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加入书签

“我就是要一口气娶三个儿媳妇感到疲劳,忙完了你们,还要嫁姑娘,嫁完了姑娘,还得养活你们弟弟妹妹,阿妈只是觉得有些疲劳而以。

感觉就像是陀螺命,一转就停不下来。

忙起来也好,至少她上辈子治不好的忧郁症没时间发作,每天都想着如何攒粮,还要算着吃吃喝喝,谁特么的有功夫伤春悲秋啊!

家里的事太多了,小事就顾不上。

真是恨不得长出八只手来。

略一思虑,李梦雨借着吃饭的功夫,又全员齐聚开起了家庭大会,“关于国春娶媳妇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大孩子们有一起聊天,兄弟几个还睡一个被窝呢,没有不知道。

小孩子们牙牙学语的牙牙学语,不懂事的不懂事,不需要知道。

“是这样的,你们三弟”对着几个大的说了一声,有转头对着几个小的知会了一声,“你们三哥,马上就要娶媳妇了,媳妇家自带嫁妆,给了一个邮电局的工作,你们怎么看?”

既然给了工作,自然是可以让人去上班的,可邮电局好远啊!

光是坐车不但要转车,还要坐2个多小时下车走上2站路才能到单位,这要是大家都没有工作,就是单位再远都会抢打架。

可谁让李梦雨太能干了呢!

家里几个大的,除了自毁长城的老二李国夏,都有正式的工作,而且在是在周边条件最好,人家喝糊糊吃杂粮饼子,矿机厂顿顿喝白米粥吃大白馒头。

这会的日子已经到了人生巅峰了,还会在意那么遥远,光是上班就跑断腿的工作吗?

一时间除了几个低头香喷喷吃饭的几个小孩子偶尔发出一点声音,大的几个都安静入鸡。

李梦雨扫视了一圈,大略情况心里有数了。

有工作的几个是一点渴望的神情都没有,甚至还避之不及,生怕阿妈让他们谁过去上班,把他们现在的工作给让出来,能不吭声绝不吭声,也低着脑袋专注喝粥吃饭。

两个未来的儿媳妇,穆珊和阮秀,是不可能出门工作,这两姑娘身份敏感,出门不安全,低调的很。

唯一达到工作年龄的,又没有正式工作的只有家里的老二李国夏。

李梦雨转头看向李国夏。

李国夏被吓了一个哆嗦,立刻拒绝:“阿妈我有工作,我在村子里开拖拉机,好着呢!”

真的是好着呢。

哪怕是开拖拉机这活有三个人一起干,但哪个男人不对开四个轮子跑大铁疙瘩情有独钟。

若是手上没这个活,李国夏还会思考一下,现在房子也要盖好了,阮秀也要嫁给他了,工作又特别的喜欢,哪怕是憨厚如李国夏,都猛力的摇头不想去。

一切都如李梦雨所料,这真不怪她有私心啊,她已经问过大家了,是大家都不想干,主动放弃了的!

接下来,就是李梦雨拿出大家长气势拍板的时刻了,“在阿妈心里呢,还是你们最重要,一有好工作就先给你们商量,既然你们大家都不想要,那阿妈就拿这工作换好处了,剩下的你们就别管了。”

这工作的发表权,在李国春身上,李梦雨拿眼睛一看,李国春立马上道的支持道,“阿妈,我们都听你的。”

好嘛,这小子滑头的,一个我们就把兄弟几个都代替了。

这小子可美了,房子也有了,媳妇也有了,媳妇长的又水灵灵的特漂亮,整个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这工作是弟媳妇自带的,兄弟也不缺工作,几个大的是真没意见,纷纷点头:“阿妈我们都听你的。”

安排好一件大事。

李梦雨她……

她还得等等……

哪怕她恨不得立刻飞过去,把这邮电局的工作给她外婆给安排了。

现实不允许,地里不等人,整个村子都忙炸掉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熬完了十天等待期,盼来了红薯成熟时。

上一次最忙碌的时候,是采摘悄悄种植的蔬菜换粮食,所有人都渴望着蔬菜换粮能成功。

上上一次最忙碌的时候,是建立种植墙,等到种植墙弄好之后,基本上饿死人事件是不会发生了,最起码能喝上菜糊糊,一口气顶着熬到红薯成熟时就好了。

这一次也是顶顶重要的关键时刻,成功与否关系到水田里的水稻是否能成功的结出稻谷丰收,所有的人都不敢马虎,因为秋收之后桃花村要上缴粮食送到粮食局,粮食上缴的如果不足量,甚至会引发粮食局派人来查探,如今的桃花村,可经不起这样的查探。

村长先召集了桃花村村民们开了一个动员大会,表情激动,语气高昂,桃花村现在越过越好,村民们齐心力很强,村长稍稍给点好话,大家都高兴都不得了。

最后,村长深情的对相亲们说,如果挖出来的红薯足够多,就不需要大家上缴自家自留地里的红薯,所有的村民们先是一愣,然后是巨大的狂喜来袭,明明自留地都是大家的,偏偏被村长给绕进去了,纷纷撸起袖子发挥出了极大的热情在生产队的土地上辛苦的劳作着。

村长看见这一切,脸上的神情满意的不得了。

私下里没少感谢二嫂给他出的这个主意。

李梦雨看着对她无比感激的村长叔子,心里只有呵呵二字。

她这出的什么歪主意,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人家还对她感激的不得了,哎,这个年代的人啊,淳朴啊!

李梦雨对这感谢还是全盘接受了,毕竟大集体劳作时代,磨娘功,怠工,下地不出力很多。

若是平常,偷懒也就偷懒了,这可是关系到明年的口粮问题,明年还是饥,荒的一年呢,她不但要自己家攒粮,也得带着大家一起攒粮,必要的一些小手段少不掉的。

生怕生产队里的红薯不够,村长要他们上缴自留地里的红薯,所有人,包括癞子、二流子、都认真了起来,大有一种挖地三尺绝不让一个红薯漏掉的感觉。

</div>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