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本事(1 / 2)

加入书签

车间里面吵嚷的厉害, 顾朝晖和林荫萌在外面都听到了声音。

好奇之下, 他便向林荫萌问起了原因。

“这批棉绒有点问题, 纺线的时候总是断, 合股也有问题, 一上午下来, 我就纺了不到六轴。”

说起这个事儿, 林荫萌也有点发愁,这么下去,这个月工资肯定要受影响。

看到她为难的颦起了秀眉, 顾朝晖也不由得关心起了这个事儿,“才六轴?只是平时的四分之一?”

他是精纺的老职工了,从一参加工作就在这个车间, 自然各方面都门清。

“对啊, 我还是纺得快的呢,我们组其他几个, 五轴都没纺到, 这么下去, 这个月得喝西北风了。”林荫萌也不自觉的抱怨起来。

“是棉绒的原因?”顾朝晖有点刨根问底的性格, 而且他也不想看到林荫萌发愁为难的样子, 总想找办法让她开心起来。

“不知道呢,汪主任去找实验室的技术员了, 听听结果再说吧。”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见里面的吵嚷声更大了, 只听一个声音喊道, “棉绒怎么可能没问题?!我看是你水平太次,发现不了问题吧!”

闻言,两人面面相觑,难道实验室那边出结果了?

为了听个清楚,两人一起进到车间里,站在人群外围听消息。

没用几分钟,顾朝晖就听出了个大概,看样子真的不是棉绒的问题,既然不是原料的问题,肯定就是纺线过程中出的问题了。

顾朝晖转头问林荫萌,“你们上这批新线之前,没有给机器调换档位和节律么?”

“怎么可能不调,我发现棉绒没韧劲儿之后,立即调了,而且还仔细盯着全过程,只要发现有合股不顺的情况,我就再手动调控一下,所以才比其他人纺得快一点。”

听到林荫萌这么一说,顾朝晖不由皱起了眉头,既然按照机器设定的档位进行了调节,按理说,应该不会出现问题了,不过眼前的情况如此特殊,看来还是不能全然相信机器。

如此想着,他便走到林荫萌那台机器跟前查看,又让她帮着开启机器看了纺线的过程。

两人来来回回折腾了四五遍之后,顾朝晖紧锁的眉头终于展开了。

林荫萌一直在观察着他的表情,此时一看他露了笑模样,赶紧问道,“怎么样?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

“嗯,是齿轮的问题,光靠调节机器上既定的档位是不够的,每种棉绒的性状不同,既定的档位精细不到那种程度,只能靠更换齿轮进行调节了。”顾朝晖简单的跟她说了说原理。

林荫萌是个相当熟练的纺织工人,对自己这台机器再熟悉不过,其实她早就在纺线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细小的差别,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她每次都是手动做一些微挑以弥补机器的不足,所以她纺出来的成品才比别的工人看着整齐漂亮,质量也好,正因为她的用心和敬业,才被多次评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

经过顾朝晖一说,她虽然不懂机械技术,可也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如果更换齿轮,肯定能解决问题!

“朝晖,你想的这个办法肯定对路,要不咱俩试试?”林荫萌的眼神里透着期待。

一开始只是因为好奇才来查看,可因为涉及到自己感兴趣的机械,就不自觉的投入了进去,这时候因为女朋友的期待,他也不好拒绝。

其实精纺车间的事儿,他真的不想管,但他又实在不想让林荫萌失望,便点了点头,说,“那咱们先去保全工的更衣室看看,那边应该有可以更换的备用齿轮。”

两人来到保全工更衣室的时候,那里只有一个人在,是以前顾朝晖带过的新人,刚来不久,也算是他的半个徒弟,平时大伙都喊他“蹦蹦”,因为他岁数小,坐不住,走路连跑带跳,看着不太稳重,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名字。

见到顾朝晖进来,“蹦蹦”赶紧起身,表情明显有点紧张,他吭哧了半天,才喊了一声,“师,师傅。”

顾朝晖冲他点了点头,直接道,“有纺线机的备用齿轮么?我要用用,林荫萌的机器出了点问题,我帮她看看。”

按说他现在已经不是精纺车间的保全工了,到这儿来借东借西,实在名不正言不顺。

但“蹦蹦”是他的半个徒弟,对方知道顾朝晖的技术棒,虽然现在传闻他“疯”了,可他做师傅那会的余威犹在,搞得这徒弟一时也有点懵,在找和不找之间很犹豫。

这时林荫萌说了话,“小师傅,我的机器有问题,要不你帮我看看吧。”

“蹦蹦”一听就急了,他哪儿会看啊,平时修机器,都是有师傅带着,这会儿师傅们都出去看热闹了,就剩他一个人在,让他修,他可不会,别修不好,再给捅了篓子,到时候又得被教训。

不过他修不了,顾朝晖肯定能修,他不敢耽误这群女工的事儿,否则师傅们的教训是一回事儿,这群女工也不好惹,要是惹了她们,能用一张嘴就把人给磕碜死。

一想到这些,他立即不犹豫了,赶紧去库房找齿轮。

没一会儿功夫,“蹦蹦”就搬着各种型号的齿轮从库房回来了。

顾朝晖让他一直搬到了机器跟前,然后又让他搬着自己将齿轮更换好。

正好有蹦蹦在,要不顾朝晖还得让林荫萌帮忙,这机器死沉的,再闪了她的腰。

两人很快就换好了齿轮,前后没用两分钟。

换好之后,顾朝晖对林荫萌说,“你把棉绒重新上好,咱们再试几次,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档位。”

顾朝晖和“蹦蹦”在旁边观看林荫萌上棉绒,上好之后,他启动了机器。

一开始还是有些问题,经常会断线,但比之前也要好得多,后来他们又接连调整了几次,最后找到了合适的节律,机器终于运转如旧了,对待这种娇嫩的棉绒,也像之前一样快速合股了。

面对这样喜人的情况,还没等顾朝晖和林荫萌说什么,“蹦蹦”已经先兴奋的手舞足蹈了。

他早忘了那些关于顾朝晖的传闻,现在只有满心的钦佩,他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喊着说,“师傅,你太牛了!这么轻松就解决大问题了,你等着,我去告诉汪主任!”

说完,不等顾朝晖阻拦,他撒腿就跑了。

等“蹦蹦”扒拉开人群,告诉汪副主任,有人能解决这个大问题的时候,众人初始都不相信,尤其是听到那个人是“顾朝晖”的时候,更是有人直接后退了几步,看样子好像是生怕这个“疯子”发起狂了,伤着自己。

汪副主任当然也不相信,但他现在焦头烂额,一会儿总厂就要派来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如果总厂的领导知道他们车间现在正在闹罢工,而他自己还被工人给围攻得说不上话来,这副丑态一旦被反映到上面去,那他无能的印象就坐实了,到时候别说是调任到总厂办公室,不把他现在这个副主任撸了就不错。

面对窘境,他病急乱投医,抱着行不行都试试的心态,跟着顾朝晖来到了之前他们调好的那部机器跟前。

跟着他一块过来的,还有一批不怕“疯子”,或者说好奇心战胜了恐惧心的工人。

他们呼啦啦的围住了林荫萌的纺线机,就想看个究竟,这个“疯子”难道真有这种本事?能解决这个总厂领导都解决不了的大问题?还是说会闹一个天那么大的笑话。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林荫萌在他们亲眼见证之下,将那种没有韧性的棉绒上好之后,机器的开关被按下,所有人没有看到想象中那种卡顿的尴尬画面,相反,机器运转的异常流畅,没用几分钟的功夫,小半轴纺线已经缠上了线轴,而且一点没有出现要断线的征兆。

见此情形,汪主任喜出望外,赶紧向顾朝晖问起了修复的原理。

顾朝晖也没藏私,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汪主任听了频频点头,拍着他的肩膀夸他帮着大家解决了大问题,其他一众人则觉不可思议,瞬间议论纷纷起来。

“不是说他疯了么?疯子还能有这手艺?别是瞎传的吧。”

“不好说,咱们厂不是有人亲眼看见他当时发了疯么?再说那死人的现场血肉模糊的,别说死的是他的朋友,让你看见一个陌生人突然死在你跟前,脑袋都被大铲车铲没了,你能不受刺激?”

“也是,但没准他好了呢?这么好的技术,只能待在机井房,那也太屈才了。”

“嗨,别说了,还不是车国忠,这里面说不定有什么事儿呢,既然修好了就行,要不还得耽误咱们的工时。”

大家议论了一阵也就散了,事关自己的利益,大家才有热情围在一起,现在问题解决,工人只想着赶紧把齿轮换好,别耽误了正事儿。

其他人都走了,顾朝晖也想赶紧离开,他还得回去机井房那边上班。

但汪主任却留住了他,说有几句话要跟他说。

“小顾,你先别走,我有几句话想问问你。”

汪主任把顾朝晖领到了办公室,面容和善的说道。

“汪主任,有什么事你说吧,不过我还等着回机井房接班,要不就耽误老吴吃中饭了。”

其实顾朝晖对王副主任的话一点兴趣也没有,对方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帮忙解决了难题,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为了那点小愧疚,想展现善意关心关心他。

以为他还是那个“疯子”,需要别人的一点小恩小惠的可怜虫么?

顾朝晖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不伸手,等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又想办法弥补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