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1 / 2)

加入书签

曹行知在本市的住处离头道街并不远, 两人步行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

路上, 二人谈兴正浓, 一直都在说着关于木雕的事情。

等到了宅子门口, 让顾朝晖意外的是, 这宅子并没有上锁, 曹行知上前敲了敲门。

难道他还有家人在这边?可之前明明听郝老板说他是个外地人啊。

顾朝阳正纳闷着, 大门从里面被拉开,门里面出现了一个老者的脸。

那老者六十岁上下年纪,穿着干净朴素, 见到他们两人,笑着道,“小东家回来了。”

接着看到顾朝晖, 又说, “这位是客人吧?”

曹行知笑着答,“袁叔, 快准备茶水, 这位是贵客。”

说着, 便请顾朝晖进了院子。

曹行知的宅子不是特别显眼, 就在一条民巷胡同里, 而且这里是老街区,房子都有些年头, 所以他这个古旧的院门不十分惹眼。

但进到里面,顾朝晖才发现, 这宅子真是别有洞天。

它的门口虽窄, 但内里却是个宽敞的四合院。东、西厢房与正房相连,外面还有环廊相通,细看之下,还能发现在房檐和椽木上都雕有精美的纹路,可以想见,这宅子之前住的也不是普通人家。

曹行知见顾朝晖站在院中驻足四望,也没打扰,只是站在主屋门口笑着耐心等他。

待顾朝晖回过神来,看到主人家的样子,顿时有些尴尬脸红,赶紧快步追上。

及至到了屋里,更是让他惊叹不已。

屋内陈设皆是红木家具,看细节处就能发现,应该都是有些年头的东西,而期间点缀的花草、摆设也都是风雅至极。

他一低头,还在茶台上发现了自己之前雕得一枚茶宠,不禁添了几分亲近之感。

曹行知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一边从袁叔手中接过茶,一边亲自给顾朝晖斟好,然后笑道,“其实我早就想让郝老板帮咱们引荐,可都因为事不凑巧,一直没能见面,今天也是机缘巧合,说明咱们二人还是有缘分啊。”

顾朝晖端起茶碗边喝边点头,道,“其实我之前对您也很好奇。”

“哈哈,好奇?好奇什么?”曹行知笑着问道。

“具体也说不上来吧,只是觉得,我的木雕手艺其实也不是多好,尤其是自己做得多了,学得深了之后,更感觉自己的手艺匠气太重,没有什么灵性。反而是您,见多识广,却一直能照顾我的生意,我一是好奇,二也是很感激吧。”

顾朝晖说着,主动捧起茶壶,帮曹行知倒了一盏茶。

曹行知听了哈哈笑,心道这小伙子不仅有自知之明,更知道感恩,便越发对顾朝晖有好感。

他坦诚说道,“不瞒你说,你的手艺,确实不是大师级别的,我若是真的想找到比你雕得好的,也不是多难。但这木雕,我并不是给自己物色的,而是因为我爷爷很喜欢。所以,你雕得大部分东西,尤其是最早雕的那批,我都已经送到国外去了。”

听说自己的木雕被送出了国,顾朝晖惊讶不已,同时也很好奇,这曹行知看起来都有四十多岁了,那他爷爷得多大岁数?老人家怎么会这么喜欢木雕呢?

将顾朝晖的疑问看在眼里,曹行知便将他的身世向对方娓娓道来。

原来他们家祖上家大业大,在封建王朝末期已经是很有名的一方富贾,后来赶上新民革命初期的工业革命风潮,他曾曾祖父,直接买了大部分田产,开始投身工业。

因为入市时机好,没用一、二十年,他家资产就翻了数十倍,成了当时在国内都数得上名号的大资本家。

最难能可贵的,其实是他们家人观念正统,当年军阀乱战,背后都有资本力量支持。但他祖上就有家训,绝不赚这些沾了血的钱,所以他们家在那个年代,哪个政权也没投靠,歪打正着的,就顺利发展到了外夷入侵那会。

到了抗夷的时期,就不是国家内乱了。

民族大义,匹夫有责,他祖上变卖了不少家产支援抗夷。

再后来,到了抗战时期,更是主动捐了不少家业,及至到了解放之后,又主动参与了国有化改革,可以说是典型的爱国资本家了。

所以,即使后来家道中落,又赶上动乱时期,但因为提前得了消息,所以举家迁到了国外,财产先不说,最起码保了平安。

直到这两年,社会环境慢慢变好了,家里才把曹行知先派了回来,让他看看情况,是不是已经可以举家回国了。

其实他们家有钱有地位,早百把十年前,就在国外就有投资,全家在国外过得也是殷实富足,只不过对国外的环境不是多么适应。

出国之后,他们这些年轻人尚可,主要是他爷爷,现在已经九十多岁的人,每年念叨着想家,想家,他们全家看着老爷子的样子,都觉得太过可怜。

为了缓解他的思乡之情,之前曹行知在唐人街给爷爷淘了一个木雕小观音。

他爷爷心爱的不得了,说自己年轻时候就喜欢木雕,他们这些孙辈听了,自然想尽办法给他继续淘宝。

可是身在国外,条件有限,再想淘到好的,却不那么容易了。

等曹行知回国之后,利用走南闯北的机会,帮他爷爷淘了一些木雕,这中间,有比顾朝晖做得好的,也有比他做得巧的,可寄回去之后,他爷爷却独独喜欢顾朝晖做的这些东西。

用他爷爷的话说,顾朝晖做的东西干净。

说道此处,曹行知正色道,“老爷子常说,物件都有灵性,尤其是这种假人之手,天地造化的物件,更是要找纯净的人雕琢,否则手艺再好,若是心境不纯,东西也差着意思,甚至留在身边还会招来邪祟。”

他说完之后,又笑了笑,看着顾朝晖默默无语,似有所感,便说,“我爷爷也是岁数大了,估计想得有点多,不过你做得东西越来越好倒是真的,后来连我看了也禁不住动心,除了我爷爷订的那些,我自己还下过几次单,这枚茶宠便是了,哈哈。”

闻言,顾朝晖也不禁笑起来,伸手拿了那茶宠端详着看,心道,难道自己经过淬炼的灵魂,真的会有人看得出来?

不过连重生这种离谱的事儿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那世外高人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了这许多,顾朝晖明白,曹行知不是跟他话家常,更不是跟他套近乎,而是让他知根底,让自己放心,对方真正要说的,还在后头。

但能不能让对方说出来,还得看自己的诚意。

于是,他接过话头,笑着说道,“不怕曹大哥笑话,其实我没有什么本事,木雕手艺都是现学现卖。我本职是个技术工人,搞机械加工的,编制在第三纺织厂的精纺车间,同时还在机械加工厂做着临时工。能通过木雕赚钱,也是巧合吧,不过我最近确实需要一笔大钱,因为要去出国考察,虽是自费,可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想在事业上再深造发展一下。”

听他说得坦诚,曹行知点头微笑,对顾朝晖的聪明和憨厚更加欣赏,接着,他便说起了更进一步的事情。

他回国来探风头,自然不可能是无目的的游荡,而是一边看商机,一边也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曹行知酷爱古董文玩一类的东西,他年轻时候是大家公子出身,家里财力雄厚,自然能供得起他这奢侈的爱好。即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资本家破产之后,犄角旮旯扫一扫,家里也过得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殷实日子。

尤其是这次回国,他发现动乱之后,国内的古董收藏市场又被打回了原型,民间宝藏数不胜数,懂行的人却都不敢出山,此时对于投资和收藏者来说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时机。

所以,他边走边收,边走边入,这几年间,攒了不少好东西,这也是他和郝老板认识的原因。

至于他要介绍给顾朝晖的赚快钱的机会,就是想让对方跟他去乡下走一趟,他最近听说附近有个地方出了一批好东西,但他惯常带的那个助手这次没跟他来。

曹行知毫无保留的说道,“小顾,这次你跟我下去,我的想法是,你给我当助理,我付你200块的工资。至于收东西的时候,你看好什么,我可以帮你掌眼,你若是没钱,我可以帮你垫上,等你把东西收回来,卖给郝老板的时候,我跟你一起过去,他肯定就不敢再向以前那样坑骗你了。至于能赚多少钱?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只说,咱们下去三天的时间,你那三千块钱的学费,肯定不成问题,而且是只多不少!”

一听对方竟能这样掏心掏肺的帮自己,顾朝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先是给曹行知续了茶,借机平缓了一下心情,才说,“曹大哥,你这么帮我,我怎么报答你呢?我只不过是个工厂的技工而已,这人情实在是太大了。”

曹行知闻言大笑,道,“我要是说不需要你回报,你可能觉得我这人太假,也不放心,但帮你于我而言不过举手之劳,再说我恰好缺个帮忙背包拿东西的助手。找别的人,我不放心,若是我收了好东西,那人连夜带着东西跑了怎么办?我岂不是亏大了?但你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所以,这事儿,你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再说,你的木雕也帮了我爷爷很大的忙,年初的时候,他被送进了急救病房,本来医生已经给我们下了病危通知,让准备后事了。后来我想到他日常都把你给他雕得那枚护心符放在身边,好像那天恰好没戴就出了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把那护心符给他送进了病房,戴在了心口上,没想到,我爷爷第二天竟然醒了,还说让我重谢你,是你的力量保佑了他。”

说完之后,曹行知也觉得这些话有些离谱了,他不禁自我解嘲的一笑,又补充道,“老人家年纪大了,总需要有点信仰支撑着,不管怎么样,你的木雕对我爷爷意义重大,所以,咱们这次算是互相帮助了,你也不用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听对方这样一说,顾朝晖也放下了防备,轻松地笑了起来。

不过他还是说了说自己的顾虑,“曹大哥,我对于文玩古董之类的,实在是一窍不懂,跟你下乡,我除了扛包,背行李,其他的忙,可能什么也帮不上,到时候,你可别嫌弃我碍手碍脚啊。”

此话一出,又博曹行知一笑,他拍着顾朝晖肩膀道,“这些你完全不必担心,到时候只要听我安排就行了。”

有了这句话,顾朝晖心里更加有底了,甚至还隐隐期待起来,也不知道曹行知到底会有多大本事,他还真想看看,怎么在三天之内,赚到三千块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