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第651节(1 / 2)
虽然称呼不同,但是基本上无非三类。
第一类:入门弟子,也叫学道弟子。
拜了师就算进了门,都可称弟子,这种弟子称为入门弟子。
拿教书授徒的孔子来说吧,弟子之多,史载三千之众,这三千弟子中大多属于入门弟子,平常也就是上课时来听听课,下课就走人,私下并没有过多交往,更没有一对一的私授。
之所以叫入门弟子,也是对初拜师学生的称谓,意为方进师门,学艺不精。
入门弟子也好,学道弟子也罢,说白了,就是可以跟随学习,但是没有特殊待遇。
第二类:是登堂弟子,有些地方也叫入门弟子。
以孔门为列,七十二贤人可归为登堂弟子。古代传授技艺的庭院一般比较大,进了门之后,还要穿过长长的庭院,然后才进得厅堂。
所谓登堂,也就是拜师习艺已经有些时间了,与师父相处的时间很长,期间得过老师的指点,进步很快,学业技能已经有所成。
登堂弟子不同于学道弟子,需要正式拜师,需要遵守本门规矩。
往往这些弟子是从学道弟子中产生的,也有的是经由中间人引荐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师父自己看中并主动收徒的。
最后,才是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是师父重点培养的对象,今后要接道统承法脉的。
还拿孔门为例,连率真的子路也曾被孔子批评为「升堂而未入于室」,可见入室不易,弟子虽多,最后能入得室者也就几人而已。
而一旦成了入室弟子,师父就要「口传心授」一些真东西。
所谓心传,在于心心相依,念念相通,重的是诚意正心、见心见性,这靠的是自己。口授的是技艺学问,重在明师善导、弟子好学,这靠自己更靠老师。
一个人的学问技艺可通过老师面提耳命的形式学习积累下来,但道统法脉却不能以此而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道」可意会不太容易说得明白,须诚意正心、以心观心的去悟、去修、去践行。
三种弟子,对师门而言,入室弟子需要的天赋与心性最高,当然也最难遇。
但是,一旦遇到,师父往往会主动把其收为入室弟子,以使本门的法脉技艺传承下去。
这也是沈钰渊真正震撼的一点。
刚才陆平仁说虽然见了陈南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却见心见性,念念想通。
显然!
陆平仁就是动了收陈南为入室弟子的心了。
入室弟子,已经可以说是另外一种传承了。
古代不少老师傅在走了之后,把衣钵传给弟子继承,而并非家人,这就是所谓的入室弟子。
这种师徒关系十分牢固,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武侠中为师报仇一类的……
师徒,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天地君亲师,可见一斑!
沈钰渊这么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入室弟子,那就是宋爱国,宋爱国当入室弟子以后,沈钰渊对他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无论是科研临床还是生活,都是如此!
要不然,宋爱国一个白手起家的人,也根本不可能在首都这样的地方在二十年间有如此成就,还成为了首都三甲中医院东直门医院的院长。
可以说,这一切离不开沈钰渊的培养。
入室弟子,完全是当成亲人去看待的。
而现如今,陆平仁三十年没有收徒,这一收徒就是入室弟子!
沈钰渊能不震撼?
而且,陈南必将成为陆平仁的关门弟子。
关门弟子虽然不是三类弟子分类之中的一员,但是意义也不一样。
关门弟子,指老师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此后则收山,不再收直传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孙——再传弟子。
一般地,关门弟子是老师最钟爱的弟子,因此在众弟子中地位特殊。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青年中医培训中所有人对于关门弟子趋之若鹜的原因!
而现在,陆平仁老爷子直接一步到位。
入室弟子+关门弟子。
可见其对于陈南的喜爱程度有多少!
可是……这终究只是第一次见面啊!
一次见面,就下了如此决定,陆平仁对于陈南的喜爱完全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沈钰渊深吸一口气,看着床上陆平仁,忍不住苦笑一声:「你这可是一步到位了!」
于眉皱眉:「老陆,你不考虑考虑了?」
陆平仁此时这才缓缓睁开眼睛,难以掩饰其内心的欣喜:「呵呵,当然了!」
「我和小陈一见如故,见其心性都是上上绝佳人选,不畏惧强势,能心平气和,且诊疗疾病能与我心心相印,念念相通,我这么多年也没有遇到一个!」
「道家讲究一个机缘二字,我看啊……这就是我陆平仁人生最后一个机缘。」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