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重生后 第21节(1 / 2)

加入书签

李星娆:“既然如此,那就在满园设宴吧!儿臣之前都没去过,可能还得提前做些准备。母后,可以吗?”

此话一出,妃嫔们尚且神情自若,几个公主的脸色就有些微妙了。

按照大魏的规矩,公主在成婚时,方有资格出宫开府。

但这个开府,也分三六九等。

最上等,不止公主府富丽堂皇,府内还设长史官员、诸帐兵卫,连带替公主管理采邑的官员,也可由公主自由任命。

次一等,公主府体面气派,但只享食邑,并不专设官员。

再次一些,差不多就是随便给个宅子打发出宫。

当然,这三六九等之下,还有更惨,便是送去和亲。

李星娆绝对属于上乘中的上乘。

比起那些盼着父皇能赏□□面宅子开府的公主,她只需要在自己被赏赐的众多豪宅中挑选一处作公主府即可,眼下即便还没正式开府,也不耽误她用自己的东西。

皇后温柔笑道:“你的地方,你自己做主。”

离开未央宫,德妃因身体不适,乘坐步辇先行离开。

曹婕妤和张美人等则与淑妃同行,两人察言观色,相继开口。

“妾身听闻,蒋昭仪先前还想将满园留着作十殿下将来开府之用,却被皇后娘娘以十殿下年幼,开府尚早为由,抢先一步占了。长宁抢弟弟的东西也就罢了,还故意拿出来显摆,哪里像是正宫嫡出的做派。”

“看上好东西,抢抢就罢了,就怕她看上哪个人,也不顾身份去抢。”张美人轻嗤道:“之前与那姓姜的小校书暧昧不清,如今宣安侯进宫,又立马扑过去,哪里有半点皇室公主的仪态。”

淑妃扫过两人身边的李淑蓉和李涵,凉凉道:“皇后母仪天下,自然是要什么有什么,争不过就只能干瞪眼,说再多,也只会显得你酸。”

曹、张二人面色一赧,闭口不言。

淑妃莞尔:“不过话说回来,论仪态举止,妹妹们膝下的两位公主,的确胜长宁不少,可惜了。”

李淑蓉和李涵对视一眼,先后谢过淑妃娘娘夸赞,心里却明白淑妃话中深意——可惜,不是皇后嫡出,她们谨言慎行努力做好一切事情换回的东西,李星娆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

但无论怎么说,花宴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李星娆当日便告知了太子。

太子倒是淡定:“能亲近拉拢固然最好,但也无需做的太过,既已应下,就好好操办,只管尽兴。”

见皇兄豁达淡定,李星娆不再多言。

尽兴是一定要尽兴的,但若有些人存心不让她尽兴,她也不能坐以待毙。

……

话分两头,何莲笙到长安城后,立刻就与裴镇等人分道扬镳,头也不回的奔向姑母府上。

何莲笙的姑父名叫樊尉,今为中书省右谏议大夫,姑母嫁给樊尉后,诞下两儿一女,皆是聪颖出挑之辈。

何氏彻底稳坐主母之位,在宅内说一不二,府上知表姑娘将过府小住,早早就开始准备。

何莲笙抵达长安这日,姑母带着表姐亲自在门口迎她,拉着她的手好一番问候。

想到这一路的惊险和失落,加上久别父母又乍见亲人,何莲笙险些失声痛哭。

何莲笙与表姐见面次数不多,每次没玩尽兴就要分开,别说闹小矛盾,彼此间重话都没说过,感情要好。

表妹难得来长安一回,樊锦有意带她好好耍玩,可出游的计划还没展开,就先被一封描花烫金的请柬给打断了。

长宁公主为谢宣安侯救命之恩,将于满园设花宴款待,加之春宴突生风波,公主心感招待不周,遂下请帖,重邀诸君赏花共乐。

“宣安侯?”何莲笙反应极快:“侯爷进京不过两日,怎么就与这个长宁公主生出救命之恩了?”

樊锦也反应过来:“我怎么忘了,你此次进京便是与那位宣安侯同路,你们认识!”

何莲笙背脊一僵,矜持的摇摇手:“呃……不是太熟。”

虽然对长宁公主不了解,但她至少知道这类宴席皆有门槛,能被邀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何以如此败兴?

她小心询问,樊锦起先还不愿多说,渐渐变成不吐不快。

“这个长宁公主,简直一言难尽。”

樊锦一鼓作气将长宁公主的为人做派一一道来。

总之,那就是个生来受宠且恃宠而骄,做尽任性讨厌之事,霸道不讲理的公主。

而樊锦之所以能这般清楚,皆因她与二公主李婉是闺中密友,掌握了一手情报。

何莲笙自问偶尔也会淘气惹阿娘阿耶生气,可与表姐口中的长宁公主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只因她是公主,就能这么不讲理吗?这么讨厌的公主,大家就该全都借故不去,叫她难堪!”

樊锦苦笑:“有皇后和太子撑腰,她不叫别人难堪就阿弥陀佛了。”

说着,她想起上次春宴的事,叹道:“二公主一向温柔和善,宽厚待人,结果上次春宴,只因她文采颇有锋芒,疑似抢了长宁公主的风头,就被针对了。事后还被德妃娘娘罚禁门抄经,这几日都没出过寝殿。”

何莲笙觉得不可思议:“二公主做错什么了?”

樊锦摇头:“这不是错不错的问题,德妃娘娘在后宫多年,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此表态,也是做给皇后和太子看,省的落人话柄,算是……一种另类的维护吧。”

“太霸道了!自己技不如人,还不许别人的技高一筹!?”

樊锦深以为然:“所以啊,长宁公主的邀约,不值得期待。本想带你吃好玩好,没想到忽然来这么一茬,真是扫兴。”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