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40节(2 / 2)
没庐氏低声解释了一番。
站在吐蕃人的视角上,一般而言,普兰、玛域(列城一带)、桑噶为第一围,大致囊括后世阿里西南、印度北部及拉达克周边。
李域(于阗)、巴尔提(大勃律)、珠夏(吉尔吉特,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为第二围。
象雄(今札达周边地区)、上赤岱(今日土周边地区)、下赤岱(仲巴及圣湖地区)为第三围。
这就是著名的阿里三围,合起来便是“大阿里地区”。吐蕃强盛之时,全占此地,并为一个行政区,如今则有不少区域脱离统治了。
“胃口倒不小。”邵树德笑了笑,道:“告诉你叔叔,除了于阗外,朕都准了,可册封铁哥为王。”
“嗯。”没庐氏柔顺地应了一声。
在她看来,问题应该不大。他叔叔就是狮子大开口,能讹一些是一些——说起来也挺忠心的。
好吧,或许也谈不上多忠心。至少,在此之前他们是倾向于吉德尼玛衮一系,而不是扎西孜巴白。这次若不是大夏朝廷出面,自己又是维德的妻子、正妃,估计也轮不到维德来捡这个便宜。
“你下个月就要生了吧?”邵树德突然问道。
“嗯。”
“若生了男孩,他便是铁哥的继承人,第二任象雄王。”邵树德说道。
没庐氏觉得有点罪恶。
回想起那些个夜晚,丈夫苦苦哀求,亲手将她送入宫中。圣人搂着她颠鸾倒凤,弄进她身体里的那些种子已经长成了可耻的孽种。
邵树德的眼神则有些阴晴不定。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想杀了铁哥,但最终忍住了。
“先等等吧。于阗那边也需要准备一下。”邵树德说道。
没庐氏细腻敏感的内心几乎捕捉到了那一刹那的杀机,差点出声哀求。
“让你们家也派人来长安一趟,朕有话要说。”
“好。”
“现在——”邵树德看向蔡邦氏,说道:“就等亚隆河谷的使者进京了。”
亚隆那边也联系上了。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争论了好久。吉德尼玛衮一系似乎也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许出手阻挠了。但不管怎样,那边最终决定派几个贵族成员,经云南、蜀中北上,打算过来看看吉德(延孙),考察一下,再做计较。
邵树德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令沿途馆驿提供食宿,派遣向导,护送这批人进京。
吐蕃使者入京后,他也会抽出时间见一见,为延孙上位提供助力。
这俩货虽然都是他布置的闲棋,但经过两年多的布局、联络,已经成功激起了他的兴趣。
投入小,收益高,算是他为后世子孙做的贡献吧。
今年,就这几件事了。在辩经之余,顺手为之。
第086章 争吵
进入同光三年五月后,抵达西京的士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弘文馆都快塞不下了,不得不把旁边的殿室、官衙借出来,供士人们讨论。
圣人说了,他不乾纲独断。在这件事上,听取天下人意见。《致治》的内容,需要更多的人认可,然后成为天下读书人需要学习的“中经”。
是的,《致治》将取代《仪礼》的位置,成为三“中经”之一。《仪礼》降为“小经”,原位列“小经”的《公羊春秋》将被移出考试范围,成为“杂经”。
《致治》的地位已经确定了,大家还讨论个蛋,也就走个流程罢了,撑死了来些嘴炮之争。
“我说,《人口》篇讲的都是真知灼见,圣人果是古来第一贤君。”衍圣侯孔光嗣放下茶碗,叹息中带点崇敬:“若非圣人点醒,我还几在梦中。这篇,一字改不得啊。”
场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中官韩贽、礼部侍郎杨注对视了一下,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
孔家这个衍圣侯没白封,孔光嗣一说话,让好多人都噎住了,气势大衰。现在,只需对付几个刺头了,如果有的话。
韩偓抬起昏昏欲睡的眼皮,看了一眼孔光嗣,嘲讽之意甚浓。
他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唐亡之后,并未出仕新朝,后南下,依附王审知。可谁知道,王审知也降了……
韩偓干脆在福建躺平摆烂了。
福建道巡抚使李珽欣赏韩偓的才华,闲暇时分多次登门拜访,留下了不少财物。老韩赠了他几首诗,权当润笔,继续摆烂。
这次若非李珽亲自登门相邀,韩偓这么大年纪,多半也不会再出门了。
《致治》这本书,他还是抵京后才读过。道理是有那么点道理的,但他看不大上。
他出身富贵,家里有钱,只吃过颠沛流离的苦,没受过缺衣少食的罪。
《通货》篇中提到,货币短缺,让粮价忽上忽下。唐太宗、唐高宗时,出现斗米三钱的奇景,以为太平盛世。但老百姓一斗粮才卖三钱,他需要缴纳的现金赋税怎么办?要知道,即便是租庸调时代,也是有现金税的。
百姓种粮的收益,被这种不正常的低粮价大大蚕食了。相反,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却大得其利,喜笑颜开,因为他们平时赚的是现金,现金支出少了,生活自然宽裕了。
韩偓对此没什么感觉。
斗米三五钱才是太平盛世,可以上史书的。而且,这么低的粮价,田舍夫又不是活不下去,少赚点罢了,能咋地?
圣人,有点小题大做了。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