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 第145节(2 / 2)

加入书签

冯奇大笑道:“太想当然了,你以为每个地方的地主大户会允许你这么做?”

云昭道:“你也太小看百姓的力量了,当规矩已经在蓝田县形成之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全天下都要遵守的律例。

没有田地的农夫在蓝田县种植粮食一般都是跟主家三七分的,凭什么到了荆襄就要倒三七分?

农夫们看似弱小,实际上他们才是最认死理的一群人。

他们有的是智慧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另外,先生啊,大户人家其实就是飘在汪洋大海上的一叶叶小舟,最虚弱的不是农夫,而是他们。

再加上现在贼寇四起,百姓的心早就乱了,这时候再让他们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这不可能,随时随地会掀翻小船之下,即便是有阻挡,也会被消除掉影响。

就像现在的秦王,长安县一半的土地是人家的,以前的时候呢,秦王府何等的骄傲,种他家的地租税就是倒三七,当蓝田县的三七分成已经成了惯例之后,他还不是乖乖的把分成顺过来了?

你应该知道,我可没有鼓动百姓去跟秦王争,更没有主动参与此事,是百姓自己不种秦王家的地,在撂荒跟三成收获之间,是秦王自己选择了三成收获,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满。

现在还不是整天乐呵呵的?”

冯奇笑道:“他真的乐呵呵的?”

云昭道:“他是真心乐呵呵的,不是说他收入增加了才乐呵呵的,而是他觉得这样做能打击紫禁城里的皇帝,才乐呵呵的。”

冯奇不解的道:“他是皇族啊。”

云昭摊摊手道:“皇帝在跟他借钱,最近有两个叫做‘剿饷’跟‘征饷’的摊派出来了,秦王家要出白银二十万两。”

第045章 女儿愁,无钱去买桂花油

云昭说的没错,朝廷确实在“辽饷”之外又增加了“剿饷”跟“征饷”。

这两道摊派总共要筹集白银两百八十万两。

大明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制定的新的国策——“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

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

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

杨嗣昌提议增兵十四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由熊文灿为总理五省军务,剿抚兼施。

据说这笔钱的筹集之策有四,曰因粮,曰溢地,曰事例,曰驿递。因粮者,就是每一亩地加派六合,一担粮食以八钱银子核算。

溢地者,就是让官府去找土地超过额定数目的人家重新收税。

事例者,就是让有钱人家花钱买一个监生名额,监生的好处就是不用纳税。

驿递者,就是裁撤驿站跟邮局,据说这样可以省下来二十万两白银。

另外,就是宗室捐款,据说,秦王府捐了六百两银子,已经可以列入诸位藩王捐款名单的前十。

关中自然也有摊派,不过,在劳如意的安排下,蓝田县一共购买了七十一个监生名额,同时,也花了六九千两白银购买了关中到京师的驿站,并保留了驿卒。

云昭还想购买关中到南京的驿站,没想到下手晚了,劳如意去问价钱的时候,被告知,已经被东南盐商买走了。

一个监生需要钱一百零六两,七十一个监生云昭共计花了八千两银子。

这两者相加之后,蓝田县一个县就圆满的完成了整个关中的摊派数额。

云氏一干掌柜的算过账目之后,云昭发现,自己不但没有亏损,反而赚了白银三千多两。

来年,一个监生名下的一百亩土地将不用缴税,也就是说,只要运作得当,蓝田县七千一百亩的良田从此将不用给大明朝缴纳一文钱的税款。

从西安府到京师足足有两千多里路,大明惯例,五十里路一个驿站,云昭仅仅用了九千两银子就购买了将近五十座运转成熟的驿站。

掌柜的们决定将驿站全部变成客栈……

“为什么你为国花钱,反而会赚钱呢?”

冯英最近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为了达到一些小小的目的,甚至不惜青涩的动用她的美色来诱惑。

“这里边就有一个资金重组的问题,也有一个官员贱卖国家产业的问题。

两者相加之后,个人发财在所难免。”

云昭嘴里说着令人高兴的话语,声音却是冰冷的,这一次裁撤的六条驿道,关中抵达京师的这条道路是最差的。

而卖监生名额来筹钱,根本就是剜肉补疮之举。

“这么说,皇帝这样做完全是错误的是吧?”

冯英侧着脸悄悄看云昭,又迅速低下头去。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应该诛十族!以前皇帝诛杀方孝孺十族弄错了。”

“这个建议是谁提出来的?”

“兵部尚书杨嗣昌!”

“这个人该诛杀十族?”

云昭叹了口气道:“他提出来”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没有太大的差错,可是,他不该把私心容纳进来。

驿路我们买了一条,据劳如意说,跟他有关的盐商买走了三条。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