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7章(2 / 2)
朱子安放下毛笔,向围观众人拱手道:“在下献丑了,请各位指教!”
白乐童等人既然已经看出来朱子安的水平不差,甚至在这方面还尤胜自己一筹,当着石迪文的面也不好再嘴硬贬低对方。但要让他们开口夸奖朱子安,却也还是有些放不下架子。
倒是石迪文主动开口,替众人化解尴尬:“子安这书法,在年轻一辈中可算上乘!你们有所不知,子安的父辈从他幼时开始,便请了不少高人教化指点,既有山东孔姓大儒,也有告老还乡的内阁大学士,国子监祭酒。相比普通的民间读书人,他的起点就已高出许多了。”
白乐童听了之后,暗自庆幸刚才没有冲动出题,否则以他对经史子集的研读水平,很可能会在朱子安面前自取其辱。
陶弘方则是在暗自感叹这朱子安所享受的教育条件的确不是普通读书人可比,他的这些师傅可都是在科举中淘汰了无数竞争对手才杀出来的佼佼者,对科举的出题方案和考核标准都有极深的见解,要指点这个徒弟通过乡试的选拔,难度或许并不比刚才自己出给他的这道题高出多少。
朱子安应道:“石大人过奖了!在下过往研读四书五经,总觉得书中乃是屠龙之术,即便学得再好,也无用武之地。运气好能袭封德王,运气不好大约就是个郡王、镇国将军,顶个爵位领着朝廷俸禄,老老实实在济南城待上一辈子。但如今天下形势大变,朱氏子孙若不能应时而动,今后就很难再有出头之日。海汉朝向天下招贤纳士,且不限出身背景,我朱子安不才,却想试上一试,看看自己以往所学究竟是不是有用!”
朱子安这番话显然是说给陶弘方等人听的。如果不是海汉崛起,他身为朱氏子弟,今后有很大的机会顶着太平王爷的名号享受荣华富贵。但如今大明国祚已尽,仅仅只是在华北地区保留了一块象征性的统治区,以此来作为与海汉和平交接大权的条件,而像朱子安这样的藩王后裔,那自然也就没法再享有封地和一应特权了。
按照海汉与明廷达成的协议,藩王及后裔要嘛选择前往华北保留地定居,要嘛就只能以平民身份定居在海汉治下。而绝大多数藩王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还是拖家带口迁去了北方,与朱氏宗亲抱团过活。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甘于接受这样的安排,自然也会有远离海汉实际控制区的藩王起兵自立,不承认从紫禁城里发出的谕旨。也有一些人不甘就此落魄,想要趁此机会摆脱过去的束缚,为自己搏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朱子安作为德王后裔,封地就在海汉北方大区治下,自然也逃不过这一波冲击。但无论是去北方养老,还是留下来做个平民,对他来说都是心有不甘,而恰好在这个时候,管理北方大区的海汉高官陈一鑫向他的家族提供了在此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即公开投效海汉,今后进入海汉的官僚体系任职。
这种安排显然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只要被选中,今后高官厚禄的待遇想必是少不了的,应该会好过去北方当个破落贵族。但陈一鑫同时也为此设置了门槛,即只招揽年轻有才华的朱氏子弟,想去混吃等死是不行的,而这样的要求反而是契合了朱子安的心意。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