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67节(2 / 2)

加入书签

大明光烈元年十一月二十日

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

丽谯楼

朱由榔背着手站在正殿前,打量着上面,数百年前宋徽宗的题字。

当初瞿式耜、丁魁楚等人将临时首都定在肇庆,除了这里是这个时代两广中心城市之一外,还有便是这座广东地面上,唯一勉强可以有颜面作为行宫的建筑群,还有“肇庆”二字的特殊含义。

但说实话,朱由榔实在是感觉不出来这肇庆二字有什么吉利的,毕竟“肇庆府”的名字,是当年宋徽宗登基时改的……

但这座丽谯楼还是很不错的,原本因为宋徽宗赐字,叫做“御书楼”,后来明初才改为丽谯楼,依照赵佶那向来穷奢极欲的性子,一座用于盛放御书的建筑,硬是造得跟个小行宫似的。

明朝将这里作为肇庆衙门所在,于是乎,此地就堪称两广最气派的衙门了,后世宣传旅游时,甚至称呼为“肇庆故宫”,又因墙面刷有红漆,常常也被称呼为“红楼”。

当然了,毕竟只是个小建筑群而已,以前只是作为广东一地的衙门尚可,如今整个朝廷系统(虽然是残缺的)搬了进来。瞿式耜等人一度建议过,将丽谯楼改名为永明宫,但朱由榔却拒绝了。

在他眼里,至少也得打到南京,才考虑安顿下来的事情,在此之前,大明没有首都,只有“行在”。

想到这些,朱由榔回过神来,转头对中书舍人谢颍道

“众臣工可都到齐了?”

“已经到齐了!”

谢颍恭敬回应。

还有一个月就是冬至了,光烈元年已经快要过去,一些对于明年的军政规划安排也该开一个大朝会商议一下了。

在朱由榔之前,其实明朝后期的朝会和电视剧上并不相同,根本没有这么多议题,甚至在嘉靖、万历这种时期,连朝会都不多见,唯一一个愿意在朝会上讨论问题的,还是崇祯。可惜崇祯勤奋归勤奋,但实在听不进别人的话,作为一个“临时上岗”的宗室王爷,政治素养上实在不合格。

可到了朱由榔这里,出于后世人的一般认识,朝会还是很勤的,一般都是三日一朝,如果遇到临时问题也会召开紧急朝会。

更重要的是,作为后世大学生,他不像那些真正的宗室王爷一样从小养尊处优,要么声色犬马、胸无大志,要么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话。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对明代政治体系、行政系统一无所知,穿越前也不是什么办公室主任、公司老板精通人情世故。

故而尤其能够听意见,甚至下面的臣工们都经常私下议论,皇上对于内阁、六部等中枢大臣“太过宠信,有逾体制”,当然,这大多都是下面中层官僚们的酸话。

所有想法都会拿出来和大臣讨论,只要是内阁和六部提出反对的,朱由榔都会斟酌再三,直接下马。凡是大臣的提议,无论大小,都要征询内阁意见后才会实行,朱由榔废掉了司礼监,也就是说在他本人不明确反对的情况下,内阁的意见就是朝廷的法令。

不少臣工经常议论“今光烈朝阁辅,无异于唐宋宰相。”

这倒不是说朱由榔不知道权力制衡,但现在可不是制衡权力的时候,战争年代,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权朝廷,哪怕这会限制他本人的权力也在所不惜。毕竟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什么水平?还是不要过多干预具体事务的好……

今天的朝会格外重要,一方面是由于这是今年最后一次真正的大朝会(到了冬至以后朝廷会有很多礼仪工作要做,朝会大多也只是礼仪性而已),另一方面,也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未来一年的具体安排。

毫无疑问,明年,也就是光烈二年,肯定是要对满清用兵的。而且这次,将一改过去数年被动挨打的局面,而是真正准备兴起大军,收复失地!

战略目标也早就定了下来,虽然也有少部分文武官员提议先攻取四川,割据西南,但却很快被皇帝和内阁辅臣们否定了。现在正是江南地区形势大好之际,不趁机迅速收回江浙核心地带,而是去打什么四川,那是胸无大志的偏安之计!

当然提出这个意见的臣工也并非没有打算,他们的想法是效仿历史上刘邦的路线,或者说诸葛亮“隆中对”中的,以荆州(湖广)、益州(四川),从而北上陕西争夺中原的战略。

但朱由榔虽然智商不高,但作为后世人,他清楚的明白,十七世纪的世界是海洋的时代,沿海地区才是关键,所以自己的战略绝对不能脱离沿海,否则以这个时代“小冰河期”下残破的陇西、陕西等地不仅供养不了大军,而且也无法通过海洋贸易得到优势。

故而,战略目标便只能是东征江南、光复南京。

但关键还是在于怎么打?要动员多少人?多少银饷、多少粮食?多少舟船、多少牛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事情必须要提前大半年就要定好基调,否则临时安排就来不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朱由榔坐在龙椅上也不说话,经过一年的“实习”,他已经积累了不少做皇帝的经验,也和手下文武建立了默契。

瞿式耜作为首辅首先出列,恭声禀报

“陛下,自隆武二年抵定社稷以来,潮惠诛李、佟;攻取闽南;收抚三军、整备军制;破敌桂北、光复湖广;拒虏川东,重镇云南;改革税制、舒缓民生。”

“而今朝中仓储米粮、银钱无数,朝外十五万雄师聆听圣明,披甲以待,陛下殚精竭虑、亲冒矢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中兴基业已成。”

“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众臣也随着瞿式耜向朱由榔一齐恭贺。

朱由榔也只是摆了摆手,勉励两句,直接进入正题

“之前朝廷处境艰难,时刻有倾覆之危,如今桂北一战后,又兼云南、川东光复,已然后顾无忧,明岁,朕下定决心,决定东征江南,收复南京,重祭孝陵,以报祖宗之德、士民之望,诸卿有何赐教?”

东征的事情,大家早就知道了,以这位天子那“鲁莽”的性子,解决了后顾之忧,不继续打怎么可能?再说了,大家何尝不想打回南京,做个真正的“中兴功臣”,这毫无疑问是君臣一心的决定。

吕大器作为主管兵务的内阁辅臣,第一个表态

“陛下,臣已经征询了军中李定国、高一功、朱成功三位都督的意见,诸军将士都士气充沛,再加上数月操练,等到明年秋后,便可全军出动!”

为啥没有李过?因为中军都督李过作为戍卫广东的军队主帅,此时正在殿上。

吕大器的话中之意便是明年秋收之后才能动兵,这也算是老成谋国之言。

不过现在已经身居左副都御史(正三品)的王夫之却发言反对

“陛下,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臣以为当今之势,若以全局论,依旧是敌强我弱,但若只以江南论,却是敌弱我强。若是秋收之后再动兵,清虏恐怕已经重新自北方抽调大军加强江南,反而会让我军陷入被动,不如夏收之后,秋收以前,便先行动手!”

王夫之从东南亚回来以后,又被调回了都察院系统,不过已经升到了六部侍郎级别的副都御史了,朱由榔打算将来拿下江西、浙江之后,将他外放一任督抚,在地方锻炼。

户部尚书周邦补充道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