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远古基地求月票,推荐票(1 / 2)

加入书签

空间断层里,一艘长达百米的梭子形黑色飞船无声地疾驰着。

和他现在占领的那几个星域比起来,元刑星域的富庶程度却又高出了许多!至少空间断层飞船一路行来,他所看到的那些资源行星上,各种各样的露天矿脉几乎随处可见!

在已知的星海世界中,银河系及其周边星系的资源分布情况都差不多,以恒河沙数的天量恒星中,至少数百颗恒星里面才会有一颗带有行星!

而在这些带有行星的例子中,至少上百颗行星里面,才会有一颗行星上存在着具备足够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而在这些有开发价值的行星中,真正资源富集,并且存在着能量晶石矿脉等高价值资源的行星,往往三百到五百颗资源行星里面才会出现一颗!

假定一个星域里包含着一亿颗恒星,那么其中带有行星的恒星数量约为三百分之一,也就是三十三万颗左右!其中具备可开发价值行星的数量约为百分之一,即三千余颗!其中的富庶资源星球一般只有五到十颗!

当然在这三千余颗资源行星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星球都是想开采就能够开采的。某些恒星系附近根本没有虫洞,某些资源行星的环境太过恶劣、资源储藏量太少等等原因,开发起来成本太大,得不偿失,所以只能闲置在那里。

综合算起来,真正值得开发、并且也能够开发的行星基本上只有二分之一左右,即一千五余颗!

这就是一个二级资源星域的普遍状况,当然如果遇到了那种资源富集的高价值星球,尤其是上面还有着某些极为珍稀罕见的资源的话,那肯定是要不计代价地开发的!

一级资源星域的标准,是指那种实际可开发星球数量超过三千颗,资源富集星球数量达到二十颗以上的星域!

至于资源富集星球的定义,就是除去开发成本,每年出产的原始资源价值达到十亿能源点的数值,且可以稳定开发超过三百年的行星!

特级资源星域的标准,是指那种实际可开发星球数目超过六千颗,资源富集星球数量达到五十颗以上的星域!

由于星海之中绝大多数恒星基本上都只带有一颗行星,因此综合算起来,相当多海外大领主们所拥有的星域,都只能归属为二级资源星域,不少领主的地盘甚至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只能归为三等乃至四等的资源星域!

帝都豪门周家现在已经公开的、多达两百余个星域的海外领地中,二级资源星域只占半数,一级资源星域三十七个,特级资源星域只有十一个!剩下的都是三级、四级资源星域!

当然对于民间的个人以及某些小团体而言,即便是只拥有一颗普通的资源星球,每年的各种利润也足以保证富足无忧的生活了!能够拥有一个星域以上领地的大领主,在难以计数的海外领主中,毕竟只是极少数!

不过,这只是针对资源星域的价值划分标准,不包括对可居住生态星球的价值评定,对于拥有多颗生态星球的星域来说,那又是另外一套定价标准了。

碧落星系的情况,却是完全颠覆了星海世界通行了上千年的标准!经过萧钧凌这些天来的探察,仅仅以他现在掌控的熠霖星域为例,除了拥有四颗珍贵的可居住生态星球外,达到了资源富集星球标准的行星就有六十余颗,接近这个标准的则是多达两百余颗!

整个星域中,具备实际开发价值的星球有上万颗!所谓实际开发价值,其一是指拥有虫洞(便利的交通条件),其次是星球环境合适,不存在某些致命的凶兽、病毒、超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等等!其三是指除去开发成本,每年出产的原始资源价值至少在一百万能源点以上,可以稳定开发超过一百年的星球!低于这个标准就不值得开发了!

以人类的故乡地球为例,如果当成一颗普通的资源星球来对待的话,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只能算是勉强达到了可开发的标准!不过作为一颗可居住的生态星球而言,其真实价值又要高出不知多少倍了!

对于人类文明而言,每一颗可居住生态星球都是极为宝贵的!以星海世界的换算标准,至少要二十颗资源富集星球,才有可能换到一颗生态星球!

吉隆提、盘祈两个星域的富庶程度比熠霖星域还要高些!仅凭借这三个星域,萧钧凌便足以跻身帝国一流的富豪阶层了!假以时日,甚至可以经营起一个能够位列帝都前五百强的大家族!

而且这仅仅是碧落星系边缘的几个“贫瘠”小星域,在靠近星系中心的繁华地带,又富庶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想想都让人无比激动!

杰姆星遥遥在望,萧钧凌想了一下,寻找到一处相对安全的空域,让飞船跃出断层空间,然后将其收进了次元空间项链,再发动“匿踪遁隐”能力,向着星球表面飞去。

这颗星球有着地球的三倍大小,表面植被相当丰富,约有四成左右的表面积被海洋所覆盖。不过在几块大陆上,也有着不少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水源相当充足!只在不多的几块地方可以看到沙漠戈壁的踪影。

进入大气层后,他看了看手腕上的探测器,发现空气中的含氧量极为丰富,这就意味着星球上的土著生物体型都可能生长到比较大的程度!

事实也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一路飞行,他已经发现好几头不知名的大型飞禽在万米高空翱翔,最大的一种翼展达到了近百米!

由此可见,海洋里,星球表面,还有地底,很可能隐匿着更为庞大的生物!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