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斗蛇(2 / 2)

加入书签

西周墓大多比较寒酸,原因是文王与武王都提倡节俭,因此尽管国力强盛,却很少有大兴王陵的习俗。

不过就目前出土的陪葬品来看,有些公侯还是很下血本的。陶器、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原始瓷器和漆器等等。

其中鼎越多,标志的身份越高,在三门峡出土的西虢国君虢仲墓中,就有29件青铜鼎。

虢仲是公爵,相当于小国皇帝。虽然用考古学家来说,这陪葬品已经够多了。

可是跟后世的历朝历代公侯比起来,那就差的实在太远了。

不比别的,就比汉朝时期的海昏侯刘贺。此人皇帝未做满月,就被贬为海昏侯,地位还没有虢仲高,可竟然从他墓中出土文物两万多件。

两万件文物,这相当于三门峡西虢国的整个公墓所有出土文物。

三门峡的虢国公墓,包括两座国君墓、一座国君夫人墓、二座太子墓在内的250余座贵族墓葬群。

也就是说,人家一座墓出土的文物,相当于你250座墓出土的文物。

由此可见,西周墓很少有大满贯的时候,这跟当时的国力与国家习俗有关系。

而且西周墓的墓葬方式也比较简单,就是土坑竖葬,挖几级大坑,把棺椁放在其中,有的连墓室都没有。

到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的方式还没有太多讲究。直到秦始皇信奉方术,在骊山挖了个地底天宫,一下子把华夏的风气给带坏了。

此后什么凿山修陵,海底沉棺,真是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最后搞得民怨沸腾,有的甚至爆发了民变。

就连棺椁都出了很多花样,什么黄肠题凑、九龙抬尸棺、七星巨棺、青铜棺椁……

呃,其实黄肠题凑在上古就出现了,华夏人民智慧无穷,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土坑竖葬公侯大多是一条墓道,有地位高的,会有两条墓道。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四条墓道的西周墓。

岳无忧进去后就发觉不对劲,西周的墓道大多是土洞,很多几乎都坍塌了。可这条墓道,巨大的花岗岩分布在两侧,每块大小都非常均匀,都差不多是一吨左右的样子。

所以这墓道看起来粗犷简陋,实则非常有讲究,正是粗中有细的大工程。如此浩大,如果当时只是公国的话,只怕是动用了举国之力,而且有可能有周天子相助。

岩石上没有壁画,但有简单线条勾画的浮雕。或者这不能称之为浮雕,而应该叫岩画,或者线刻。

这在墓道中是很少见的,平常浮雕大多会出现在人们生活过的遗迹内。墓中最多的,是精美绝伦的壁画。不过壁画最早出现在汉代,这如果是一座西周墓的话,那就不会出现。

卓菲尽可能的临摹这上面的图画,尽可能的去解读。

“大美女,你这一顿鬼画符,自己懂吗?”胖子催促着众人走,但卓菲跟杨正都入了迷,根本不愿意挪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