了什么,比他实力强的同行在福建两广沿海还多得是,稍有不慎,他还可能会被打回原形去。

以前他是没有能力,但是现在有些事情他已经可以做了,干海盗这一行,其实并不是只能在海上打打杀杀,这个时代真正的海盗,其实也都是一些海商,行的是亦盗亦商的事情。

于孝天这一点上早就有清晰的认识,现在终于到了他可以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了。

于是于孝天和李宜商议,两家合伙,以李家的名义出面,在福州开设一家商铺,专门销售一些南洋一带的特产,同时通过这个商号,收陆上的一些特产,今后转运到马尼拉抑或是大泥等地贩售。

之所以选择李宜为合作方,于孝天也是无奈之举,他的身份现在是个海盗,当初在福宁州杀蒋百户,使得他成了大明的通缉犯,所以他不宜在陆上抛头露面,而且眼下他手底下也没有合适的人员,来替他出面,到陆上去开办商号,最合适的人员也只有赵麻子。

可是赵麻子去了广州之后,到现在还音信全无,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于孝天已经打算安排人去广州一趟,查访一下赵麻子的下落。

现在他手头最缺的就是比较懂行的手下,来替他去撑起这个门面,打理他的生意,所以他唯有借船出海,暂时和李宜合作,来先把这个买卖做起来再说,等以后通过这个商号,培养或者招纳到一些合适的人手之后,他再谋自行做这些买卖也不迟。

对于于孝天提出的这个合作的想法,李宜顿时有点犹豫了起来,因为他李家也是做这样的买卖的,虽然在福建一带,他这样的商贾还很多,他的财力也不算非常雄厚,可是毕竟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一旦要是和于孝天合作的话,那么今后他的买卖就要让于孝天插手,zi you度自然就没有以前大了。

所以于孝天一经提出这个想法,李宜就变得有点犹豫了起来。

“李掌柜是不是不太愿意和在下合伙做这个买卖呢?”于孝天似笑非笑的着李宜问道。

李宜赶紧尴尬的摇头道:“岂敢岂敢!于当家愿意跟在下合伙,乃是在下的荣幸才是!不过在下也有难处呀!毕竟在下手头上暂时已经打理了不少生意,如果和于当家再合伙开设这么一个商号的话,恐怕李某很难抽出足够的精力来管这个商号!所以……”说道这里,李宜便打住了话头。

于孝天马上便清楚了李宜的想法,于是哈哈一笑道:“说的也是!既然如此,那么于某也不强求李掌柜了!这件事可以暂时放下,以后等有机会再说也不迟!

今日李掌柜能来这里,于某真是非常感谢李掌柜你,来来来,咱们还是喝酒吧!我这里眼下条件有限,招待不周,还望李掌柜莫要介意……”

(今日特别鸣谢流浪江南、未来人02二位朋友的打赏!多谢了!这个月不说了,下个月我闺女的情况,争取下个月开始,将更新恢复成每日两更!当爹的不容易呀!天天晚上要哄孩子到后半夜!真是各种的瞌睡!呵呵!)

第十二章 狗头师爷

送走李宜之后,于孝天让人将那个张虎的狗头军师,也就是邢师爷给带到了他的住处之中。

别邢师爷在张虎在的时候,在南日岛很是嚣张,但是这个时候,早已经是吓得魂飞魄散了,说话都有点颠三倒四,一被带到于孝天面前,便涕泪横流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不等于孝天说话,他就跪着爬到于孝天脚下,抱住了于孝天一只脚嚎啕大哭,苦苦哀求于孝天饶他一命。

于孝天非常鄙视这样的贪生怕死之辈,小人得势的时候这种人拽的跟二五八万一般,可是一旦失势,即便是让他吃屎,他都能做得出来。

如果不是这厮掌握着不少有关张虎的秘密的话,于孝天肯定不会留他活命,早就把他也剁了丢海里喂王八去了。

可是现在于孝天知道,暂时还不能杀这厮,所以也只能强忍着恶心,用脚尖一挑,把这个邢师爷踢到一旁,冷声哼道:“休要如此哭哭啼啼,今日叫你来,并非是要杀你,但是你最好想明白了,想活的话,倒是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就要你的表现如何了!我有事要问你,你如果据实做答的话,那么留你一条性命又能如何?”

邢师爷一听还有活路,于是赶紧收起了哭声,用袖子擦了擦眼,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答道:“是是是!大当家有话尽管问就是了,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知道的绝不敢对大当家隐瞒半分!”

于孝天点了点头道:“你知道深浅最好,假如你想活的话,就给我一个让你活下去的理由,要知道你之前在这南日岛的名声如何,想你死的人可是不少,能不能给我一个让你活的理由,就你的表现了。”

邢师爷一听顿时冷汗直流,他其实比谁都清楚,以前他在这里可是把王宏、方安等人和他们的手下得罪的不轻,现如今这些人得势了,肯定想他死的人不会少,所以他如果不拿出点本事的话,那么这条小命还真就不见得能保得住。

于是他赶紧磕头如捣蒜的答应了下来,连连保证一定让于孝天满意。

“好吧!我就暂且信你!你现在告诉我,之前张虎都跟福建、福州的官府之中谁有联系,如何能做到让官府对你们不闻不问,具体你们都给谁投效,每年投效多少,还有怎么跟他们联系!这些事情你想清楚,一五一十的告诉我,如果我查证之后一切属实的话,那么你这条命就算是保住了!”于孝天端着茶碗喝了一口,对跪在地上的邢师爷问道。

邢师爷听罢之后,稍微想了一下,赶紧说道:“这个小的知道!张虎之前这方面的事情都是小的在为他一手操办,小的还专门记录有一个账簿,平时都小心保管着!只要找到那个账簿,就一目了然了!

于大当家问的极是,其实张虎之所以能在这里这么多年来不倒,并非就是官府怕他了,而是当官的得了好处,所以才对他睁只眼闭只眼,这里面从巡抚衙门到福州府,还有下面的县衙,每年张虎都会派人送去一些投效。

而且张虎一般情况下不会在近处袭扰岸上的村镇,故此这些当官的得了好处之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想方设法对鲨鱼帮进剿了!”

于孝天一听,立即问道:“账簿现在何处?你速速给我找来!”

邢师爷一听赶紧点头答应,于孝天挥手让赵四带着他下去,一个多时辰之后,邢师爷哭丧着脸被赵四带了回来,赵四把一本残破不堪的账簿呈交到了于孝天面前。

于孝天简单翻阅了一下之后立即问道:“为何只有半本?”

邢师爷哭丧着脸答道:“请大当家恕罪,小的平时都把这个账簿藏在床下,可是这些天寨子里面有点乱,这个账簿不知被谁给搜出,小的找了好久才在院子一角找到,有半本已经被人撕了去出恭用了!”

于孝天脑门子上立即拉出了几条黑线,他夺取南日岛大寨的时候,虽然也有吩咐,要手下们抄这些关键人物的住处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书籍和一些账簿之类的东西,一经发现要妥善保管起来,交到他这里待查。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