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53节(2 / 2)

加入书签

道长们自从得了火柴作坊的几成利后,日子过得越加滋润,不用元家的银钱支援,也能满足他们的日常开销,一跃成为附近几个州府最富有的道士,就对锦绣和元家的态度更加热切。

锦绣的书信一去,他们虽然觉得为难,但也带着徒弟们加班加点的干,且锦绣非常贴心的告诉对方:“若忙不过来,本官可为道长们找几个外门弟子,平日帮着打打杂,做点体力活,分担压力。”

本以为道长们会很高兴,毕竟有人帮着干活儿了,没想到人家毫不留情的拒绝了,理由非常简单:“师门秘方,概不外传。”

锦绣也无话可说,虽然火柴的出现,红磷的提取都离不开他的提醒,但所有的步骤和试验都是道长们亲自完成的,人家要说是师门秘方,锦绣也无话可说。

只能眼睁睁看着几个道长亲自带着徒子徒孙们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折腾,想说人家一句敝帚自珍都不行,这年头谁家不是这样呢?

锦绣只能默默祝愿道长们身体健康硬朗,长命百岁,好好给他干活。

好在道长们也能干,三天后第一批灭鼠药就出来了,谢六拿到药的一刻,毫不夸张的说,直接留下激动地泪水,庄子里的庄户门这几天白日里抓老鼠,夜间不停的在大棚里巡逻,蹲点老鼠,所有人都被折磨的不轻。

但这玩意儿说到底也是毒药,要是有人误食,在当下这个医疗水平来讲,差不多就是听天由命的结局了。

因此在使用前,锦绣对谢六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给庄子里的大人小孩儿将弊端说的清清楚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同时,明安府各大药材铺子也悄无声息的上了一款灭鼠药,便宜,好用,但要购买的人去衙门备案。

谁来买的,哪里人,在哪儿买,买多少,都要记录的清清楚楚。

同时衙门和药铺将注意事项给买药之人细细的叮嘱一遍,让他本人重复一遍,这才算是完成流程。

身受鼠害的人家得以解脱,只在心里默念了两句:“药铺新出的灭鼠药还真管用。”也就罢了。

知道内情的谢六激动的大笑三声,再也没有老鼠关顾的大棚,瞬间又恢复满满的生机,感觉白花花的银子在向自己招手。

本以为事情到了这里就算是结束了,没想到晚上元老爷从山上道观回来,告诉锦绣:“道长们最近发现了赤磷的妙用,正打算用那东西做一个什么烟幕弹,能瞬间散发大量烟雾,扰乱敌人视线。

爹虽然听不懂,但听起来很不错,且已经有了思路,道长们最近研究的热情高涨,已经无心与爹谈论道学啦。”

锦绣顺口安慰元老爷:“既然如此,那您在家好好待着,每日上山下山也折腾人,等道长们过了这阵热情,想必还是会发现,他们最爱的依然是讲经论道,届时您再去也行。”

元老爷笑眯眯的摆手:“爹的意思是,想在山上小住一段日子,想跟着道长们学习。”

锦绣一愣,觉得这件事不能同意,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吗?一群胆大包天的家伙,什么都敢往炼丹炉里扔,一个不小心就有炸炉的危险,随时都会产生爆炸,万一元老爷也跟着凑热闹,锦绣简直不敢想那个场景。

第155章 重操旧业 橡胶树

元老爷希望落空, 却没有表现出多少失落来,反而告诉锦绣:“爹怕是要重操旧业了。”

锦绣不明所以。

元老爷长长的叹口气:“你这次行事,在坊间名声两极分化, 有人觉得大快人心, 弹冠相庆,自然是拥戴你的。

同时有人对你恨之入骨,已经隐隐有风声传来,说你要在明安府搞一言堂,大有顺者昌逆者亡的意思。”

锦绣挑眉:“传便传了,这不正是现如今官场的实质吗?做得说不得,也挺没意思。难道事到如今,依然有人觉得可以用言语拿捏住我不成?”

元老爷无奈:“爹让人查过了,这流言并不是从被你整治过的那些人家中传出来的, 反倒是一些不知内情的百姓,对事情的真相一知半解, 按照自己的理解加工一番,传播开来。”

这锦绣就更不在意了:“愚者多矣, 尽己所能罢了, 哪能事事都与他们计较?”

元老爷不甚赞同:“这些事儿交给爹来处理吧, 刚好最近有空, 你小时候,咱们家就没少做这种收买人心的事,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几样,爹熟悉。”

元家这么多年来, 一直在乡邻间做善事,行善举,逢年过节有不少百姓将自己的心意放在元家门口转身就走, 喊都喊不住。

被皇帝赏赐“积善人家”的牌匾后,行事比以前更加低调,但该做的却是一点儿没少,到了元老爷这个地步,钱对他来说,真的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反倒是儿子的名声,家人的健康,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锦绣也没阻止,主要是想给元老爷找点儿事情做,否则老头子待在家里闲不住,急得团团转,锦绣看了心里怪不落忍的。

有时候他都想脑子一抽,直接将寿伯喊过来陪元老爷算了,但最后总算是理智战胜了感性,没让自己做可能被元老爷拿鞭子抽的事。

类似于施粥,让人领救济粮的事情性价比太低,元老爷已经不做了,这样的情况只有在靖林县老家还在坚持。

都是香火情,只要元家还有一口饭吃,就不能让老家的乡亲们饿着,因此元家这些年在靖林县老家的名声特别好。

在明安府,就完全不能这么行事,元家在这边有不少生意,刚好生意扩大,需要扩招伙计,开出的条件非常优越,薪资待遇让做了多年的老师傅都眼红想去给元家做工。

包括店铺伙计每月必定有两天休沐日,每年有十五天年假,中秋春节元宵这些传统节日,还有各种节日福利。

凡是在元家店铺干满三年的,往后随着年份上涨,月例银子跟着上涨,凡是在元家做工的伙计,都可以享受内部优惠价,带上元家伙计的身份牌子,就可在元家的各大商铺中,以一个接近于成本的价格购买很多东西。

除了这些让人眼红的待遇外,最主要的还是元家给工人开的月例银子比同行高出一成,且有固定的每月发放月例银子的日子,不会随意扣克扣工人的银钱。

当然,要是有一技之长,工钱就是另一个高度,福利待遇也不是这些表面的好处能比。

这就更加让人心动了,但这时候的人们被克扣惯了,偶尔遇到这种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情,还是抱着很大的戒备之心的,首先想到的就是不相信。

观望的人很多,去的人非常少。

元老爷也不着急,这就跟城门立信是一个道理,要的就是一个逐渐打造互相信任的过程,也是从一开就过滤掉那些很难建立信任之人,慢慢来,元老爷有的是耐心。

王五家住在距离明安府五十里外的乡下,家里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五,上头两个哥哥姐姐均已成家,下头还有一个妹妹。

一家子穷的叮当响,上头的姐姐嫁人后,前头两个哥哥光是娶妻,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轮到王五这里,已经十五六的大小伙子,到了娶妻的年纪,愣是因为家里一穷二白,没人敢将姑娘嫁到他们家。

前头两个哥哥在成亲前,与家里说好了,所有积蓄全都拿出来给他们娶妻,等他们成亲后,要先赚钱给王五娶媳妇,结果成亲后,有了小家,小心思就多了,不愿意将银钱拿出来。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